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四时养生 > 正文
  • 谈谈“春夏养阳 秋季养阴”之本义

  • 来源:民族医药报 作者:张晓平/文 时间:2012-02-17 10:13:00
  • 核心提示: 春夏秋冬的阴阳归属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人们习惯的归属方法,即认为春夏属阳,秋冬属阴,这种归类方法是基于冬春比较,冬属阴,春属阳;夏秋比较,夏属阳,秋属阴,故认为春夏属阳,秋冬属阴。仔细分析,这种归属方法是不科学的,因为若将

        春夏秋冬的阴阳归属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人们习惯的归属方法,即认为春夏属阳,秋冬属阴,这种归类方法是基于冬春比较,冬属阴,春属阳;夏秋比较,夏属阳,秋属阴,故认为春夏属阳,秋冬属阴。仔细分析,这种归属方法是不科学的,因为若将春夏进行比较,春则属阴,夏则属阳;将秋冬进行比较,秋则属阳,冬则属阴,所以亦可认为夏秋属阳,冬春属阴。而这后一种归属方法是更科学的。春三月是指立春后的正月,惊蛰后的二月和清明后的三月,古人称为三春,是一年中“阴消阳长”的“阴中之阳”;夏三月是指立夏后的四月,芒种后的五月和小暑后的六月,古人称为三夏,是一年中“阳长阴消”的“阳中之阳”;秋三月是指立秋后的七月,白露后的八月和寒露后的九月,古人称为三秋,是一年中“阳消阴长”的“阳中之阴”;冬三月是指立冬后的十月,大雪后的十一月和小寒后的十二月,古人称为三冬,是一年中“阴长阳消”的“阴中之阴”。敌称夏秋属阳,冬春属阴,夏为“阳中之阳”,秋为“阳中之阴”,冬为“阴中之阴”,春为“阴中之阳”,更符合四季的客观阴阳属性。

        五脏的阴阳归属方法是根据其部位和功能来确定的,心、肺居膈上属阳,肝、肾居膈下属阴。而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

        五行学说认为,春与肝皆属木,夏与心皆属火,秋与肺皆属金,冬与肾皆属水。“五化”生、长、化、收、藏,亦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可见春、肝之生象亦属木,夏、心之长象亦属火,秋、肺之收象亦属金,冬、肾之藏象亦属水。

      综上所述,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可明确阐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本义,即为春夏应养人体“阳中之阳”和“阴中之阳”,秋冬应养人体“阴中之阴”和“阳中之阴”。春季应养“阴中之阳”肝之生象,夏季应养“阳中之阳”心之长象,秋季应养“阳中之阴”肺之收象,冬季应养“阴中之阴”肾的藏象。也就是春季主生,万物萌生,人体亦应补充营养,而不可夺杀生机,否则逆伤肝之疏泄,导致机体气机失常,运化失常,情志失常,甚至影响男子的排精、女子的排卵和月经来潮。夏季主长,主散,万物盛长,人体亦应开泄散发,而不可郁闭湿热,否则逆伤心液,汗伏为湿,湿与热结,手足潮热于夏,湿为燥炼,燥痰发于秋,湿遇风寒,风寒湿证(风寒感冒、咳嗽、哮喘与风寒湿痹)重于冬春。秋季主收,夏散充分,秋收能丰,人体亦应收敛神气,不可妄散,民间“秋不食姜”就是为了避免神气耗散而逆伤肺之治节,而影响其对全身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的调节。冬季主藏,水冰地坼,人体亦应闭藏精气,不可妄泄,否则逆伤肾元,冬不得藏,春无以生,夏无以长,秋无以收。

        可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本义既不是“春夏季注意保养阳气,秋冬季注意保
    养阴气”那么简单,也不是历代注家想像的那么复杂。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就可以看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春养肝生”、“夏养心长”、“秋养肺收”、“冬养肾藏”本义,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亦可明确推导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春养肝象”、“夏养心象”、“秋养肺象”、“冬养肾象”的本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