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辨证施治 > 正文
  • 什么是中医的辨证论治

  •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作者:紫苏 时间:2015-09-22 09:52:48
  • 核心提示: 《后汉书·华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倪寻和李延两个人同时患上了头痛、发热的病症,他们一起去找名医华佗看病。华佗分别对他们进行了望、闻、问、切,然后开了两张完

        《后汉书·华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倪寻和李延两个人同时患上了头痛、发热的病症,他们一起去找名医华佗看病。华佗分别对他们进行了望、闻、问、切,然后开了两张完全不同的处方,让他们各自回家煎服。俩人拿着自己处方,然后又看看对方的,竟没有一味药是相同的!实在让他们大惑不解:我们的症状差不多,为什么处方大相径庭,会不会是华佗一时糊涂,开错药了?于是,他们就去问华佗。华佗解释道:你们二人虽然看上去得了相同的疾病,其实只是症状相似,而造成病症的原因却不同。倪寻的病因是饮食不节,其病位在里,所以要用消导泻下药治疗;李延的病因是感受风寒,其病位在表,所以要用解表祛寒的药治疗。这就是“辨证论冶”。两人这才恍然大悟,自然也就药到病除了。

     这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换而言之,中医诊病不只看表面的症状表现,而是要通过对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进行全面分析,找出隐藏在错综复杂的症状后面的病因、病变机制,然后据此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所以,中医诊病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思维过程。
     
        临床中,经常有患者提出这样的问题。
     “医生,你给邻居王阿姨开的降压中药怎么我吃了血压一点没降下来呀? ”
        中医的辨证论治与西医的按病开药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病”,在中医看来可能是不同的“证”,采用的治疗方法自然也就不同。比如,同样是高血压病,由于每个人的体质情况不同,病因不同,可能出现肝血不足、肝阳上亢、肾阴亏虚等多种“证”。所以,别人的灵丹妙药可能是自己的“毒药”,切不可按图索骥,贪图方便,拿别人的药方私自服用。
     
        “医生,上次我犯胃病你给我开的药怎么这次吃着一点不灵呀?”
     即使是同一个人,生同样的病,每次发病的原因、病变机制也可能不同,也就是说,每次的“证”不同,治疗也就不同。拿最常见的感冒为例,治疗春天的感冒和夏天的感冒用药就很大差别。春天乍暖还寒,天气忽冷忽热,易发风寒感冒,用药侧重于疏风散寒。夏季暑湿偏重,感冒多夹杂着暑气,还有因贪凉饮冷引发的感冒,用药侧重于解暑化湿。所以,不管寒暑变换,不问七情饮食,守着一张“妙方”吃到底的情形无异于刻舟求剑。
     那么,到底什么是辨证论治呢?
     
     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大方面,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辨证的关键在于“辨”。所谓“辨”,有审辨、甄别、辨析等含义,是将望、闻、问、切等四诊收集来的信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综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发展阶段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等,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所谓“证”,有“证据”之意。中医学中的“证”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多方面病理特性的概况。辨证的过程就是对病人作出正确、全面判断的过程,即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
     
     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选择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治疗的效果反过来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前后衔接、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为什么要辨“证”而不是辨现代医学的“病”?
        中医着眼于“证”,而不是完全根据现代医学的“病”处方用药。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中医辩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中医既认识到一种病表现出的多种不同的“证”,又注意到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时可以出现类同的“证”。因此,在临床中常常出现“同病异治”的情况。
     
        所谓“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生病对象、发病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反应等不同,或者由于疾病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本质特点不同,“证”也就不同,所采用的治法也就不一样。例如慢性胃炎,病因病机有多种情况:有的是由于饥饱失常,不定时吃饭,导致胃气虚弱,当服养胃健脾的药;有的过食寒凉之品,造成胃气虚寒,当用温中健胃的方法;有的过食辛辣炙烤的食物,导致胃热蓄积,当用清胃养阴之法;有的是因思虑过度,精神压力大,导致肝气犯胃,当疏肝健脾和胃。可见,同样是一个胃炎,中医里的讲究还真不少。所以,千万不要只拿着西医诊断书和几张检查报告单就去代替病人去看中医,一定要患者本人亲自到场,让中医全方位“检查”一下,才能让医生更全面、准确地了解病情,进行辨证用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