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治未病专区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治未病专区 > 治未病理论 > 正文
  • 从“治未病”思想论心脑血管病的家庭护理

  • 来源: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作者:秦美玲 时间:2012-12-23 15:55:00
  • 核心提示: “治未病”是《内经》创立与阐发的重要学术思想和理念。《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
        “治未病”是《内经》创立与阐发的重要学术思想和理念。《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其后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和发展,日渐成为中医学的重要内容和特色之一,直至今天仍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将《内经》中“治未病”的理论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大有裨益。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家庭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护理程序不再是单纯的疾病护理,而转为以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护士的服务对象不再仅局限于患者,而是包括健康人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护理服务由以医院为中心转向以社区、家庭、个体为主的自我保健,即家庭护理。而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的护理切合此要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治未病理论的护理内涵
       治未病思想来源于先秦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在维护人类健康领域的具体体现。几千年来,中医治病医、药、护不分,呈现医中有护、医护合一的特征,因此治未病理论中富涵护理精髓,其理论博大精深。
    1.1治未病的“治”与护:“治”有治疗、医治之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  ;《素问•标本病传论》日:“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  中,其内涵有诸多预防、调护之义,《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一日治神,二日知养身”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此处之治即调理、调养之意。《素问•五常政大论》日:“坚成之纪……天气洁、地气明、阳气随、阴治化,燥行其政”    ,此处之治即条达、调顺之意。《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者,土也,治中央”n¨20,此治即治理、管理之意。《灵枢•五乱》日:“何失而乱,何得而治”   。即安定之意。调理、调养、条达、调顺、治理、管理、安定皆含有整体护理之意,说明中医学重视防护,治护同一的思想。
    1.2治未病中的护理精髓:“未病”指尚未发生疾病时段的状态,包括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和未来时段可能出现的状态。中医学对未病的认识有多个方面:尚未产生病理信息的健康人即“平人”的状态;体内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但尚未出现临床表现的潜病未病态,即病理信息尚在潜伏期,未显化;体内的病理信息已有所表露的病前未病态,包括先兆、萌芽、微病等;疾病初期,病情可能进一步发生传变或出现并发症的传变未病态;疾病痊愈或控制稳定后未出现复发状态的病愈未复态。治未病是以健康为目标,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贯穿于疾病隐而未显、显而未成、成而未发、发而未传、传而未变、变而未果的全过程。若欲治未病,就必须采用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运动与养生等整体护理措施,治未病思想寓含着丰富的养生与护理理念,体现了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调护的治疗思想,是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保健养生,防病、治病、护病之指南,是我国预防医学、治疗护理前移思想之精华理念。
    2治未病护理理念在心脑血管病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及人们生活方式变化、营养状况的改变,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愈来愈高  ,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该类疾病难以根治,病程迁延,其家庭防护、治疗成为很护理的新课题。运用《内经》治未病思想,对诱发心脑血管病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防控将起到积极作用。
    2.1  未病重养防:养生是保健的基本手段,通过内养正气,外避邪气,达到保健防病延年之目的,是治未病的最高境界和重要内容,也是心脑血管病家庭护理中主要提倡的观念。在心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中,不良生活方式起着重要作用,而改善生活方式,是防护心脑血管病的出发点。①依据“天人合一”理论,顺应四时昼夜的阴阳变化,保持有规律的生活,避免长期昼夜颠倒等
    起居无常及不注意四季气候变化等易致心脑血管病疾病的因素;②食饮有节,合理膳食:养生倡导饮食要有规律,以清淡、素食为主,尽量以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粗纤维食物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加膳食钙摄入,注意低盐、限酒;③控制体重:少吃肥肉及含油脂高的食品,制定个体化饮食和运动方案;④劳逸有度:剧烈运动、危险作业、工作过度繁忙、紧张劳累、性活动过度等均可使血压升高。而适度活动、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劳逸结合有利于增强体质、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⑤戒
    烟:烟草中所含尼古丁及烟碱均是心脑血管病的易发因素;⑥心境安闲清静:少私寡欲,心安不惧,保持心理平衡,减轻精神压力,通过静神养性使“精神内守”。而情绪激动、急躁易怒、孤独抑郁、多愁善感、嫉妒等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⑦避免不良环境和气候影响:拥挤、噪音、环境污染、气侯骤变、寒冷、高热、遭受灾害等均易诱发心脑血管病。    
