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辨证施治 > 正文
  • 悲秋抑郁症的中医辨治

  • 来源:民族医药报 作者:杨相国 时间:2013-09-23 15:31:00
  • 核心提示: 秋季是抑郁症的高发期。发生于秋季的抑郁症叫悲秋抑郁症,俗称秋愁。悲秋抑郁症属于中医郁证、脏躁的范畴。郁证是“百病之源”,病者及医生应高度重视。悲秋抑郁症用中医辨治效果好。
    肝郁化火型:症见急躁
     秋季是抑郁症的高发期。发生于秋季的抑郁症叫悲秋抑郁症,俗称秋愁。悲秋抑郁症属于中医郁证、脏躁的范畴。郁证是“百病之源”,病者及医生应高度重视。悲秋抑郁症用中医辨治效果好。
        肝郁化火型:症见急躁易怒,胸胁胀满或刺痛,或咳血、吐血、衄血,头晕胀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耳鸣或突发耳聋,尿黄,便秘,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验方:柴胡、生地、当归、白芍、白术、丹皮、龙胆草、夏枯草、薄荷(后下)、连翘、车前草各15克,黄芩、栀子、茯苓各10克,大黄6克,甘草5克。
      气滞血瘀型:症见胁肋胀痛,情绪抑郁,悲忧善哭,心悸不宁,头痛胸痛,女子闭经,面色晦暗,或入暮朝热,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治宜行气活血。验方:香附、当归、薤白、枳壳、生地、银杏叶、桔梗、牛膝、柴胡各15克,川芎、郁金、桃仁、红花、甘草各10克,三七粉3克(分次吞服)。
        肝郁脾虚型:症见两胁胀痛或胀闷,情绪低落,唉声叹气,脘闷嗳气,身倦懒动;腹胀腹泻,不思饮食,精神抑郁,女子月经不调,经前乳胀,舌淡苔白,脉弦。治宜疏肝健脾。验方:柴胡、枳壳、香附、白芍、青皮、白术、陈皮、防风、茯苓、当归各15克,砂仁、甘草、郁金各10克,山药30克。
        阴虚火旺型:症见情绪不宁,烦躁易怒,心悸失眠,多梦,五心烦热,颧红潮热,口干咽燥,或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验方:天冬、麦冬、生地、熟地、玄参、山药、丹皮、茯苓、山萸、枸杞各15克,知母、黄柏、西洋参(研粉,分次吞服)各10克。
        心脾亏虚型:症见多虑,善思多疑,心悸胆怯,失眠健忘,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头晕眼花,食欲不佳,易出汗,便溏,女子可见月经减少或淋漓不断,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补宜心脾。验方:黄芪、党参、龙骨(先煎)、牡蛎(先煎)各30克,当归、石菖蒲、远志、茯神、酸枣仁(捣)、柏子仁(捣)、龙眼、鸡内金、神曲、麦芽、山楂各15克,砂仁、木香、郁金、佛手各10克,生姜3片,大枣8枚。
        脏躁型:患此证多见于妇女,症见精神忧郁,烦躁不宁,无故悲泣,哭笑无常,喜怒无常,呵欠频作,舌淡苔白,脉弦细。治宜养心安神。验方:小麦、大枣各30克,茯苓、石菖蒲、龙眼、合欢花、茯神、枣仁(捣)、柏子仁(捣)、远志、当归各15克,水煎3次。
        痰气内扰型:症见烦躁不宁,悲伤善哭,喜怒无常,头痛头晕,恶心欲吐,胸胁痞闷,或兼胁痛,或兼咽中不适,有物梗阻,舌红,苔白腻,脉弦滑。治宜化痰解郁。验方:旋复花(包煎)、代赫石(先煎)、小麦、冬瓜仁、紫苏、厚朴、枳壳、生姜、茯苓、香附、瓜蒌皮、佛手各15克,竹茹、黄芩、芦根、麦冬、川贝母各10克。
        心肝肾阴虚型:症见心悸,失眠健忘,多梦,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眩晕、耳鸣,视物晕花,心烦易怒,或盗汗,腰膝酸软,小便黄,大便干,肢体麻木,舌红少津,脉细数或弦细数。治宜滋补心肝肾,养阴。验方:天冬、麦冬、生地、熟地、枣仁(捣)、柏仁(捣)、当归、茯苓、枸杞、菊花、元参、远志、百合、桔梗、银柴胡、白薇、白芍、山茱萸、山药、丹皮各15克,五味子10克。
        上述各验方用法均为: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次服,每日1剂。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