•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临床进展 > 正文
  •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概述

  • 来源:环球中医药 作者:乔靖 林亮 时间:2014-03-24 10:49:02
  • 核心提示: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哮病”、“喘证”范畴。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已有对喘证症状、病因、病位的详细论述。《金匮要略》继之提出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哮病”、“喘证”范畴。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已有对喘证症状、病因、病位的详细论述。《金匮要略》继之提出“伏饮”致喘咳的概念,为后世哮病“宿痰”理论奠定了基础。哮喘之名首见于《丹溪心法》。《景岳全书》认为哮喘的发作是由夙根所致,载“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未发时以扶正气为主,既发时以攻邪气为主”。中医理论认为哮喘是由于“宿痰”伏肺,外感或七情诱发。黄静从体质学说角度认识到,体质决定哮喘的易罹性,体质决定哮喘的病机及其转归。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目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众健康问题。据报道,全球哮喘病死率为1/100 000—20/10Q 000,全世界每年约25万哮喘患者死亡,其中年轻人占较大比例。哮喘的治疗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中医药工作者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现将近10年来中医药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支气管哮喘内治法
    1.1辨证分型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大特色,临床根据患者症状,可分为不同证型治疗。李彤等将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热性型哮喘、寒性型哮喘、脾虚气弱型、肺气虚弱型、气滞血瘀型,分别采用清肺化痰,温肺化痰,健脾化痰,补肺固卫,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和活血化瘀法治疗,临床有效率为83%。李统华将支气管哮喘分四型:(1)肾阳亏虚型,治宜温肾健脾、纳气平喘,给予加味真武汤治疗;(2)痰热内盛型,治宜清化痰热、宣肺定喘,给予清肺化痰汤治疗;(3)寒饮内伏型,治宜健脾温肺、化痰平喘,给予加减小青龙汤;(4)阴虚内热型,治宜滋阴益肾、润肺平喘,给予益肾润肺汤加减。
        总的来说,哮喘的治疗以祛痰为大法,遵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
    1.2辨证分期论治   
        安效先认为小儿哮喘发作期多为痰瘀伏肺,以“祛风、豁痰、化瘀”为治疗大法;缓解期多是肺脾气虚为主,以健脾补肺,益气固表为根本治疗。王烈教授对哮喘分发作期、缓解期和稳定期三期论治:(1)发作期,止咳、平喘定哮,方选止哮汤;(2)缓解期,治以止咳化痰,方选缓哮方,所用药物系止哮汤去平喘之虫类药;(3)稳定期,调补肺脾肾,方选防哮汤及固哮汤加味。汪荫华教授认为哮喘发作期以痰邪作祟为主,可分为热痰、寒痰、顽痰等,予清热化痰、降逆平喘、宣肺散寒、温化痰饮、攻逐顽痰、搜风通络诸法。分别选用麻杏石甘汤、定喘汤、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皂荚丸加海浮石和胆南星、石菖蒲等。缓解期以脏器亏损,宿痰内伏为病情特点,以补肾、健脾、益肺为主法,尤重补肾。肺气虚者,用玉屏风散或参蛤散加五味子、紫河车;合并脾气虚者,加用四君、六君加味;气阴两虚者,用生脉饮加沙参、玉竹、黄精、玄参、生地黄、乌梅养阴益气;肾阴虚者,用七味都气丸加黄精、知母;肾阳虚者,用桂附地黄丸加淫羊藿、补骨脂、胡桃肉、紫石英、蛤蚧等。
        总之,哮喘的分期论治与疾病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发作期“急则治其标”,以祛除痰邪为主;缓解期“缓则治其本”,大多与肺脾肾相关,扶正为主。
    1.3辨体质论治