    2.2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疾病的发生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体质存在阴阳偏胜偏衰、寒热所属、气血盈亏等个体差异,形成“易感”“易发”“高发”人群;有些疾病虽未作,但邪气已蕴藏于内蓄势待发。这些潜在致病内因,遇到适宜条件及外因干扰,便可发病,因此,补偏救弊,平调阴阳、寒热、虚实,是防患于未然,治病于萌芽欲发阶段之“上工”。《素问•八正神明论》云:“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   。《灵枢•逆顺》也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乜  。《素问•刺热病篇》云:“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日治未病”     。萌芽、未生、未发均指病之早期萌芽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这里“见微”是诊知微弱变化,即欲病;“得过”是了解、掌握疾病所在和发生,“用之不殆”是治疗欲病就不会发生疾病。体现了察微知著的治未病思想。心脑血管病早期的损害是隐秘、全身性的,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即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家庭护理不仅应积极施用养生调护方法,还应仔细观察发现各种致病因素,并予以干预规避。①首先确知是否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家族史、遗传史。②其次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血流变,观察血液动态变化数据、心电图等情况,尤其在有各种刺激因素(如情绪变化、运动量变化)等应激状态下,应对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等进行动态监测,根据情况及时调控。高血压预防应前移,有必要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进行健康干预。对于超重和肥胖、高血脂、高血糖、血液流变学异等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以及高钠、低钾、低钙以及中度饮酒等高血压病危险因素进行检测。③纠正机体阴阳、气血、寒热的偏颇,对于阳亢质、痰湿质两大引起高血压的基本体质类型及早调治  。食疗、药膳是调治的重要方法,家庭护理要求调治要适度,且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2-3  已病早护、防其传变:病之早期,病势轻浅,治护较易,应尽早调治。同时注意既病防变,防其由轻转重、由重转危。在掌握疾病发生发展及传变规律的基础上,要截断病邪的传变途径,还要“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根据五脏六腑之间相互资生、制约的规律,从脏病惟虚则受,而实则不受,脏邪惟实则传,虚则不传的原则,对未病之脏预先调理,实施预见性治疗,避免多脏受损、疾病趋于深笃、复杂难治  。心脑血管病初期,家庭调护尤为重要。①观察病情:细心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等生命体征,以及皮肤黏膜的、大小便的颜色、量、性状、次数等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②用药护理:对心脑血管疾病紧急发病者,采取紧急救护措施,给予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对慢性起病者,严格遵照医嘱,力求使该病的各项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③情志护理:心脑血管病会给患者带来身心方面的影响,从初期恐惧、紧张,日久表现为淡漠、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了解其心理状态并做好疏导,采取个性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病情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尽可能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③生活起居护理:主要是照顾好患者的卫生,如洗浴、口腔清洁、更衣、辅床等;营造愉快、温暖舒适的家庭环境;衣穿应柔软、宽大、勤换、勤洗;床铺要保持整洁、干燥、舒适;对卧床患者,每2~3 h翻身1次,对易受部位用软垫,以预防压疮;二便护理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二便失禁者应及时擦洗干净。④饮食调护:据病情制定适宜饮食计划,以补充足够营养,利于疾病的控制治愈。
    2.4瘥后促进复元、防其复发: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该病治愈或好转稳定后,防其复发或出现后遗症,是做好善后康复调护的重点。首先在了解护理对象、熟悉病情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在生活起居护理方面,应避免不良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此外,护理人员还须和家属沟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饮食护理方面,应谨和五味,注意饮食宜忌;在心理调摄方面,对心理障碍明显者须用暗示和代偿迁移法进行心理治疗,也可通过体疗、音乐疗法和生活锻炼转变其异常心理,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平和的心态,防止复发。在治疗护理方面,该病瘥后,督促患者服用有效药物、有效剂量,以巩固疗效,防止断续用药,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做好正确采集化验标本及各类检查时的护理,定期到医院复诊,及时按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3结语
        综上所述,治未病指导者防病、治病、护病的全过程,其内涵与国际卫生组织1996年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中确立的医疗卫生发展方向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的理念一致,即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从针对病源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体治疗发展;从生物治疗向心身综合治疗发展;从强调医生作用向重视患者的自我保健作用发展。提醒我们医学关注的对象应从已患者群向未患者群扩展,医学防、治、护的切入点应前移。我国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亟待扭转重“治”轻“防”的现状,因此,开展“治未病”理论在心脑血管病防护中的应用研究尤为必要。特别是为家庭护理拓展了新的空间。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