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医界大家 > 正文
  • 任应秋和中医各家学说

  • 来源: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作者: 时间:2015-04-09 09:09:16
  • 核心提示:彭建中教授为纪念任应秋先生,撰写大作《任应秋和各家学说》一文,今年2月26日健康报曾摘要刊登了部分内容。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微信号承蒙彭建中教授信任,授权全文发布,一则纪念任应秋先生百年诞辰,二则呼吁重视中医各家学说在中医传承中的作用。在彭建中教授的感召下,本微信号将积极关注中医各家学说有关内容,使其在中医传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018.jpg 彭建中 男(1949—),任应秋先生硕士研究生、关门弟子,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医药临床传承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已故著名中医药学家赵绍琴教授学术继承人、赵绍琴名家研究室负责人;北京市第四批、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师承工作指导老师)。


    任应秋和中医各家学说

    017.jpg

     

    1983年5月初的一天,北京西郊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内一所谧静的房间里,前不久刚刚做完肺癌切除手术的任应秋教授身体虚弱,还不能开口说话。先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向前来汇报当年研究生报考和招生情况的老师缓缓地伸出了三个手指,示意他同意招收三名硕士研究生。于是,程昭、刘为群和我就成了先生的硕士研究生,也成了先生的关门弟子。


    先生是业内公认的中医学大家,文、史、哲、医集于一身,学识之渊博,在业界享有盛誉,中医理论造诣之深厚令人仰慕。1979年恢复研究生培养工作之后,先生一人身兼五种专业的研究生培养任务:中医各家学说、内经、中国医学史、中医文献、医古文。这在整个中医界不仅是绝无仅有的,恐怕也是空前绝后的。


    一. 结缘各家


    我第一次听说任应秋的名字是在1965年秋天,那时我刚刚考入河南省南阳中医学校,开始学习中医。在第一节《内经》课上,任课老师黄天锡先生的自我介绍是这样开场的:“我是北京中医学院任应秋老师的学生,曾经跟随任老师学习一年。任应秋老师在全国中医学术界是坐第一把交椅的,学问大,写文章不打草稿,一遍成。”


    1978年至1983年,我在河南中医学院本科学习期间,医事资讯渐多,有关任应秋的传闻不绝于耳,诸如“中医理论权威”,“十三经倒背如流”等等,令人心向往之而又有高不可攀之感。大四时,学校开设了中医各家学说课程,所用教材系最新版的“中医各家学说”(通常被称作统编三版),封面上赫然印着“任应秋主编”,是当时所有高等中医院校统编教材中由个人署名的唯一版本。时任河南中医学院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的袁占盈老师,在课堂上不无骄傲地宣称是任应秋教授的学生,因为他参加过先生主持的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各家学说专业师资培训班,聆听过先生讲课。


    我和中医各家学说的结缘始于1966年初,学校分发下一学期的教材,全是1964年版的高等中医院校统编教材,其中有一本“中医各家学说讲义”,署名“北京中医学院”。内容丰富,行文流畅,引人入胜。从学派到医家、医案,绝无一般教材之枯燥乏味,真是令人爱不释手。这本“各家学说”伴随我走过了最初的十年中医临床生涯,置之床前案头,每当夜深人静,挑亮煤油灯,半倚床头前,读前贤医家大作,品名医治验心得,不亦乐乎!我对中医各家学说的热爱和追寻就这样开始了。1982年我在河南中医学院读大四,准备报考研究生,但得到的资讯是任应秋教授对报考他的研究生要求极高,宁缺毋滥,先生已经连续两年没有招收到合格的研究生了。虽然已知报考先生的研究生难度极大,但我满怀着对先生的崇敬和对中医各家学说的热爱,毅然决然地报考了先生的各家学说专业硕士研究生,终于成了先生的关门弟子,圆了多年的梦。


