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环球中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环球中医药 > 最新消息 > 正文
  • 第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会议纪要

  •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 作者: 时间:2014-10-26 17:11:32
  • 核心提示: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农村卫生协会联合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北京中医药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农村卫生协会联合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北京中医药学会承办的第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于2014年2月2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国强局长、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钟南山院士、陈灏珠院士、刘德培院士、杨胜利院士、张伯礼院士、程书钧院士、石学敏院士、刘耀院士、陈香梅院士、丁健院士、吴以岭院士、詹启敏院士、丛斌院士、于金明院士、王辰院士、韩雅玲院士,中国科学院陈可冀院士、陈凯先院士、葛均波院士及来自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卫生行政官员等3000余人参加此次大会,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推动中医络病学向现代化和国际化迈进。
        大会开幕式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曹正逵秘书长主持,开幕式上首先宣布了络病分会2013年优秀省级络病学会、优秀教学单位名单,并由此次大会各主办单位代表上台按下手印,共同见证络病学会发展10年的辉煌。国家卫计委王国强副主任致辞中对络病学10年来的工作做出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提出当前中医药发展的内外环境,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医药作为独特的卫生资源,是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十八大明确了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机制,我们需要紧紧抓住中央给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带来的新机遇,必须朝向目标,整合资源,加快推进,协同创新,实现整合共赢。当前需要继续坚持中医理论的指导,保持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弘扬中医药的文化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思考,谋划政策引导机制的设置和组织的推动。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吴以岭院士领导其团队经过30年不懈奋斗,在络病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从提出理论到实践,从看病到制药、从中医到西医,从国内走向了国际,走出了一条成功的以中医为主体,多学科交叉的发展之路,同时强调当前中、西医学发展需重视医药结合的战略、策略,医与药互相为师。
    主题学术交流
        首先,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荣誉所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院士就《从SARS到H7N9—中医药治疗的启发》做大会主题报告,他指出:(1)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的现状和发病情况:目前SARS、禽流感(H5N1)、新甲型H1N1及禽流感(H7N9)等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已成为重大公众健康问题,10年间冠状病毒疫情不断爆发和散在发生,明确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症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防治此类重大卫生事件具有重要意义;(2)流感病毒患者的病生理机制研究:通过冠状病毒重症患者的检测和监测,发现感染早期的细胞因子活性升高可能是启动SARS感染期间免疫介导性肺损伤的关键事件;高病毒复制及引起的炎症反应是人禽流感发病的核心事件;(3)中医药防治具有明显优势:开展甲型流感的随机双盲临床研究,发现连花清瘟胶囊显著改善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的症状和存活率,降低TNF2α、IL21β和IL26等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从而改善肺部炎症;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奥司他韦相比较,连花清温胶囊在缩短病程和减少病毒载量上与其疗效相似,表明连花清瘟胶囊可作为H1N1 病毒感染另一有效治疗药物。
    接下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做了题为《医药互为师》的大会主题报告,樊院士首先从古代著名医家华佗、张仲景开始,深入浅出讲述医师、药师不分家,阐述目前存在的客观现象:虽然病人不断增多,但大多医师却力不从心。药品数量和种类不断明显增多,但患者却无药可治,从而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同时,樊院士从“制药和用药”说起,指出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1)战略:投入要多、建厂要大、仿制要少、审评要快、加快中药研究和加强生物要研究;(2)策略:从没有药效中招疗效、从没有药理中找道理、从常药老药中找好药;(3)战术:学术组织、学术会议、杂志书籍、查房讨论、用药规范。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院士就《肿瘤治疗进展与挑战》做大会主题报道,他指出:(1)肿瘤治疗的现状:肿瘤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健康,每年发病人数不断攀升,虽然治疗上采取放疗、靶向联合化疗及肿瘤内科等治疗,但每种方法都面临很大的挑战,同时在诊疗中存在过度诊断与过度治疗;(2)肿瘤治疗应个体化: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既要重视肿瘤治疗也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要从肿瘤治疗模式进行转化,即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再到个体医学模式的转换,并针对影响个体化治疗的因素和策略进行讨论,最终提出有效、低毒和经济的治疗方案金标准。最后于金明院士对养正消积胶囊配合化疗临床观察研究方案进行了汇报,研究中对生存质量、中医症候评分、临床缓解率和临床受益率等几方面与单纯化疗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养正消积配合化疗组较单纯化疗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明养正消积胶囊治疗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韩雅玲院士做了《通心络改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初步研究结果》的大会主题报告,报告中首先对通心络进行了组方分析,继而指出了通心络胶囊对心脑血管的多重保护作用,即血管保护、血液保护和心脑保护作用。