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医经验 > 正文
  •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中医临证见解

  •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作者:王青山 时间:2014-03-24 10:22:17
  • 核心提示: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一个表现,临床表现为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通常在餐后较为严重。糖尿病性胃轻瘫以虚为本,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一个表现,临床表现为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通常在餐后较为严重。糖尿病性胃轻瘫以虚为本,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表现为气虚、阴虚、虚寒;实表现为胃火、肝郁、湿阻、食滞。脾胃气虚,气运乏力,水谷不化;胃阴不足,失于濡养;脾胃虚寒,中阳不振,气不化津;胃火炽盛,邪热犯胃;肝气不舒,肝郁化火,疏泄失常,气机逆乱,横逆犯胃;湿邪中阻,湿热内蕴,脾胃气机受阻,运化失司;饮食积滞,腐熟无权,浊气上逆。脾胃同居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升清降浊,维持人体基本生理功能。脾胃虚弱,因虚致实,产生热毒、气郁、湿邪、食滞等病理产物,致气机失常,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腹胀、恶心、呕吐、嗳气、泛酸诸症。现将临床诊治此病的见解介绍如下。
    l辨证论治
    1.1虚证:①脾胃气虚:症见脘腹胀满或疼痛,食后甚,纳差,嗳气,恶心呕吐,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或缓。治宜健脾和胃,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木香、砂仁、太子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陈皮、姜半夏、黄芪、山药。黄芪、山药为“玉液汤”的主药,可补益脾胃、益气生津,有助于控制血糖。黄芪40 g、山药30 g,砂仁8 g以下为宜,过则有伤津之嫌。②胃阴不足:症见胃脘痞闷不舒,口干咽燥,饥不欲食,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滋阴养胃,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冬、甘草、枸杞、生地、玄参、当归、玉竹、石斛、太子参。人参、麦冬为“生脉散”之君臣,和养胃阴、生津止渴,太子参甘平柔润,长于生津,无壅滞之弊,适于体质虚弱、变证夹杂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③脾胃虚寒:症见胃脘胀满,喜温喜按,口中乏味,纳呆、恶心,时吐清水,形寒肢冷,大便偏溏,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温中散寒,理中丸合小建中汤加减:炮姜、白术、太子参、炙甘草、桂枝、芍药、吴萸、肉豆蔻。红枣、饴糖不利于控制血糖,不适合用。
    1.2实证:①胃火炽盛:症见胃脘胀满,呕吐物臭秽,口臭烦渴,小便赤,大便秘结,舌苔黄或腻,脉滑数。治宜清泻胃火,清中汤(《医学心悟》)加减:黑栀子、黄连、香附、陈皮、炙草、黄芩、公英、大黄、石膏、丹皮。石膏、公英,均可用至30 g以上。②肝气郁滞:症见脘胁胀满不适,嗳气,忧郁、喜太息,舌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当归、白芍、白术、枳实、炙甘草、陈皮、川芎、香附、木香、郁金、川楝子。伴口干口苦,泛酸嘈杂,舌红苔黄,脉弦数者,为肝郁化火、横逆犯胃,加左金丸(黄连、吴萸)《丹溪心法》中,黄连与吴茱萸用量比为6:1,临床常用量为黄连10 g、吴茱萸6 g。③湿邪中阻:症见脘腹胀满,胸闷纳呆,头身困重,口淡无味,泛恶,苔白腻,脉濡细。治宜燥湿和中,藿朴夏苓汤加减:藿香、半夏、茯苓、厚朴、杏仁、薏苡仁、白豆蔻、猪苓、泽泻、苍术。