    二. 劫后新生


    来到北京中医学院读研,和各家学说教研室的老师们(他们都是先生的学生和弟子)朝夕相处,才逐渐了解了“各家学说”的“前世今生”。原来,中医各家学说这门学科就是任应秋教授一手创建的。1957年任应秋教授奉调来京,进入新成立的北京中医学院担任教学教务工作。先生以其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在初创的中医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力主增加中医各家学说课程,以加强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并籍此以提高其临床应用的能力。先生编写了《宋元明清各家学说和医案选》作为授课教材,并亲自登台讲授。后更名为《中医各家学说和医案选》,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检验,效果良好,深受同学们欢迎。1964年问世的二版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各家学说讲义》,仍是由任应秋教授执笔完成。只是在那个不能突出个人的年代,两本教材都只能署名“北京中医学院”。


    十年动乱之初,任应秋教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文革后期推行所谓的教学改革,在砸烂封资修的招牌下,中医各家学说被当做封建糟粕而惨遭删除。而长期“靠边站”的先生则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时间,继续他的中医各家学说研究,从浩如烟海的历代医学文献中撷取了大量的精华,亲手制作的文摘卡片就有数万张,为尔后的各家学说的新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拨乱反正后,教育秩序逐渐恢复正常。中医各家学说又得以进入中医高等教育序列,成为主干课程之一。任应秋教授积多年学术研究成果,于1980年推出新作《中医各家学说》,这就是统编第三版《中医各家学说》。在这部新作里,任应秋教授着力向世人展示了以学派统领各家的学术研究新思路。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在《上编·总论》中,先生打破“医之门户分于金元”的旧说,提出最早的中医学术流派在先秦时期已见端倪的全新观点,将中医学术流派产生的时间前提了一千多年。《上编·各论》以学派统领各家,在先前公认的河间、易水、伤寒、温热四大医学流派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医经、经方、汇通三大医学流派,合为七大医学流派,将两千年来中医学术成就及其发展脉络展现无余。中编为“基础理论各家学说”,分为脏腑各家学说、病机各家学说、诊法各家学说、治则各家学说、本草各家学说、方剂各家学说六大板块,撷取历代名家之精彩论述,汇而成编。下编为“临床各科各家学说”,分为杂病各家学说、妇科各家学说、儿科各家学说、外科各家学说、眼科各家学说、喉科各家学说六大章,突出临床各科重点,彰显历代名家之独到技艺,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术与经验并重的特色。全书60余万字,重点论及的历代著名医家就有105人,洋洋大观,执一书而总览历代医学精华者,此书是也。


    先生关于各家学说学术研究的新观点一经问世,犹如引爆了一颗重磅炸弹,在习惯于墨守成规死气沉沉的中医学术界掀起了轩然大波。1979年10月,在成都召开的《中医各家学说》审定稿会上,与会的业内专家就新教材的一些学术新观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中医学术流派最早形成于先秦的观点是否成立,和医学史上医经、经方学派是否存在。先生力排众议,最终坚持将自己最新的学术观点写入统编教材之中,令后学得以分享先生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而由此引发的学术争鸣在上世纪80年代竟然持续了数年之久,极大地繁荣了当时中医界的学术空气。先生以敢领风气之先的精神为中医学术界注入了一股清新活力之风。


    三. 再遭冷遇


    任应秋教授是中医各家学说学科的奠基者、创建者和开拓者。《中医各家学说》第一、二、三版教材全由先生亲手编写。(第四版教材仍由任应秋任主编,上海裘沛然、南京丁光迪任副主编)细观先生手著三书之变化,不仅选介的医家从初版的22人,增加到二版的37人,三版则猛增到105人,更重要的是从最初的医家按生卒年代依次分别论述,到提炼出学术发展主线,对学说和学派进行综述,从学派的提出到学派学说的深化和扩展,展现了先生以学派学说统领医家、以学说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中医学术研究大思路。这种思路的最大优势是能够站在通览全局的高度去审视中医学术发展的规律和全貌,这样就能彰显出中医理论对于学术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先生创立的中医各家学说这一全新的中医学科分支,充分展示了中医学术内涵的丰富多彩,揭示了中医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


    可惜,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先生仙逝之后,各家学说领域再无能如先生般威望的领军者,以致在诺大的中医各家学说领域,熙熙攘攘,画地为牢,各自为政。虽然新编各家教材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细看却是错误迭出,观点之误、引文之误、词语之误、语法之误、校对之误,惨不忍睹。更有甚者,某些中医各家学说教材为了标新立异,迎合时尚,刻意淡化甚至删除学派研究内容,仅以医家为序,所述内容与医学史无异。如此这般的反复折腾,使得各家学说在高等中医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一降再降。目前,在大多数中医高等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各家学说已被排挤出主干课程系列,降格为选修课;各家学说教研室也不再独立存在,而被附属于医学史或文献教研室,甚至干脆被完全取消。真是可悲可叹!