韩院士指出,阿司匹林抵抗、氯吡格雷抵抗是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通心络能够抑制阿司匹林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有效减少阿司匹林抵抗,防止PCI术后血栓形成,减少患者死亡率。开展的通心络改善ACS患者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是全球首个关于中成药(通心络)改善ACS患者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发现,通心络能有效抑制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血小板聚集,从而改善血小板的高反应性;能够降低ACS患者以CRP为标志物的全身炎症反应。安全性评价显示通心络有降低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最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院长吴以岭院士做了题为《络病研究回顾与展望:3000-30年》的大会主题报告,他指出,在中医发展近3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从甲骨文到东汉张仲景再到清代叶天士,络病研究始终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是历史留给当代的重大课题。在近30年的络病研究中,开展了系统理论、临床疗效、创新药物和学会学科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和建设:(1)理论方面:首次建立“络病证治”理论体系,系统构建脉络学说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属重大理论原创,并出版了《络病学》和《脉络论》两本专著,形成高水平络病研究专家团队;(2)临床方面:以络病理论指导开展难治性疾病中医病机、干预策略、有效组方的系统研究,制定诊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形成优势病种;(3)创新药物方面:络病理论原创促进创新药物研发,其中包括心脑血管病系列的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呼吸系统系列的连花清瘟胶囊、肿瘤系列的养正消积胶囊和参灵蓝胶囊、糖尿病等系列的津力达颗粒等;(4)学会学科建设方面:建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络病重点研究室和河北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促进了中医络病学科发展,成立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脉络病专委会和世界中联络病专委会,并连续举办了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最后,他指出在创立的“五位一体”中医药发展新模式指导下,坚持中医药整体系统原创思维优势,坚持中医药转化医学优势,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注重理论原创,理论研究一定要提高临床疗效,临床经验要转化成创新中药,这样络病理论研究不光造福国内人民,还能走向世界,造福人类。
        大会进入学术交流第二单元,首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杨跃进教授就《通心络防治AMI介入治疗后心肌无再流及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艰难的探索和循证之路》做大会报告,他指出:(1)坚信中医学的科学性,中医药是伟大的宝库,应该努力挖掘加以提高,中医药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就是最好的循证研究;(2)心肌再灌注损伤是当今再灌注治疗时代的国际难题,并指出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心肌“无再流”产生的核心机制,“保护微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是防治心肌“无再流”的关键措施;(3)开展基础与临床研究表明,通心络具有显著的稳定主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能够促进移植干细胞存活和心肌再生,显著改善心功能;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及完整性的作用,有效地防治了心肌无再流并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并针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佐证了通心络可作为急性心梗的另一有效治疗药物,为解决心肌无再流和再灌注损伤的难题做出重大贡献。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黄从新教授就《心肌梗死性心律失常的防治》做了大会报告。他指出:(1)心梗后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药物治疗是目前绝大多数心律失常的治疗首选,但仍有未能在遏制心律失常的同时降低心律失常的死亡率或总死亡率的缺点。对多离子通道阻滞剂(如胺碘酮)的评价也处于尴尬的境地,虽然β受体阻滞剂在抗心律失常的同时可降低死亡率,但其仍有许多禁忌证,如心动过缓、血压偏低等。心脏是一个完整结构,单一离子流异常并非心律失常唯一原因;(2)心肌梗死性心律失常研究思路从“抗律”到“调律”转变,提出的从“抗律”到“调律”——整合调节治疗心律失常新策略,开辟了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新途径;(3)开展的参松养心胶囊循证医学研究表明其具有有效治疗早搏、阵发性房颤、缓慢性心律失常,基础研究证实其具有多离子通道阻滞和非离子通道整合调节作用。此研究为“调律”这一理论假说提供了证据,也说明在络病理论指导下通络药物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最后,原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黄峻教授就《中药治疗心力衰竭的里程碑—解读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临床试验》做大会报告,他指出:(1)过去20年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以“叠加”疗法为主,降低死亡率达80%,治疗下病死率仍与常见恶性肿瘤相仿,目前尚看不到治疗上出現突破的前景。(2)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开展随机、双盲、多中心的临床循证研究,主要评价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的影响,以及对生活质量等指标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芪苈强心显著降低慢性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心功能,提高慢性心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降低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3)本研究是迄今为止完全遵循国际心衰循证研究规范进行的第一个中药多中心研究、为今后开展大规模改善预后终点事件研究奠定了基础。令人振奋的阳性研究结果为中西医联合治疗心衰的可能性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为我国及国际心衰指南修订提供了佐证。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