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民族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资源篇 > 正文
  • 发掘整理中的侗族医药

  • 来源:民族医药报 作者:吴国勇 时间:2013-11-14 10:16:00
  • 核心提示:侗族医药发展简史
    一、侗族医药的起源
    侗族医药的起源及早期发展,受到侗族地区巫术、宗教、歌舞、戏曲等多元文化影响较深,尤其受巫医.同源、巫医并存文化的影响较大。由于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加之年代久远,缺乏考
    侗族医药发展简史
        一、侗族医药的起源
        侗族医药的起源及早期发展,受到侗族地区巫术、宗教、歌舞、戏曲等多元文化影响较深,尤其受巫医.同源、巫医并存文化的影响较大。由于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加之年代久远,缺乏考古实物的验证,只能根据侗族民间的民俗、宗教习俗以及长期流传至今的遗风加以简要略述,从中启迪后人了解侗族医药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的概貌。
        传说中的侗族医药起源,有侗族古歌如《玛麻妹与贯贡》中这样的歌词,其大意为:古时候侗族有个孝子叫贯贡,因母亲生病而四处求医,遇到医仙玛麻妹,给他母亲治好病,二人成亲一起行医。医仙玛麻妹认识很多药物,会治许多病,她教贯贡学习药物知识,“翁哽将退煜,翁嗄将杜给,翁溻将退播寅耿,消腌欲用巴当同”。其内容用汉语意译为:“苦的药能退热,涩的药能止泻,味香的药能消肿止痛,关节疼痛要用叶对生的药。”《叶香与亮光草》神话传说,有一天贯贡的朋友叶香来拜访贯贡,途中看见绿公蛇晰素欲强奸母蛇晰婶,叶香看见了,当即救下晰婶。为感谢叶香救命之恩,晰婶的丈夫将治疗眼病的亮光草献给叶香,并教她如何应用,后来叶香用亮光草为民治好了不少眼病,受到侗人的喜爱。通过古歌和神话传说,可以想象侗族先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精神和理想境界,反映了侗族医药起源和侗族先民早期的医疗活动。
      侗族医药起源与早期发展时期的内容与侗族民间法(巫)术和宗教文化关系密切。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侗族先民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如雷鸣、闪电、冰雹、霜雪、山.崩地裂、滑坡地震、洪水、火灾、火山爆发等无法理解,特别是对人在各种不同环境产生的怪异情况和不可能解决的纷繁复杂的疾病问题,以及对病症发生所表现的现象无法理解,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鬼神作祟或激怒祖宗之结果,于是,便对祖宗和一部分自然界的动物敬祭膜拜,侗族冲傩也就随之产生。
      二、侗族医药的形成与发展
        (一)侗族医药早期发展时期
        唐代以前的侗族医药
    处于原始的萌芽状态,侗族先民在早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常因误服有毒的植物而呕吐、腹泻、昏迷,甚至死亡。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他们逐渐认识到某些植物对人体有益或有害,何种植物能治病,在狩猎中也发现了能治病的动物等。经过不断的实践、积累和总结,侗族先民对医药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在“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作用下,侗族医药进入了原始的萌芽时期。秦汉以后,侗族医药受到楚巫文化的影响,随着冲傩文化的发展,医与巫傩紧密结合,进入了巫医结合时期。直到近现代,侗族地区仍有冲傩医药文化现象存在。如今,侗族地区冲傩(巫师)还为患者做法事或化水等巫傩活动,以求康复或平安。
        (二)侗族医药近代发展时期