    分析中医各家学说遭如此冷遇的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某些执掌中医教学改革权柄的专家们对中医各家学说认识上的偏见。一些专家执意认为,各家学说是纯理论的课程,学生不爱听,老师也讲不好。认为中医各家学说的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甚至有人把“各家学说”歪曲为“各家胡说”。于是乎,几个专家领导双肩挑的权威们凑到一块,三言两议定生死,大笔一挥判极刑,就将各家学说由必修主干课程降格为选修课。还自以为这样一来,高等中医院校的教学就可以不脱离实际了,就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人才了。另一方面,执教中医各家学说的老师自己也不大争气,大多数各家人也认为各家学说偏重理论,与临床联系太少,是造成学生不喜欢各家学说的主要原因。为某些人排挤各家学说提供了借口。我曾经参加过一些各家学说教材编写研讨会,听到大多数与会者异口同声地对所谓中医各家学说偏重理论的倾向表示异议,进行口诛笔伐,一致要求新编教材要增加历代医家的临床经验。如此改编的结果自然就是处心积虑地淡化学派和学说研究内容,盲目增加所谓的临床经验。于是乎,中医各家学说变身医学史、经验集,各家教研室被并入中医文献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 寻宝之路


    如果说中医药学是一座宝库,那么,各家学说就是宝库中的最珍贵的宝藏;如果说中医药学犹如一顶华丽的王冠,那么,各家学说就是这顶华丽王冠上璀璨的明珠。任应秋教授创立中医各家学说课程的初衷,正如先生在三版《中医各家学说·编写说明》里所讲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历代各个学术流派的、医药学家的不同学术见解及其演变与成就”,先生认为:“深入研究中医各家学说对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先生积一生功力研究中医学术所得出的结论,是先生为促进中医学术发展而发自肺腑的呼喊。上世纪80年代初,先生曾在《健康报》上发表过一篇短文,题目是“道经千载更辉煌”,为中医千年发展的成就喝彩,为中医当今发展的前景欢呼。为什么世界发展史上那么多的各国民族医学而今都销声匿迹了,唯独中医学依然在蓬勃发展,而且越来越显示出她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呢?这是因为中医学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而且是一种紧密联系实际的、能够有效指导临床的理论体系。


    中医理论有两类,一类是基本理论,即《内经》所载,诸如阴阳五行、藏象经络、诊法治则等等,这些理论大多数来源于远古(先秦)时期,或源于中国古代哲学观,或来自古人长期对人的生命和客观世界的观察和体验,基本属于认识论、方法论的范畴。具有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是中医理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凡学习中医、实践中医和发展者必须掌握之。但仅仅掌握这些理论用之临床是远远不够的。另一类可以称为临床理论或临床学说,来源于后世(汉以后)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的创新和发展。诸如张仲景的《伤寒论》、刘完素的火热论、张从正的攻邪论、李杲的脾胃论、朱丹溪的滋阴论、明代的温补学说、清代的温病学说等等。这些理论都是从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极高的临床指导价值,是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紧密结合的结晶,因此,可以称之为中医临床学说或临床理论。在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围绕不断出现的新的中医临床学说聚集起一代又一代的中医志士仁人,担负起中医学术传承发扬的历史重任,这就形成了中医学特有的学术流派。中医学术流派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疾病谱的变化,又会派生出新的学术理论,从而形成新的学术流派。这就是先生所说的中医学说、中医学派的“演化”。新的学说学派的创立和形成,往往伴随着激烈的学术争鸣,或补偏救弊,或标新立异。补偏救弊者,如张从正的攻邪论直击世之滥补习俗,明代温补学派的剑指寒凉之弊;而标新立异,其实是对于新的疾病谱的一种具有原创性质的创新和突破,例如,明末吴又可的《瘟疫论》就属此类。


