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药膳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药茶 > 正文
  • 虫证、淋证、痰证的药茶治疗

  • 来源: 作者:白鸿飞 时间:2015-08-27 13:59:09
  • 核心提示:

    虫证,主要指寄生于人体肠道的蛔虫、绦虫、蛲虫、钩虫、滴虫为患之病。妇幼老少皆可患之,但蛔虫、蛲虫以儿童为多,钩虫以成人多见,滴虫以妇人为多,绦虫病则有

     
                
         虫证,主要指寄生于人体肠道的蛔虫、绦虫、蛲虫、钩虫、滴虫为患之病。妇幼老少皆可患之,但蛔虫、蛲虫以儿童为多,钩虫以成人多见,滴虫以妇人为多,绦虫病则有地区性。用茶疗法驱虫可有较好的效果,介绍数则如下。

        方1
        主治:蛔虫病。
        配方:陈茶叶15g,使君子4枚。
        用法:水煎,早晨空腹内腹,连服3-5天,可加入红糖适量调味服。
        功效:导滞杀虫。

        方2
        主治:蛔虫、绦虫、钩虫所致的虫积症,以及虫积所致的哮喘、虫胀。
        配方:茶叶15g,雷丸9g,三棱9g,青盐3g,白砂糖9g。
        用法:先将茶叶、雷丸、三棱研为末,和匀;然后将青盐、白砂糖煎好后,入药末调匀为丸。每服9g,白汤送下。
        功效:消食导滞,杀虫。另有不同的服法为:每次取用3g,于晚饭后白开水送服。每日1次。
     

        方3
        主治:黄病。
        配方:炒茶叶500g,使君子肉60g,槟榔、南星(姜汁制)各30g。
        用法:共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50丸,清晨砂糖汤送下。    
        功效:理气消积,杀虫。
        按语:如果黄病吃生米,黄泥,黑炭,则去掉茶叶,分别加上炒麦芽500g,炒壁1500g,黑炭500g,分别组方制用以治之。方法同上。
     

        淋  证
        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不尽,小腹拘急,痛引腰脐,尿道不利的病症。淋证分为热淋、石淋、气淋、血淋、膏淋、劳淋六种。即:
        热淋:小便灼热刺痛;
        石淋:以小便排出砂石为主证:
        膏淋:淋证而见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脂膏;
        血淋:溺血而痛;
        气淋:小腹胀满较为明显,小便艰涩疼痛,尿有余沥;
        劳淋:小便淋沥不已,遇劳即发。
     

        中医学认为,湿热蕴聚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久淋不愈,湿热耗伤正气,又可导致脾肾亏损。亦有因肝郁气结,疏泄不行,影响膀胱气化而致淋证发生者。故临床上可见湿热蕴结、脾肾亏虚、肝郁气结等证型。西医学中的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结石、肾结核等疾病均属淋证的范畴。
        (1)湿热蕴结证表现为少腹拘急或胀痛,小便灼热刺痛,尿色深红,或挟有砂石,甚则尿血,或排尿突然中断,腰腹绞痛难忍。并见心烦、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1
      主治:湿热下注膀胱所致热淋。
      配方:茶叶3g,车前草50g,淡竹叶10g,生甘草5g,白砂糖适量。
      用法:水煎取汁,代茶频饮。
      功效:清热化湿利尿。
     

      方2
      主治:热结小肠,小便不通,脐下满闷等淋证。
      配方:腊茶15g,海金沙30g,生姜2片,甘草5g。
      用法:将腊茶、海金沙共研细末,备用。每服9g,以生姜、甘草煎汤调服。每日2~3次。
      功效:清热通淋,利尿消胀。
      按语:淋证小便不通、脐下满闷,此乃湿热滞留中焦,致使尿道不利、小便不通、少腹满闷不舒。本茶疗方以海金沙清热利湿、通淋解滞;腊茶下气利尿、散结除烦满;再以生姜、甘草温中和中、助脾运湿。故服之小便能通,满闷可解。服用本茶方可以不拘时,未通再服。
     

        方3
        主治:热淋、石淋。
        配方:绿茶5g,海金沙15g,凤尾草30g,益母草15g。
        用法:先将后3味加水1000mL,或浸过药面,煎沸15~20分钟,然后加入绿茶再沸2分钟即可。也可以将上4味共研粗末,放置茶壶内以沸.水浸泡15-20分钟服用。每日1剂,不拘时代茶频饮之。
        功效:清热利湿,消炎解毒。
        按语:本方中海金沙性味甘淡、寒,入小肠经、膀胱经,善能清热解毒、利水通淋,为治疗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等诸淋之良药;凤尾草,功效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益母草,性味苦寒,能清热利尿、消瘀解毒,并有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茶叶清热利尿、下气破结,也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四味合用,对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等淋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方4
      主治:血淋。
      配方:茶树根15g,土茯苓15g,白糖适量。
      用法:将茶树根、土茯苓水煎,调白糖饮。
      功效:除湿,解毒,通淋。
     

      方5
      主治:热淋。
      配方:茶叶20g,金银花6g,车前草3~5株。
      用法:水煎煮2次,共煎成1500mL,多次饮服。每日l剂,连服30-40天。
     

