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医疗法 > 正文
  • 夏听蝉声,学中医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8-13 07:51:53
  • 核心提示:蝉,是大家熟知的夏虫,俗名“知了”。“知了”即“枝嘹”的意思,说它在树枝上鸣叫。清代的张潮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rd

    20150817112422.jpg

    蝉,是大家熟知的夏虫,俗名“知了”。

    “知了”即“枝嘹”的意思,说它在树枝上鸣叫。

    清代的张潮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 (《幽梦影》)闻蝉知夏至。蝉鸣,诚是夏季中具有代表性的天籁之音。

    据说,全世界的蝉上千种,我国目前已知的有200余种。蝉的一生有四个阶段:卵、幼虫、拟蛹、成虫。蝉将卵产在树孔中,幼虫孵化后会随树枝或者自造的细丝落到地面入土,然后蛰伏地下生活很长时间。我国的蝉一般在地下生活四至五年,印度的要九年,美国有一种蝉,在地下长达十七年。2004年,电视新闻曾报道,当年美国的这种蝉成灾。蝉的兴伏是集体性的,兴则俱兴,伏则尽伏。

    蝉出土变为成虫后,寿命就只有一个多月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对其生命过程描述后感叹:“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那种钹的声音能高到足以歌颂它的快乐,如此难得,而又如此短暂。”(《昆虫记·蝉》)蝉,呼吸天地间灵气,吸取树木的精华,蛰伏几年后,虽只有很短的“演唱”时间,却毫不沮丧,用明亮的欢歌,渲染生命的热烈和风情;那高吭欢快的叫声,仿佛在将地下几年所承受的寂静,尽情的倾吐、释放;我们从它的歌声中,听到欢快愉悦的心境,听到对生命乐观的诠释。

    蝉不仅白天放歌,在酷热的晚上也会鸣叫。赏读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朱自清的《荷塘夜色》等名篇,能感受到夜幕中的蝉声,比白昼明亮、清澈,更易牵动思绪。

    著名作曲家瞿小松在谈到他的一个作品时说:“寂静是根本的存在,声音是短暂的,而寂静是永久的,声音从寂静中诞生,又回归寂静。”(《音乐闲话》)这话借来描述蝉的生命轮回,非常贴切。反之,蝉的生命过程,对人们思辨寂静与声音间关系,又有生动启示作用。

    20150817112516.jpg

    古人认为,蝉的生活循环,象征着复活和永生。“蝉蜕于蚀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传》)意思是,蝉能从混浊污秽中解脱出来,在尘埃之外浮游,不被世俗混浊所玷污。

    幼时听到蝉鸣,总想捉来“研究”。但徒手抓蝉,并非易事。人还没靠近,它就发出“吱”的一声,扬长而去,好象是嘲笑来犯者。后来读了《昆虫记》,才知蝉有五个眼睛,难怪它能及时发现敌情。头部那两个很突出大大圆圆的眼,是蝉的复眼,视野广阔,可以成象,是主要的眼睛;两复眼中央有三个沙砾大小的红色单眼,成三角形排列,只有感光作用,没有视力。

    长辈曾告知,抓蝉不难,等它晚上刚出土上树时,十拿九稳。蝉在双翼展开过程中如受到干扰,将终生残废,也许再无法飞行,所以蝉“皆夜出者,一以畏人,二畏日炙,干其壳而不能蜕也。”(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守株待兔不足取,但守树待蝉,一般不会落空。

    二十多年前,到贵州赤水十丈洞瀑布游览,我们一行五人有幸“包场”,整个景区游人就我们几位。那里的蝉真多,瀑布水帘跌落后所发出的轰响,也没能淹没它们的合唱声。面对瀑布的右边,有一巨大的岩石很适应观瀑,我爬上去后,见一大蝉静伏其上。慢慢靠近后,其仍在“禅定”,遂脱下衬衣将它罩住,此前未见过这么大的蝉,就用塑料袋装起,准备带回做标本。但离开时,却将袋子遗忘在景区,那只蝉命中注定不会离开那片土地。

    蝉虽属害虫,但却有一些美好的称谓:“歌唱女王”、“音乐大师”等。且在历代诗文中,常可见到蝉的身影;人们从它的声音、饮食特点、生活习性着笔,喻人喻事,喻理喻情,对它多有褒奖赞美。在所有的害虫中,它应该是最幸运的了。

    古人将蝉称为齐女。晋代的崔豹对此解释:齐王后因怨王而死,化为蝉,故蝉名齐女。唐李商隐用过此意:“鸟应悲蜀帝,蝉是怨齐王。”李时珍则认为,此称谓是从《诗经·卫风·硕人》对庄姜的赞美而来:“诗人美庄姜为齐候之子,螓首蛾眉,螓亦蝉名,人隐其名,呼为齐女,义盖取此。”庄姜是《诗经》时代的标准美女,“螓首蛾眉”,是说她有高高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她还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位女诗人。

    古人以为,蝉是靠餐风饮露就可度日的昆虫,因此将它视为高洁的象征,喻为廉洁高士。“蝉为虫中之夷齐”(《幽梦影》),商末周初的伯夷、叔齐兄弟二人,在武王灭商后,“不食周粟,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

    20150817112532.jpg

    有的地方,不知为什么,把蝉衣叫“神仙皮”。细想它的生活,的确象神仙。蝉在地下生活的几年,犹在闭门修炼,出土之后,脱壳添翼,登高而歌,饮而不食,亦如辟谷登仙一般。

    蝉入中药,最早是用蝉身,称为蚱蝉。到南北朝《名医别录》,才将蝉蜕(蝉衣)收录,今人多用蝉衣。

    比类取象,意象思维,是中医的一个特点。

    “蝉乃土木余气所化,饮风吸露,其气清虚。故其主疗,皆一切风热之证。”(《本草纲目·蚱蝉》))蝉以声音闻世,故能治与发声有关的病症;其成虫过程要蜕去外壳,除取“皮以治皮”,且取其善蜕之意,故能疗皮肤痒疹和过敏性疾患;“为其不饮食而时有小便,故又善利小便;为其为蝉之蜕,故又能脱目翳也”(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其用盖不止此,扩而充之可也”(清·邹澍《本经疏证·蚱蝉》)。

    其主要功用有几方面:透疹止痒、退翳明目、定惊止痉,通利小便等。常用于外感风热、皮肤斑疹、咽喉肿痛、失音沙哑、目赤肿痛、翳膜遮睛、小儿惊风、夜啼、浮肿等症。

    用蝉衣13只,带皮冬瓜300克,蝉蜕在下,冬瓜在上,放瓷碗中蒸20分钟,取其汁水,加入少许蔗糖,作饮料服,祛暑调中。对儿童夏天体热食少之症(疰夏),效果良好。用嗓较多的人,常用蝉衣、芦根适量泡水饮用,既能缓解咽喉部不适,又对预防感冒有很好的作用。

    蝉衣,还可用于制作“北京毛猴”。天然成趣的“毛猴”,是老北京人独创的民间艺术品。它是用四味中药做成,头和四肢分别取自蝉蜕的头部和四肢,身体用辛夷,有时所戴的斗笠是木通,然后用白芨粘合各部分。

    蝉送给人们轻快歌声,也带给文人墨客无尽的意象,使文苑中增添了不少与它有关的美好文字;它还将其外衣奉献给人类,产生着独有的功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