        体质是每个人特有的个性,随着体质学的发展,其越来越多的受到临床医家重视,多在辨证的同时关注患者体质调整。邵长荣认为哮喘病情错综复杂,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存在,提出在治疗的同时纠治患者体质的虚实偏颇。临床中,邵长荣对虚寒型体质患者哮喘急性发作控制后,及时用温肾补肺之品从本论治;痰湿体质者无论是在哮喘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都加入健脾化湿、和胃利湿之品;瘀郁体质者常在平喘药中加入疏肝解郁、宽胸理气、行气活血之药。宋桂华认为体质因素决定病机寒热虚实的从化性、疾病的证候类型、处方选药的准确合理性,通过后天因素来逐步改善儿童体质偏颇(尤其有哮喘家族史的儿童),可将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在发作期和缓解期根据哮喘儿童的体质分为虚寒质、痰湿质、痰热质、阴虚质、阳虚质5种类型论治,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体质的寒热虚实将直接导致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治疗中结合患者体质特点治疗是必不可少的,不可盲目的遵循常规治疗方法而延误病情。
    2名医经验治疗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摸索中,各医家形成了独有的治喘经验。吴银根教授认为阳虚寒盛为哮喘病机之本。辨治要点:(1)宣肺散寒,降气平喘,重用麻黄根;(2)清肺化痰,平喘止嗽,重用桑白皮与白果配伍;(3)搜风祛痰,善用虫药,多用半夏配伍南星化痰散结;(4)活血化瘀,痰瘀同治,治疗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哮喘,善用鬼箭羽;(5)健脾温肾,扶正补虚治其本,多宗《脾胃论》。王琦教授认为,哮喘将愈期或者缓解期,主要表现为肺肾阴虚、虚火上炎之证,应以百合固金汤为主方善其后。周仲瑛教授认为风痰阻肺是哮喘发作期的主要病机,治疗当以祛风化痰为主;风痰内伏是哮喘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治疗上扶正与祛邪同用,采取补益肺(脾)肾,祛风化痰之法。王鹏教授从发病病因角度论治哮喘:(1)天气变化或吸(食)入过敏物质等风邪侵袭为病因,治以祛风止哮,化痰平喘,选经验方五味地龙汤;(2)外感风寒、或遇冷即发的寒哮,治以温肺散寒,涤痰平喘,方用《张氏医通》冷哮丸加减治疗;(3)过食辛热之品、或气郁化火、或寒郁化热等所致热哮证,治以清热泻肺,祛痰平喘,方用定喘汤合麻杏甘石汤加减;(4)喘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发病中痰气交阻、气机郁闭者,治以宽胸理气,化痰平喘,方用自制止哮平喘方。
        各医家的临床经验为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增添新的思路,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
    3  专方治疗
        苏玉国等采用自拟平喘活血汤(僵蚕、瓜蒌各15 g,生地黄20 g,五味子、杏仁、炙麻黄、苏子、款冬花、白果、黄芩、桑白皮、半夏、当归、川芎、赤芍各10 g,炙甘草6 g)治疗支气管哮喘120例,治愈75例,好转4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5.8%。王瑛等采用益气固本法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哮喘Ⅱ号方(白术、茯苓、山药、莱菔子、黄精、补骨脂、女贞子、熟地黄、紫苏子、白芥子、款冬花)治疗半年,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差异明显。王进探索经验方麻桑定喘汤(麻黄、桑白皮、党参、贝母、肉苁蓉、杏仁、葶苈子、苏子、白芥子、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地龙、五味子、甘草)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108例,临床控制55例,显效29例,好转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2%。
        专方是长期治疗经验的积累,多以行气、降气、化痰、补肾为主药,但药物的组方成分及量是一个长期摸索过程,需要不断的积累和收集这些经验。
    4针灸治疗
        韩健观察发现针刺鱼际穴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具有平喘功效,针刺后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彭良观察温阳利气法针灸,取穴百会、大椎、风府、风门、风池、肺俞、定喘、膻中、支沟,治疗42例哮喘发作期患者,痊愈22例,显效11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陈小波等观察常规治疗外,予白芥子冷灸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控制27例,部分控制26例,未控制7例,总有效率88.33%,并认为白芥子冷灸安全性高,患儿依从性好。董丽萍等在伏天,取风门(双)、肺俞(双)、膈俞(双)、脾俞(双)、肾俞(双)等穴位针刺,神阙穴施灸,用白芥子、麻黄、细辛各等分研面,以姜汁调敷肺俞、膻中、脾俞治疗支气管哮喘100例,治愈38例,好转5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0%。赵慧敏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两组观察温肺膏治疗哮喘的疗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肺膏,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针灸治疗主要以祛风穴位和扶正固本的穴位为主,一是祛邪,二是扶助正气,抵御外邪侵袭。操作简便,副作用少,有利于临床的推广。