        方6
        主治:热淋。
        配方:茶叶5g,竹叶10g。
        用法:水煎代茶饮。
        功效:清热利尿通淋。
     

        方7
        主治:热淋。
        配方:青茶叶6g,通草3g,灯心草3g,白茅根30g。
      用法:沸水冲泡盖浸片刻,代茶频饮。
      功效:清热利尿,通淋。
     

      方8
      主治:热淋。
      功效:治宜清热解毒,分清通淋。
      配方:茶叶20g。
      用法:将茶叶先取lOg用开水连续浸泡3次,得茶水总量500mL;然后再加入茶叶5g,以法再连泡3次;最后加茶叶5g再泡3次。一日共用茶叶20g,泡茶水1500mL,多次饮服。坚持1个月以上。用本方治百例患者有恒心坚持者效果良好。
     

        (2)脾肾亏损证证见小便不甚急痛,但淋涩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精神疲惫,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形体赢瘦,舌淡有齿痕,苔白,脉虚弱,尺脉微。
     

        方1
        主治:淋证久治不愈,耗伤脾肾,而成劳淋者。具有健脾益肾,利尿通淋的功效。
      配方:红茶适量,枸杞子50g,茯苓100g。
      用法: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粗末,备用。每次取用10g,加红茶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
      按语:本方中枸杞子性味甘平,功能补肾益精;茯苓甘淡,健脾利尿;红茶利尿提神。凡淋证久治不愈,耗伤肾脾而成劳淋者,服之有效。
     

        (3)肝郁气滞证少腹或两胁胀痛,小便涩滞,淋沥不畅,遇怒易发;情志抑郁,口苦纳差,或频频暖气,舌质带青,脉沉弦。
     

        方1
        主治:肝郁型气淋。
        配方:茶叶适量,橘皮120g,乌药50g,炒枳壳50g,冬葵子50g。
        用法:先将橘皮用盐水浸润炒干,然后诸药并茶叶相合,共为粗末,和匀过筛,分装,每袋9g。每服l袋,以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理气舒肝,利尿通淋。     
     

        方2
        主治:肝郁型气淋。
        配方:茶叶适量,玫瑰花15g,厚朴花30g,绿萼梅15g,金钱草30g。
        用法:共为粗末,和匀备用。每次取用15g,以沸水冲泡代茶饮服即可。
        功效:理气通淋。
        按语:方中三花均有舒肝理气之功,且气味芳香轻扬,善能透窍开滞,加金钱草通利下焦湿热及茶叶清热利尿,诸味合用即可共奏理气通淋之效。
     

        痰  证
        中医学上有“痰饮"一说。痰饮分痰与饮两种,均为由水液代谢障碍而产生的病理产物。一般把稠浊者称为痰,较清稀者称为饮。痰饮形成后,一般多留积于肠胃、胸胁或肌肤;而痰则随气机的升降而流行,内可在脏腑,外可至筋骨皮肉,形成病因而导致多种疾病。痰病的种类甚多,范围也较广,一般可分为湿痰、热痰、寒痰和风痰等证候。临床中往往采用具有排除或消解痰涎作用的祛痰类方剂,以治疗各种痰疾。
     

        方l
        主治:湿痰。
        配方:芽茶120g,茵陈120g,核桃肉(去皮)120g,白蜜500g。
        用法:将芽茶、茵陈用新瓦2片,替换文武火烘研极细末,再将核桃肉捣泥;然后3味共和蜜煮7柱香,再用新罐盛埋土内3日退火气。每次挑栗子大一块,以滚水调服。
        功效:利湿化痰。
     

      方2
      主治:痰火。
      配方:好芽茶(研极细)500g,柿霜250g。
      用法:用磁罐铺一层末、一层霜至满,以皮纸封固口勿令泄气,蒸3柱香出,退火3日(将罐埋入土内,3日退火气),每早晚各服2匙,白汤调下。
      功效:理气化痰。
     

      方3
      主治:痰火症,以及口臭、口干、口舌生疮等。
      配方:芽茶末60g,儿茶末30g,诃子肉6g,硼砂1.5g,麝香O.3g。
      用法:共研细末。以甘草汤为丸;每服6g,茶清下。每日2次。
      功效:清热解毒,通窍化痰。
     

      方4
      主治:寒痰。
      配方:茶末、烧酒、猪脂、香油、蜂蜜各等份。
      用法:和匀,浸泡7天。每次取其汁20mL蒸后温服。每日2次。或以烧酒浸其余诸药共煮,每日挑食,以茶汁下。
      功效:化痰止咳。
      按语:本方能祛寒痰,止咳嗽,适用于寒痰咳嗽之症。注意:服用时忌食生冷腥腻之品。
     

        方5
        主治:风痰。
        配方:细茶15g,生白矾30g。
        用法:研细末,和匀。炼蜜为丸,梧子大。每服50丸,小儿酌减,茶汤送服。每日1-2次。
        功效:祛风化痰,豁痰开窍。
        按语:本方能驱风豁痰,常用于风痰痫病。李时珍谓此茶丸:“久服,痰自大便中出,断病根。”茶矾合用,能使风痰豁而心神清,痢疾自痊。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