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媒体聚焦 > 正文
  • 一位三甲医院西医的观察 西医院里的中医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8-13 09:25:05
  • 核心提示:我所工作的三甲医院,是全国最早的一批西医院之一。虽然设有中医科,但中药的地位,总是不甚乐观。这里的多数医生,总对中医抱着一副不冷不热,将信将疑的态度。而还有些医生,则是&ldq

    我所工作的三甲医院,是全国最早的一批西医院之一。虽然设有中医科,但中药的地位,总是不甚乐观。这里的多数医生,总对中医抱着一副不冷不热,将信将疑的态度。而还有些医生,则是“反中医派”。

    对于这种现象,我可以理解。西医和中医,两种完全不同的系统,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没有交叉点。我想,若把西医比作理性现实的男人,中医则是感性浪漫的女人。他着眼于微观,细胞、蛋白质、DNA……借助仪器,越分越细;她却着眼于宏观,脏腑、人体、天地……基于自然,天人合一。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她见到森林却不见树木。他眼见为实、拿数据说话;她则想象丰富,以哲思为纽带。他有普适性的标准,于是遍地开花;她的标准因人而异,难以获得统治者的青睐。他是惟妙惟肖的油画,她则是写意抒情的水墨画。他是精确的科学,她则是浪漫的艺术。他只为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她则得不时地静养心灵花园。显然,在这个精神文化为物质经济让步、贪图高速发展而忘记感受自然的社会中,他备受青睐,活得更加得意。

    先不去理睬这些为中医的辩护,我想,之所以一些人贬低我国传统医学,并非空穴来风。

    当下,很多病人不信中医了。我曾问过一个病人:“你去看过中医吗?”病人点点头:“我曾经去了好几次中医院,还是有名的大医院。可那里的医生用的都是西药,效果并不好。”他连连摇头。中医普遍地被西化,不仅做不到西医的精深,而且失去了自己传承千年的主心骨,我感到既痛心又无奈。

    有些病人相信中医,没想到反被它所伤害。比如,一些病人长期不合理地服用中药,导致损害了肾脏。特别是一些病人,他们竟然长期盲目地服用自制的中药。直到一天,病人突然发现自己肿了,一查竟是慢性肾衰。

    有一个小男孩,我记忆犹新。他瘦小的身体,却腹大如鼓,使他动弹不得,只能平卧。他的眼珠左右来回地动个不停,却毫无神采。他的妈妈,一个柔弱的农村妇女,哭着说:“本想补补身体,找来赤脚医生,开了三七。没想到采来的却是有毒的土三七,喝了没几次就成这样了。这两种三七,真的很难辨认啊!”小男孩的肝小静脉全部闭塞,腹水不停地渗出。面对土三七的强大毒性,医生束手无策了。“看,吃中药吃成这样了。”有人感慨道。

    于是,有些医生对中医产生了排斥的态度。对于有些疾病,手术的效果立竿见影,病人却仍犹豫着想先试试中医。“你的房颤,做手术才有的治。”一个医生说。“我想先中药调理。”病人犹豫了。“中药?不会治好的。”医生斩钉截铁地说。“可是我曾吃过一段时间中药,感觉确实好多了。”病人对中药心怀感激。“那只是心理安慰作用,你现在不是还没好么?”医生笑了,接着说:“对于中药,我不懂。但连它的机制,现在都没法研究清楚,怎让人相信?”“可是,我爸爸的胸闷心慌,就是吃中药吃好的。”原来病人曾见证过中药的疗效。“哦?可能是那药里有西药的成分呢。你既然这么信中医,那别来看西医了。”医生说。

    西医对中医的态度,不冷不热,可能是因为不懂吧。虽然不理解,但它毕竟是有疗效的。所以,即使是不相信中医,很少有完全敌对的。

    我对中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它始终散发着传统文化的温暖,这是我自幼便依恋的。后来,我自学跟师,见证了中医的神奇疗效,也渐渐地学会将它应用于日常养生。中医,除了用于治病,它能使人更好地生活。它提醒我们道法自然、感悟生命,它揭示五行变化的规律、阴阳平衡的智慧。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哲学。