    5辨证食疗
        谈吉等对35例中医辨证为缓解期属肺’肾两虚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蛤蚧粥”以药膳的方法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29%。赵晓燕等将中医辨证治疗运用于哮喘患者食疗。急性发作期:(1)寒包火证(热证),宜食寒凉性食物,如水果、冬瓜、黄瓜等,自制花生桑叶煎(花生仁、冰糖、霜桑叶)食用。(2)肺实证:实喘者,饮食宜清淡,忌食滋腻厚味煎炸;虚喘者,饮食宜滋补;寒喘者,宜食温热性食物,如姜、葱;阴虚寒症的病人应忌生冷水果等凉性食物。(3)瘀寒症:肾虚气喘,肺虚咳嗽者,用蛤蚧、紫河车、鱼腥草、杏仁、瘦肉等慢火煲汤食用。(4)重寒症:自制杏仁豆腐汤(杏仁、麻黄、豆腐),吃豆腐喝汤。缓解期:宜补养,阴虚宜清补,如可食百合等;肺虚者可食用银耳、百合、蜂蜜、白果,脾虚者可食用山药、糯米、莲子粥,肾阳虚者可食用核桃、麻雀,肺虚久咳者用牛肺、大白萝卜炖熟服用。哮喘间歇期体质虚弱者,用黑芝麻、生姜、蜂蜜、冰糖等调匀早晚服用。
        “食通药性,药食同用,药食同源”。长期服药很难让患者接受,通过饮食的辅助治疗,将大大提高药物的疗效,并能为患者提供适宜的膳食方式。
    6  单昧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实验研究
        赵杰等发现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注射黄芪注射液后,CD4’T细胞明显增加,而CD8’T细胞明显降低,表明黄芪注射液对细胞免疫的增强作用主要是通过协同CD4‘T细胞,拮抗CD8’T细胞来实现的,两者比例增高,机体免疫应答能力增强。孔春妍等实验研究发现黄芪可明显提高哮喘小鼠辅助T细胞1细胞免疫反应,部分扭转其辅助T细胞1/辅助T细胞2细胞因子的免疫失衡。蒋玉清通过用单药辛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发现治疗后血清辅助T细胞l明显增高,辅助T细胞2明显降低,辅助T细胞1/辅助T细胞2增高,此实验说明单味中药辛夷能够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辅助T细胞1/辅助T细胞2免疫失衡及炎性介质表达,发挥对支气管哮喘的辅助治疗作用。王永梅等实验发现蝉蜕能够使大鼠支气管及肺组织炎性症状减轻,支气管黏膜上皮完整,细胞水肿、充血得到改善,血清中血栓素B2/6一酮一前列腺素1a的比值显著性下降,并初步判断蝉蜕治疗哮喘机制在于缓解慢性炎症、改变“微观血瘀”状态,进而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
        单味中药的研究,为中药治疗哮喘与科学化接轨,为中医治疗哮喘提供实验依据。单味中药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对辅助T细胞1/辅助T细胞2平衡的研究,对于最新提出的辅助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的研究相对较少,单味中药对辅助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的影响将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7结语
        哮喘的病情复杂,治疗中既要分清发病时期、病情所属证型、同时也要顾及到患者自身体质对疾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中医治疗哮喘有明显优势,根据哮喘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采用了内治、针灸、食疗等综合治疗,并且对单味中药治疗哮喘的研究已经得到相关实验的证实。但中医治疗哮喘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经验用药值得传承,但缺少合理的使用标准;(2)针灸治疗哮喘缺少客观统一的临床疗效标准;(3)食疗较容易被患者接受,但该方面的研究较少;(4)对于哮喘的急性发作期,中医药的治疗尚且不足。鉴于上述的问题,将来中医治疗哮喘应紧密的将临床与科研结合,以“临床指导科研方向,科研证明临床疗效”为主要宗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