    我们常说中医学是一座宝库,博大精深,繁花似锦。其实就是因为在中医学领域里有众多的独树一帜的临床学说和学术流派。综观两千年来的中医学术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医临床学说和中医学术流派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画卷,其中贯穿着的就是中医各家学术思想发展史。如果要追寻中医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深层次的原因,那么,中医学术争鸣就是中医学术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动力。先生所创立的各家学说正是紧紧抓住了这两条主线:一是以学派统领医家,深挖其学说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演化;二是突出学术争鸣对于中医学术流派形成和中医学术思想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促进作用和巨大贡献。从先生所主编的一、二、三版和四版《中医各家学说》来看,这种学术研究思路是越来越清晰了。


    如果说各家学说是中医药宝库中的宝藏,那么先生所创立的中医各家学说就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我们寻找宝藏的路径。中医各家学说犹如一棵参天大树,根深枝壮叶茂。我们作为先生的弟子,决不能只坐在树下乘凉,而应该努力地维护培植中医各家学说这棵大树,使其更加发达茂盛,为中医学术发展和中医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 学派传承


    关于中医各家学说在中医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评价都不为过。中国唐代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在其所著《千金要方·大医习业》中说:“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在这里,孙思邈为那些欲成为“大医”的人们所开列的必读医书的清单无疑就是当时的“各家学说”。张仲景曾说过要“博闻多识”,孙思邈所谓“博极医源”,都为我们后学者指出了一条必行的学习之路,那就是多读各家之书。从这个角度看,在中医高等教育体系中设立中医各家学说这门课程实在是太重要了,也太必要了。任应秋教授创立中医各家学说的远见卓识和丰功伟绩,为中医教育和中医学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任应秋教授所创编的《中医各家学说》作为中医高等院校教材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以学派和学说为中心,以理论(学说)探讨为重点,以学派统领医家,执简驭繁,纲举目张;另一个是,突出学术争鸣对中医学术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三版、四版《中医各家学说》中都用了专门的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如果从各家学说的角度来看待整个中医学术体系,就可以发现,各家学说几乎可以涵盖中医学的方方面面。举例而言,《伤寒论》是东汉张仲景所著,因其临床实用价值较高,受到历代医家推崇,研究者众多,从而汇成了庞大的伤寒学派。与伤寒学派相对的是温病学派,在外感领域里的“寒温之争”持续了千年之久,温病的学说直到明清时期才逐渐成熟,清代叶(桂)、薛(生白)、吴(塘)、王(孟英)的出现构成了外感领域里的新秀——温病学派。时至今日,《伤寒论》和《温病学》早已成为中医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临床基础课。与其相比,形成于金元时期的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以及由此演化出来的攻邪学派、丹溪学派和温补学派,其学说可以涵盖中医临床各科,其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比起伤寒和温病也毫不逊色。这样珍贵的宝藏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研究和推广吗?


    历史上中医学术的传承靠的是人的传承,师徒相授,传承不息。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近代。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和发展,贯穿在整个中医学的发展历史进程中。仅就近代的北京来看,就存在着从清宫流落出来的御医学派、以北京四大名医为代表的新兴医学派,和以华北国医学院师生为代表的学院派。所以,从学派的角度研究中医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完全必要的,这也是任应秋教授在创立各家学说过程中,不断地逐渐加强的研究课题。但在先生仙逝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学派研究被淡化,甚至出现了否认中医学术流派存在的声音,以至于在中医各家学说的教学中也删去了学派的相关内容。作为中医人才培养主渠道的中医高等教育体系,如此对待中医各家学说这门与中医人才培养息息相关的学科,这种态度和作法实在令人费解。