症见腹胀胸闷,身重肢倦,小便短赤,苔黄厚腻,脉滑数者,为湿热内蕴,治宜清热利湿,甘露消毒丹加减:白豆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石菖蒲、黄芩、栀子、薏苡仁。“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不论湿困脾胃还是湿热内蕴,均可加茯苓、泽泻、猪苓、车前子等淡渗利湿。④饮食积滞:症见脘腹饱胀,痞塞不通,纳呆、恶心呕吐,嗳气酸臭,大便不畅,舌苔多厚腻,脉滑。治宜消食导滞,健脾丸加减:神曲、麦芽、山楂、木香、砂仁、陈皮、半夏、太子参、茯苓、白术、枳壳。健脾丸补消兼施,适合糖尿病性胃轻瘫饮食积滞。
    1.3  随症加减:腹胀加枳实、白术、佛手、厚朴、苏梗;胃脘疼痛的虚证加芍药、甘草,实证加川楝子、延胡索;呕吐甚者,加陈皮、姜半夏、旋复花、代赭石;食欲差者,加神曲、麦芽、稻芽、内金、山楂;呃逆者加丁香、柿蒂;泛酸者加乌贼骨、煅瓦楞、浙贝母。
    2病例举隅
        病例l:患者,女性,34岁,于2008年2月15日就诊。五年前确诊为2型糖尿病,最初口服降糖药,一年前改为“诺和灵30R"。2个月前出现腹胀、恶心呕吐,,消瘦,贫血,体重不足40kg在武汉某医院诊断为“糖尿病性胃轻瘫”。曾服用胃复安、维生素B6、吗丁啉、西沙比利等效果不好。就诊时见形体消瘦,倦怠少气,食入即吐、纳呆,上腹满闷,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辨证属于脾胃气虚,予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木香15 g、砂仁6 g、太子参15 g、茯苓15 g、白术15 g、枳壳15 g、炙甘草10 g、陈皮15 g、姜半夏15 g、黄芪30 g、山药30 g、代赭石12 g。两日一剂。3剂后呕吐止,予以益气健脾扶正,上方去姜半夏、代赭石,加扁豆15 g、焦三仙各15 g。后曾复发,按上述方法(先降逆止呕、再健脾扶正)治疗好转。治疗期间控制血糖,纠正贫血,约9个月后胃轻瘫症状消失。
        病例2:患者,男性,58岁,于2011年10月8日就诊。有2型糖尿病史10余年,高血压病史5年。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好,半月前出现上腹饱胀以饭后明显,恶心,嗳气反酸。经胃镜检查排除食道、胃、十二指肠器质性病变,诊断为“糖尿病性胃轻瘫”。予以保护胃黏膜、促胃动力治疗效果不明显。就诊时见面红,情绪急躁,脘腹胁肋胀痛,呃逆泛酸,口苦,舌苔薄黄略腻,脉弦。证属肝火横逆犯胃,予疏肝泻火、理气和胃:柴胡15 g、当归15 g、白芍20 g、白术15 g、枳实15 g、陈皮15g、香附15g黄连10g、吴茱萸6g、菊花15 g、黄芩12 g、夏枯草30g、煅瓦楞15 g。两日一剂。治疗一个月后,病情得以控制。
    3结语
      脾虚是糖尿病胃轻瘫的基本病机,因虚致实、虚实夹杂是其病机特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指出:“胃宜降则和”。笔者理解“降”是治法,也是结果,即和降、通降,包括健脾气、养胃阴、散寒邪、泻胃火、祛湿邪、疏肝郁、导食滞等。“降”是中药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之基本法则。脾胃密不可分,临床上脾胃往往同病,治应脾胃同调。脾喜燥恶湿,燥湿应避免伤阴伤津,可加炙甘草、茯苓、山药以调和;胃喜润恶燥,滋润应避免留湿,以平补为宜,如沙参、麦冬、太子参等。选药注重润不助湿、燥不伤津、有升有降、有走有守、有动有静,以达到通不伤正,补不滞邪。研究表明,香砂六君子汤可改善胃的蠕动功能,使胃血流增加。砂仁可促进胃液分泌,排除消化道的积气;党参、白术可增加胃肠平滑肌收缩功能;枳术丸有胃排空与肠推进作用。木香有促进胃排空作用:柴胡可促进肠道运动;神曲、内金、陈皮、白豆蔻促进胃液分泌,促进消化,加速排空;半夏可抑制呕吐;乌贼骨、煅瓦楞可抑制胃酸分泌。   
        急治标、缓治本,血糖水平高低与胃排空密切相关。在病情缓解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原发病、控制血糖,可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胃排空延迟,延缓出现其他并发症。同时可配合中药益气扶正、健脾和胃。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