      侗族医药近代发展时期,大约在明洪武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几百年。这段时期,侗族与中原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日益增强,侗族医药随之也得到了发展。侗族医药经历代口耳传授、世代相承的发展,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医学资料时代。如明洪武年间贵州省《黎平府志》记载有“黎平治妇男大小病,山中所采叶,俗名草药,亦颇有效”,“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黎平侗族吴勉领导农民起义军,他的母亲娘化就在军中行医,所采叶俗名草药,亦颇有效”。明代《太宗永乐实录》载:“明,永乐十九年丙戊(1421年)设贵州布政施州——黎平,新化王府医学。”贵州省明洪武年《镇远府志》、《天柱县志》记录了当地的侗族药品和医疗活动。湖南省同治年间(1862-1874)的县志中记载侗族药物约200种。乾隆年间《直隶清州志》、道光年间《晃州厅志》的物产篇也收载了当地的侗族药物。广西壮族自治区《三县县志》记载有当地侗族药物数百种。这一时期,侗族地区已有药铺、药堂和坐堂的职业侗医。
        (三)侗族医药现代发展时期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到二十世纪70年代的三十年间,侗族地区开展侗医药献方献药活动,成立中草医药联合诊所、医药堂,吸收民族医生进入国家医院坐诊,用侗医药防治疾病,为侗族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作出贡献。这一时期,是侗族医药发展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是侗族医药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从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侗族地区开展侗族医药的挖掘整理工作,调查组深入侗族地区走访调查,广泛收集医史资料,采集药物标本,编纂侗族医药专著,成立侗医医院、侗医诊所,开展侗医临床、药物开发研究和侗族医药学术交流活动,并取得显著的成绩。侗族医药基础理论
        一、侗医学术思想
        (一)天、地、气、水、人五位一体的思想.是侗医学术思想的核心  
        侗歌“古闷冬庚系韭梭,得地长庚系冷垠”,“索冷拱晕庚喂病,庚对董梭转变冷”,意为“天上生人是股气,地下养人是水和土”,“气多气少人遭病,人死断气转化水”。侗医和冲傩认为,天是看不见顶的庞然大物,是股气,地是有形之物,即土和水;人是气所生的,由土和水所养。这就是侗家的“天人”和“地人”之说。在《人类起源》侗歌中的四个“奶奶”以及她们所生的松恩、松桑就是“天人”的代表;洪水滔天,人烟绝迹,十二兄妹只好配婚,便是“地人”的化身。人的起源与五位一体的思想,是侗族先民通过长期观察,对人的起源与自然界的关系产生的基本概念。他们以物质来解释世界的本源,认为人是天、地、气、水四种物质组成的,看到事物的本质及其属性,并以此来解释生与死的转归。
        (二)侗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侗族先民在经历了从认识大自然的各种变化莫测和自然对人类形成的威胁,以及严寒酷暑、风雨雷电、毒虫、猛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考验之后,认识到人类的生老病死无不与自然规律息息相关。百岁侗医吴定元先生提出了:“人跟天地走,气随自然流,天变人也变,莫跟自然斗,不可倒着走,灾难要临头”的人生与自然变化密切相关的论述。
        在侗医的理论里,人是从大自然中产生的,是大自然的作品,并和自然有着生生息息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自然,适应自然,在大自然中按照自然界的规律发展。因此,侗医在长期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天、地、气、水、人五位一体的学术思想。
        (三)侗医对生命结构的认识
      伺医对生命的认识,源于古代时期侗族先民对各种生物的生存繁衍、发育成长的观察后,进而有了对人体生命的认识。据侗族民间用于为亡人开路、印柒做道场法事的经书——《油皇心印妙经全集•玉聖心印妙经》中记载有关人体生命结构为“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气,气合体征……神依形身,精依气盈,不凋不谢,松柏青青,……七窍相通,窍窍光明”。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侗族古代民俗文化已将人体生命结构的“精、气、神”三种主体元素提示出来,并告诉后人,人体的生命维持除靠原始(父母)所给之外,同时还得适应天体长期自然的“松柏青青”和“窍窍光明”之变化。也就是人之所生,父母先禀,依靠后天所养,同时需要适应“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规律。这与我国《庄子•至乐篇》中记载的“察其死而本无形,形变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的论点是相一致的。