    我常常自制药茶,用于调理气血。有一次,同事凑过来想尝试。我望闻问切了一番,认为他是气虚,并泡了一杯充满神韵的药茶:挑选黄芪、茯苓、玫瑰、百合、枸杞、党参,开水一泡,颜色鲜美,茶香扑鼻。正当大家赞叹不已时,主任进来,笑说:“中医养生是好的嘛。我早就天天喝药茶了,西洋参枸杞加菊花。你们白跟我这些年了!”后来,同事兴致勃勃地天天喝着药茶,他说:”护士说我声音洪亮不少,我想一定是药茶给喝的。”

    一些同事,拖家带口地去看中医,要我帮忙推荐老中医。我笑说:“好的中医,为什么一定要老?宝贝要藏,郎中要撞,和你投缘的才是好中医呢。看中医,不一定名气大的老中医才好。”后来,他们大多都满意而归了。

    看着一波又一波的中医热,我心想:尝到中医的甜头,便自然不会说它的不好了。

    其实,西医院是离不开中药的。记得有位医生,他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他问:“这几天,药吃得舒服吧?”病人一笑:“嗯,我都把中药当可乐了。”他也乐了:“哈哈,那很好嘛,配合着西药,要吃得舒服,不舒服就减量。你要继续带瘤快乐地活着啊!”病人感激地说:“谢谢医生。自从在您这里看病,我觉得自己真死不了啦。”最后,两人紧紧地握手。我想,有时候,中药就像那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希望的曙光。相比之下,西药倒像是一张冷冰冰的面孔。

    很多皮肤病,比如复杂难治的银屑病,配合中药、光疗,多管齐下,疗效常令人惊喜。较轻的皮肤问题,除了外涂药之外,医生常给予清热解毒、利水化湿的中药。六味地黄丸也是辅助治疗皮肤病的常胜将军。

    再比如,儿科生长发育门诊里,对于个头几近达标并且到发育年龄的小朋友,医生除了建议科学地运动、饮食外,常辅助中药温和地调理,比如玄地滋阴合剂、大补阴丸等。

    此外,在我们医院里,消炎平、大承气汤、参附注射液、甘草合剂、桃红冲剂等都是中药,效果喜人,深受很多医生的欢迎。

    看到这么多中药能在西医环境里顽强地生存,我想:中医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紧握疗效这块试金石。


    中医虽然道理不明,但若用对了,疗效明确。于是,很多医生虽是学西医出身,也开始研究起中医了。不同学科的交界处,往往能绽放出智慧之花。比如沈自尹院士证实补肾法延缓免疫衰老,屠呦呦研究员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等。

    记得有一个病人,放疗后出现了放射性膀胱炎,不时地尿血。同事请来了市里有名的放射科的专家,他的会诊意见这样写着:建议使用丙球蛋白增强免疫,帮助膀胱粘膜修复。出乎意料地,他还开了个中药方剂,其中有丹参、黄芪、百合、白芍、桂枝五种药物。同事好不容易申请到了丙球,但却迟迟不敢用那中药方:“丹参不是活血的嘛,病人出血能用吗?”专家解释:“中医里讲,活血也能止血。”同事似乎更疑惑了。而那个方子,并没有相应基本方,似乎是按照西医的思路简单配伍的。我想,有些西医研究中医,仍沿用西医思维,往往只是一知半解,背离了初衷。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疾病不因人分黑白,岂能脏腑分中西?不论中医或是西医,都是为了人类的健康。这个崇高的使命,就像珠峰的峰顶。两种医学像是通向峰顶的两条道路,一条在阳面,一条在阴面,彼此互不相通。可是,当我们能站在峰顶的时候,便一览无余了。现在,我们正在其中的一条道路向上爬。我们不仅需要吃苦的精神,也需要一种包容的心态。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