    饱含中国文化精粹的各领域(行当)能够被誉为国粹的,有中医、京剧、国画(含书法)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流派(学术流派、艺术流派)繁荣则学术(艺术)繁荣,“师承”对于学术(艺术)传承和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三大国粹中医、京剧、国画在当代都走上了正规的院校教育,确实培养了大量专门人才,成绩斐然。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事实是,从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中,杰出者寥寥,堪称大师者则缺如。一个后学从戏剧学院学习京剧、美术学院学习国画,毕业之后要想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发展,非得拜师不可,这一点在京剧、国画界已成为共识。中医界的师承传授更为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师承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两千年来师承授受,未曾中断。国家从上世纪1990年开始新的师承工作,迄今已五届,成绩有目共睹,也是从实践的角度诠释了师承和学术流派传承的重要意义。2012年,又有利好消息传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文件,在全国选拔建立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研究室。国家中医药主管部门终于明白了承认了中医学术流派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通过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是发展中医学术一条不可或缺的必经之路。先生在九泉之下听到这个消息也会是十分欣喜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应当在高等中医院校的中医各家学说的教学中尽快恢复和加强中医学术流派的相关内容,以期使中医各家学说和学术流派这一中医独特的传承发展模式,在中医高等教育体系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六. 学说实践


    中医各家学说是一门理论提高课,所讲的“理论”,就是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和创立的那些独具特色的学说,每一种临床学说都是一个理、法、方、药俱备的体系。这些理论源自《内经》却高于《内经》,这些方法源于临床实践更贴近临床实践,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作用。虽然每一学说的形成,都受到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自然气候、人群体质、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但其对临床的指导作用却往往是长期的,时至今日依然适用。


    例如,金元时期,刘完素长期生活在中国北方,气候干燥,人群体质彪悍,饮食多酒肉,刘氏在临床上所见到的疾病多数表现为火热性质,刘完素以临床为依据重新解释《内经》病机十九条,提出了著名的“火热论”,对火热为病的广泛性做了精辟的论述,创立了“六气皆能化火”的理论,在临床上惯用寒凉药治疗火热病,且疗效甚佳,最终形成了盛极一时的“河间学派”。那么,我们怎么运用刘完素的火热论指导现代的临床治疗呢?研究发现,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营养过剩、空气污染、精神紧张等因素对疾病所产生的影响,和刘完素所处的时代不无近似,当代疾病的转化也具有明显的化火、化热的倾向或规律。在刘完素的火热论中,已将很多较大种类的疾病归入火热范畴,例如各种出血病症、精神异常疾病、肿疡瘤岩等,莫不从火热论治。以此立论,临床凡遇此等病症,在传统的辨证信息缺少的条件下,皆可以作火热病治之,而无须犹豫。


    有张姓患儿,4岁时就诊,镜下血尿大量,3年不愈,诊察无异常发现。根据刘完素的火热论,断其属火热内郁血分,治以凉血清热之法,治疗的前6个月,毫无寸效。幸得患儿家长信任,继以前法治疗,复诊仅微调其方,6个月后得以迅速好转,镜下血尿完全消失。现今患者已上高中,身高1米80,身体壮实,血尿从未复发。此为运用刘完素“火热论”指导辨病治疗之一例。也许会有人质疑如此治法将置中医学的精华“辨证论治”于何地!这正是我想略加说明的。中医学的特征是整体医学,也是模糊医学,其特征是注重整体而不是局部,注重本质而不是支节。刘完素的火热论把诸般血症归结为热证,是把握住了血症的整体和本质,体现了中医学辨病论治的大智慧,正所谓“大道至简”。如果说,大家对张仲景所讲的“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没有任何异议的话,那么,“但见一病便是,不必拘泥”就更应该成立了。刘完素的火热论代表了古人辨病论治的大智慧,为我们树立了同病同治的典范。


    历代任何一种中医临床学说都不是一个单纯的空头理论,而是融合了多种中医理论的复杂体系。例如,李杲的脾胃论是影响深远应用广泛的学说。但它绝不是单纯的脾胃学说,而是融合了脏腑学说、元气学说、升降学说、邪正消长学说的综合体系。李杲认为:“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充分反映出他的以“气”为本的思想。李杲还曾指出“若不达升降浮沉之理而一概施治,其愈者幸矣!”说明升降浮沉的理论在李杲的脾胃学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若不能把这些密切相关的理论搞明白,怎么可能正确运用李杲的脾胃论,怎么可能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呢?由此可见,任应秋先生将中医各家学说定性为中医理论提高课是多么高明的一招棋啊。实践告诉我们,中医各家学说在中医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任何课程也替代不了的。