        (四)侗医对人体病理的认识
        侗医对人体病理的认识,强调的是调节好人体的阴阳平衡,注意表里精神情志的调养,尤其要重视对气血水液方面的调节,所以,侗歌有“索冷拱晕庚喂病,庚对董梭转变冷”,意为“气多气少人遭病,人死断气转化水!’。侗医认为气和水两者失去平衡,人就要生病;气和水由量变到质变,是疾病的病理过程。
        (五)侗医对致病因素的认识
        古代侗医对致病因素的认识,主要责之于自然界的各种邪风毒气、动物、毒虫伤害,或怪之于鬼神侵害人体而致病。侗族古歌中就有“呃偻叽构呃病,佟病都系逗亮、闷敦、漾冷、淋霖、抖仑、优喉、瘟、蜥、猛、厉、娘、毒蕾、吆判妞、斗奈相害庚”,意为“谁吃粮食不生病,生病都是着凉、天热、湿水、淋雨、受风、饱饿、发瘟、蛇、虎、虫、草、鬼、山神这些降给人的”。致病因素归纳起来,不外乎一是物理因素;二是生物因素;三是鬼神。这些认识虽然是从感性的形象思维出发,但其概念还是明确的。
        近现代侗医认为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复杂的,有的是某种因素单独致病,有的是多种因素混同致病。如环境、气候、情志、饮食、劳损、房事不节、外伤和虫兽伤等,这些因素在超越正常时或在一定条件作用下随时都可能使人发生疾病。主要的致病因素概括有以下几种:(1)环境因素;(2)四时气候变化;(3)情志不调;(4)饮食不当;(5)劳动所伤;(6)房事不节;(7)外伤及虫蛇野兽伤害。侗族医药诊疗特色
        一、侗医独特的诊病方法 
        侗医对疾病的诊断方法颇有特色,采用看、摸、算、划辨证。
        (一)看:凭医者之肉眼观察病人皮肤色泽,如面色的青、赤、黄、白、黑五色,分别应验到内脏的肝、心、脾、肺、肾等五脏疾患。
        1.观面色:
        (1)面色白:主虚、主寒,多为肺病,面白属寒证,邪容肺,苍白唇淡为虚象,渗白为脱阳现象。
        (2)面色红:主热、主火,多为心病,面红为里热,或郁痰火;淡红为表热,面赤唇燥裂为心、脾实热。
        (3)面色青:主风、主痛,多为肝病。面青唇干,腹部寒痛。
        (4)面色黄:为湿,多为脾病。面黄不华,为脾胃湿滞,黄而兼白为阳虚。
        (5)面色黑:主寒,水饮、瘀血症,多为肾病。面黑主病危象或中毒。
        2.根据身体各显露部分颜色来推测疾病之所在及其变化应验。
        (1)额部太阳穴处,可见青筋暴露者,示消化不良性“疳积病”之存在。
        (2)上眼睑青,面浮肿为虚寒,若见红筋显露,即示风热留滞于肠胃。
        (3)两颊色深赤不华,为肝肺实热。如面白颊红不鲜,属阴虚内热症。
        (4)山根青为惊、为痛;蓝为喘、为咳。蓝中现血纹是为内热泄泻,现赤乌龟一团者多为赤白痢症。
        (5)年寿:现红线乃属热积,久留于肠胃。
        (6)鼻准:现涂黄色示大便积结。
        (7)唇环:黑色隐现,是风邪留滞内脏,示病情危重。   
        3.看眼、耳、鼻、舌之形色辨证。
        (1)看眼形色:目赤为热,黄为湿阻,青主邪风。多泪为风热,直视为风痰厥逆,斜视或审视为“咬风”将发;目瞪少转、白膜庹睛为气虚,“液脱症”。
        (2)看鼻形色;鼻孔干燥,气急为肺实热,鼻翼煽动是肺火炽甚,鼻塞喷嚏流清涕为风寒,流浊涕为风热。
        (3)看耳形色:耳青属惊,红为风热,白乃虚甚,黑指危症。
        (4)看舌形色:舌尖为心,舌根为肾,舌中心为脾胃,舌两侧为肝胆;舌尖属上焦,舌中属中焦,舌根属下焦;舌质淡红无病,鲜红热邪,由表入里,舌尖红则心火上亢,舌边红肝
    胆火旺,舌质鲜红起芒刺者示心火重,绛红即演化红多为热邪入营分,紫红为三焦热极,舌干燥是津液枯涸,舌臃肿肥厚者为水湿内蕴;舌苔自主外感表症,小孩多见热邪由表入里,苔黄为热甚,黄腻为湿热,黄腻带黑为热极,舌苦无苔属阴虚,苔薄属阴虚有热。
        4.根据指纹形色辨证。  
        (1)纹过风关为病轻,过气关为病重,过命关为病危。
        (2)指纹鲜红为外感表症,深红为肠胃湿热,紫红为里热,浅红为较浊为里寒。
