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蒙古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蒙古族 > 蒙医药概览 > 正文
  • 第二节温病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08-19 09:19:54
  • 核心提示: 一、概述
    蒙医温病学和温病的概念
    蒙医温病学是以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研究一切发热性疾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诊断治疗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温病是由血

        上述各种原因都属于温病的总病因。总之没有时季的盈、亏、异变及传染,不会引起疫热症;没有饮食和起居行为的不当,不会引起搏热症;没有起居行为的不当,不会引起伤热症;没有饮食的不当,不会引起毒热症。
        病理
        由于各种原因,使身体的血、“协日”发生变化,“赫依”、“协日”、“巴达干”三素的互为依存的平衡关系失调,血液紊乱诱发胆、血热,助长“协日”热的偏盛。由于“协日”的秉性为火热且锐利,如果偏盛,即可发生热症,出现面容油腻,起病急剧,发展迅速,高热,成型快,腹泻,排泄物味大腥臭等症状。
        热症的危害是燃烧,身体的七元与三秽虽然不能烧尽,然而却因高热致使肌体器官腐烂,危及生命。
        温病发病初期,血、“协日”增长,由于身体的生理需要,“巴达干”、“赫依”也随其发生增生变化,并且“赫依”驱热散布于全身,“巴达干”以寒压抑热气,从而三者相搏,互相干扰。由于病与元气混淆,热势难以成熟,但热势仍在不断地增长,形成聚合症。此阶段叫未成熟热期。虽说温病的内因是血、“协日”,但未成熟热期的内因却是“巴达干”、“赫依”(不能使成熟的内因)。热势继续发展或将未成熟热进行引入成型治疗后“巴达干”、“赫依”平息,形成单一的“协日”热,热势旺盛,发展为炽热期。炽热症用“四水”(寒性饮食、起居、药物、外治四种疗法)扑灭施治,病势平息比较容易,但热势下降的同时,余热尚未完全平息之前,易于产生“寒疾”,这个阶段叫热寒间期。
        三、温病的预防
        各种疾病都是由外因诱发内因而发病。因此,随时注意和防止各种致病外因是预防温病的基本方法。
      热症的预防   
      1.春秋季节是温病易发季节,要注意气候的突然变化,注意生活方式的科学性,加强体育锻炼。
        2.饮食方面要避免过量或长期食用酸、咸、辣味、温热、锐利饮食,不食陈腐变质食物,不饮烈性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营养。
        3.起居行为方面要劳逸适度,避免超负荷运动和过急的突然的活动,避免心情急躁、惊吓、大怒、过度悲伤。
        4.用药和外治方面避免温性药量过大和疗程过长。
        疫热症的预防
        因为疫热症具有传染性,所以做好预防工作是控制和消灭疫症的重要措施。蒙医预防疫症的传统方法有以下几种:
        1.服药预防。在疫症流行期,对易感人群采取预防性服药。药剂有旋复花制剂、十味诃子散等。
        2.携带药预防。在疫症流行期,把药剂包于布袋,携带于身上。药剂有十五味麝香丸、黑药丸、九味黑药丸等。
        3.药熏预防。药物烟熏患者的住室用具。药剂有黑云香单味和十味黑云香散等。
        4.清洁预防。搞好环境、个人、饮食、用具等的卫生。
        5.消毒预防。煮沸、蒸气消毒患者的用具、衣物等。
        6.防护预防。戴口罩穿工作衣、戴手套和身上涂抹药水(水菖蒲、草乌、麝香粉剂煎水)。
    与病畜接触时应穿工作衣和戴手套。主要预防“粘”虫疫毒从口、鼻、毛孔传染。
        7.隔离预防。
        四、温病的治疗
        治疗原则
        医治温病原则上应平息“协日”、稀释血液、清热杀“粘”。临床上根据具体病情采取以下原则:
        1.损伤热症采取稀释血液、修复损伤、清除血热。
        2.疫热症采取杀“粘”虫疫毒、发汗清热。
        3.搏热症采取调整三素之紊乱,清“协日”热。
        4.毒热症的新症采取解毒,清除毒物(催吐、催泻),然后调理机体;如果病热迁延,散于全身者,采取在收敛施治的前提下解毒,调理机体。
        治疗方法
        温病治疗方法有内服药物、外治、饮食、起居疗法四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