    由于高等中医院校的临床实习基地不足,学生临床见习、实习的机会偏少,已成为制约高素质中医人才培养的一个瓶颈,而这种状况在短期内又难以改变。因此,中医各家学说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先生所主编的中医各家学说一至四版教材均选编了大量前贤名家医案,以作为理论学习的临床验证资料,意在通过对前贤名家医案的学习,加深对中医相关理论的理解。教学实践证明,结合临床治验进行理论阐述的方法是可行的。认真学习了中医各家学说的同学,经过临床实践的磨练,是一定会体验到历代各家学说的临床价值的。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在毕业几年以后给我来信,说走上临床之后才逐渐体会到老师在各家学说课堂上讲的学说和经验是多么可贵,都能够在临床上得到验证。当然,打铁还须自身硬,要想在各家学说的课堂上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同学们深化理论认识和提高临床技能的目的,仅仅进行书本上的研究和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临床实践的锤炼,才能真正体会到中医理论的真谛。当然,这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功夫,但却是必须现在就去做,而且要持之以恒地去做。学理论,做临床,提高自己的水平,才能做一个称职的中医各家学说专业的教师。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先生的关怀和指导下,北京中医学院各家学说教研室率先开设了中医医案学课程,通过对历代名家医案的解析,以帮助同学们开拓临床辨治的思路,借以提高临床技能。近年来,我在主讲中医医案学时,借鉴了先生各家学说的思维模式,尝试以学派学说为纲,统领名家医案的解析,以突出中医理论和学说对临床的指导作用,从而践行了先生以学派学说统领医家学术经验的指导思想。这种以中医理论统领临床医案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认可,中医医案学成为选修人数较多的课程之一,成为辅助中医各家学说教学的重要环节。中医各家学说和中医医案学互为倚承的教学结构,体现了中医理论和临床的紧密结合,如果能够在这两种课程的设置上,安排适当的见习时间,让同学们有机会在临床上体验中医的辨证论治,体验中医理论在临床上的实际运用,相信一定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的。


    七. 感恩先生


    本世纪初,北京中医药大学推行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主管部门欲借鉴其他院校的所谓“经验”,准备把各家学说课程由原来的主干课降格为选修课,我当时刚刚接任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之职,闻讯大惊失色,心想如果中医各家学说在其发源地北京中医药大学也沦落为选修课,岂非贻笑大方!果真如此改革,如何对得起学科创始人任应秋先生!于是,不避嫌隙,据理力争,极力向各方陈述中医各家学说的重要性,欲挽大厦之将倾。非常感谢主管领导的从谏如流和远见卓识,各家学说的主干课程地位得以保留至今。目前,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教学体系中,中医各家学说仍然是本科教学、七年制教学和研究生教学的主干课程之一。作为先生的弟子和传人,我们深感身上所肩负的责任重大,不敢稍有懈怠,决心竭尽全力,把中医各家学说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把先生所创立的中医各家学说这面旗帜一代一代传下去。


    任应秋先生以其博大精深的中医各家学说知识,成功培育了他的学生和弟子。部分弟子早已走出国门,在国际医林中大展身手,为中医药在世界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仅据笔者所知,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走向世界并早已斐名海外的先生的弟子有:


    江丹: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老师,旅居英国,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旅欧同学会主席;

    朱勉生:任应秋教授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旅居法国,现任全欧洲中医药专家联合会轮值主席;

    李小海:任应秋教授第二届硕士研究生,旅居美国,现任全美中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特聘委员;

    程昭:任应秋教授第三届硕士研究生,旅居加拿大,现任加拿大全加中医药针灸协会会长。


    作为先生众多的弟子中的一员,目前留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的,还有鲁兆麟教授和我。时至今日,我们都已成为第五批国家级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的指导老师,所带教的徒弟中有3人是本教研室的老师。在同一个教研室内,现有2位国家级中医药专家和3名国家级徒弟,这在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的同类教研室中,恐怕也不多见。这至少验证了这样一个事实:精通中医各家学说的人做临床也一定是高手,中医理论造诣深厚的人其临床效果才能更好。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今天所有的一切全拜先生的精心栽培,全拜先生所创立的中医各家学说所赐。


    任应秋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仅以此文纪念恩师任应秋先生百年诞辰。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533-753878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temp.changyan--]
  • 图片
  • 视频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