        (3)指纹青主惊、主痛,指纹蓝主喘、主咳,红纹蓝迹是痢症,指纹黑色显病危;色浮而易见者是表症,沉者属里证。
        (4)纹滞为实证,滞又流利为疳积,风热或成疳,滞而鲜红多见表症、实症。
        5.看诊辨证其他要点。
        (1)看情志:喜、怒、忧、思、悲、恐、惊。
        (2)看色异:赤、橙、黄、绿、青、蓝、紫。
        (3)看泄物:便、痰、涕、汗、精带、脓血。
        (4)看皮肤:松、紧、皱、滑、燥、润、肿。
        (5)看毛发:竖、伏、干、湿、软、硬、枯、盛。
        (6)看部位:头、颈、胸腰、肩背、五官、面部、四肢。
        (7)看其他:指纹、血管、青筋、舌苔、体态、时辰。
        (二)摸:指医者用手触摸病人某部位辨证。
        1.摸脉:侗医摸脉注意“三转三出”,“转”主心肺,“出”主胸、腰、背、脑。脉重而有力属肾,脉平属肝,脉由快转慢属脾寒,脉走阴属肺(不易摸出),以上合称“四脉”。   
        脉有深、浅、快、慢、强、弱之分(即里、表、迟、数、有力、无力之分);根据“风、虚、积、气、痛、冷、热、疮”八症之验,谓之“四脉”应“八症”,或“八症归四脉”。上述“四脉”加重脉,跳七下停三下属肾,跳三下停两下称“过虎口”,以上总结为侗医药的“四八虎口”摸脉法。又云:“脉在浅处,主风虚之痰;脉在深处,主积气之症;脉跳缓慢,主冷痛之病;脉跳急速,主热疮之患”。
        2.摸皮肤:探测表皮冷热,可断寒热虚实。
        3.摸脏腑:是否压痛、瘀血、积气、有无包块等。    
      4.摸筋骨:躯干、肢体有无骨折、脱臼、错位损伤等。
        (三)算:以阴阳分辨推算疾病客观存在之法则,是一种朴素的辨证方法,即利用阴阳五行、时辰八卦、山川地理、方园产物、医术本草、风角星算的哲理,对疾病的来源、发生、发展、转归、预后作出判断之方法。
        侗医推算法往往掌握在行医多年,经验丰富的少数名老大师手中,属秘传,各师门徒各自胸怀“绝技”,神秘玄虚,尚待今后进一步考证。
        (四)划:即在病人胸前划“井”字或“十”字,来确定“飞蛾症”、“蜘蛛症”之病情。小儿高热惊厥时,人们常在儿童额前印堂穴处用杉木炭划一“十”字以“祛邪”,此举带迷信色彩,亦属心理治疗之范畴。
        总之,侗医的看、摸、算、划四诊技法,确有其独特之处,对疾病之诊断基础,亦遵循“五行归类“原则。
        二、侗医独特的治病方法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侗医总结了一整套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18种。经验丰富的侗医,真可谓“手到病除、妙手回春”。
        1.推捏法:推捏三关虎口,开天门,治小儿各种惊风。
        2.爆灸法:用艾条或灯火爆穴位,治疗风湿、骨痛、神经痛等顽症。
        3.熨烫法:将侗药炒热,用布包裹熨烫穴位或病患部位,以达消炎、消肿、止痛之目的。
        4.拔罐法:即拔火罐,吸出毒汁或止痛、散寒。
        5.针刺法:用钢针、瓦片等锐利物品,过火消毒后针刺穴位或放血,以治疗各种“痧症”或促进毒汁排出。
        6.刮疗法:用盐水、生姜汁刮痧、刮背。
        7.熏蒸法:用侗药煮沸,让其蒸气熏蒸患处或患者全身,以去湿、消肿。
        8.烘烤法:用生药茎枝燃烧,拢,扯拉患者印堂或脊背、胸腹等处,至局部瘀血青紫,以此治疗各种痧症。
        9.清洗法:用侗药煮煎过滤去渣,待温烘烤患部。
        10.扯肌法:用中指、食指弯曲拼凉后清洗患处,多用于外伤、疮疡病患。
        11.化水法:借助药液与水同性作用,施以气功术发放外气治病。
        12.敷药法:将侗药捣烂,敷于患者伤痛处或骨折脱位处,以达消炎、消肿、止痛之目的。
        13.吹沫法:将侗药研末后,用竹管或麦管等工具,将药沫吹入患者耳、鼻、咽等深部病患处,以达消炎、消肿、减少渗出,清除分泌物之目的。
        14.吮吸法:用口吸吮穴位或施以人工呼吸。抢救儿科危重病人,常采用此法。
        15.冷麻法:用凉水、井水或冰水,浸泡或用毛巾敷于患肢,以达降温、止痛、消肿之目的。
        16.热烙法:将侗药煮热,用布浸透药液,或将药炒热然后布包热敷患处。
        17.复位法:为侗医骨伤科正骨复位之特殊手法,如牵拉、旋转等复位法。
        18.侗药单方或复方煮水分次口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