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中医文化 > 正文
  • 药王文化的凝结与弘扬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李金钢 时间:2016-01-21 14:57:10
  • 核心提示: 药王,是我国民间对古代名医的一种尊称。因时代与地区不同,对象亦各有其主。历史上,人们尊奉为“药王”的人物有:神农、扁鹊、张仲景、华佗、邳彤、孙思邈、韦慈藏等

     

    药王,是我国民间对古代名医的一种尊称。因时代与地区不同,对象亦各有其主。历史上,人们尊奉为“药王”的人物有:神农、扁鹊、张仲景、华佗、邳彤、孙思邈、韦慈藏等,并在多处设庙祭祀。到后来,“药王”特指孙思邈。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孙塬村)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其医德高尚,医技精湛,深受爱戴。宋徽宗敕封为“妙应真人”,后世尊称“药王”。唐朝以降,各代在孙思邈的故乡——药王山为其立祠、建殿、塑像,并陆续增建了药王庙、碑亭和石刻等。我国许多地方均有纪念孙思邈的祠堂庙宇,尤以陕西为最。陕西省境内的药王遗址遗迹有“山、谷、庙、洞”等。

    陕西省耀县药王山。药王山,本名五台山,是孙思邈长期隐居之地,因孙思邈为“药王”而得名。其遗址遗迹有太玄古洞、洗药池、捡药场、法水神井、虎守杏林、聚虎坪、唐太宗登山御道、《唐太宗赐真人颂碑》、药王手植柏、隐居地、拜真台、龙王献方等十余处。明朝修建的药王大殿雄伟壮观,门前耸立着一对铁旗杆,上面有一幅赞颂孙思邈的对联:“铁杆铜条耸碧霄,千年不朽;铜烧汞炼点丹药,一日回春。”药王山已经成为著名的医宗圣地。

    陕西省太白县药王谷。药王谷,位于陕西省太白县。《旧唐书·孙思邈传》载:“周宣帝时,思邈以朝廷多故,隐于太白山中”。孙思邈曾在此隐居多年,研修道教及医理,博览医书。相传唐朝时关中闹瘟疫,孙思邈在太白山上寻找到一种草药,治病救人。药王谷中,尚有药王石锅、药王洞、药王台等遗迹。

    陕西省西安市药王洞。西安市小北门里有条路叫“药王洞”,此处曾有一座古庙——药王庙。药王洞、药王庙的得名和历史,皆与孙思邈有关。由《唐皇城与今西安城对照图》得知,药王洞位于唐宫城中书省、舍人院附近。因孙思邈进宫给皇帝诊病的地方就在那一带,药王洞得名于此。“路”为何称之“洞”?专家认为,“洞”即“庙”之意。因为孙思邈常年寻访深山采药,有时夜宿山洞,因此便有了药王洞之说。自清代始,每年农历二月二,人们均举行隆重的庙会,以祭奠药王、祈求健康。

    陕西汉中市天台山药王殿。据《汉中府志》载,天台寺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主殿供奉孙思邈,故名药王殿。传说唐代名医孙思邈,辞官后曾游医陕南为百姓治病,为选优质药材登临天台山,看到丰富的药材资源,便将此辟为采药基地,广济众生。于是,后人修建天台寺纪念他。每年农历六月,附近百姓登临拜谒孙思邈。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中医药学积淀形成了“药王文化”——“大医精诚”。“药王文化”,是高尚医德、精湛医技的凝结,是中医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药王文化”,是一种行为文化,也是一种物质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文化。药王,是陕西的也是全国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其遗址遗迹,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是历史的也是未来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德医技的具体内涵有所变化。但是,“药王”文化之精髓历久弥新,影响广远。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积淀、发掘和凝练中医文化。唱响声音,讲好故事,弘扬精神,让中医更好地走向世界、造福于人类。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