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治未病专区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治未病专区 > 治未病理论 > 正文
  • 中医治未病的核心思想与政策需求

  • 来源:本站 作者: 邱鸿钟 梁瑞琼 时间:2012-12-22 14:42:00
  • 核心提示: 摘要:中医治未病就是从疾病模式向健康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应成为我国
    当前的一种基本卫生方略。但目前我国中医研究资源分配不合理.治未病研究投入严重不足。文章认
      摘要:中医治未病就是从疾病模式向健康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应成为我国
      当前的一种基本卫生方略。但目前我国中医研究资源分配不合理.治未病研究投入严重不足。文章认为,治未病从
      “心”开始是人类疾病的重要特点,调神是治未病的重要内涵.可是大多数中医院却没有设置心理科室,心理学专业人
      才进入医院遭遇政策瓶颈。中医治未病文化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但从业机构和从业人员资格、相关保健品和保健
      器械生产都亟待规范管理,因此发展中医治未病服务需要相应的政策性支持。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核心思想;政策需求
      中图分类号:R--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一9203(2012)01—0003—03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虽然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已经明确地被提出了,但一直未能像伤寒学、温病学、药学、针灸学一样得到长足的发展。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高层重提治未病之说不仅切合世界医学发展的趋势.而且是对当代中医发展“重治疗轻预防,重躯体轻心理,重技术轻人文.重药物轻非药物疗法,重统一规范轻个体差异辨证,重医院建设轻家庭社区预防保健,重硬件建设轻软文化宣传,重专业人才教育轻对群众的科学普及,重经济效益轻社会公益取向”的一种战略性的深层矫治。     复兴和发展治未病服务体系的战略虽然提出来了,但是还需要基于经典思想的正确解读,以及相关的政策环境的支撑和引导,才能健康发展和真正落实到位。本文仅就如何正确理解中医治未病的经典核心思想和如何加强与改进中医治未病服务事业的相关政策作一探讨。
    1治未病的核心是使医疗卫生服务从疾病模式向健康模式  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既然是未病,那么治未病的重点人群就是所有亚健康者和全体居民。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曾在全球卫生宣言中指出的那样:健康开始于家庭。因此,治未病的主战场应该在家庭和社区,治未病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应该是包括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预防保健、健康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体育运动的全民系统工程,而不能仅仅依靠举办几个中心和中医院的专科发展。治未病不是一种药物、一种方法、一个专科所解决的问题,而应理解为是中医服务功能向家庭、社区扩展,将防治功能的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一种医学模式,是一种诊治思路、一种医学观念、一种行医境界,一种医学理念和发展战略的转变。
        对于中国人来说,治未病既是一种具有民族性和中医文化的特色,又具有世界普遍性意义的预防保健理念与服务体系;我们既要继承与发扬中医治未病的养生知识和简、便、验、廉的适宜技术,又要充分吸收现代医学预防保健的理论和先进技术。我们不要为一些无谓的中西医门户之争和概念(或名)之辩而耗费精力,而应取长补短,能共同为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服务才是硬道理。
    笔者以为,未病从“心”开始是人类疾病的重要特点,调神是治未病的重要内涵。所谓未病就是身体未病,那么治未病的重点在哪里?传统中医以为应该在心理调节和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灵枢•口问》中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住,大惊卒恐。”可见.在自然环境因素、情志因素和应激刺激,以及生活方式人类的j三大病因中,情志和行为因素占了三分之二事实上.人之病与动物病患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有思想和情志活动,相对于生理稳态而言.认知和情志不仅变化在先,而且又最易随生活事件影响而起伏:由人类大脑中枢和内脏、心理活动和生理功能的关系可知,许多人类疾病,尤其是心身疾病.几乎都是从心理的异常变化开始的。《灵枢•本神》中说得十分明白:“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
        《素问•刺法论》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语早为人们耳熟能详。其实正气,首当是人的意志、情绪等精神状况,养生和治疗必本于神。《灵枢•小针解》中说:“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若神不守舍,则正气自伤,邪气自人。故《灵枢•口问》中说:“心者,五藏六府之主也;心动则五藏六腑皆摇。”精神除了具有调节情绪和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功能,还通过神经内分泌轴直接影响全身所有脏器的生理功能,因此,人之神在健康维护中占有核心的地位。《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现代神经心理学关于精神一神经一内分泌的研究和心身医学关于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都已为中医治未病从“心”开始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明。[1]
        尽管调神之说在中医预防保健中被如此看重,在古代“祝由”科还为一大专科,然而,在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导的现代中医院中却几乎没有心理科的地位,有少数中医院建立了心理门诊,大多也只是为了敷衍三甲医院检查的应景之作。即使大夫们都心知肚明许多疾病与心理问题关系密切,可谁也不愿意在没有经济效益的地方花费更多的时间成本。中医心理学的技术服务在目前中医院的服务体系中几乎丧失殆尽。《灵枢•本神》中所说:“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笔者曾多次接受针灸治疗,却从来没有感受到这种中医临床心理治疗的关爱。
        全国有多所中医药大学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趋势已经开办了应用心理学专业,可是因为毕业生不能参加医师资格考试而不能在中医院立足。尽管医政部门都知道诊治人类的疾病往往需要多学科的人才联合工作,例如治疗脑瘫患儿,就需要语言、音乐、美术、心理、康复等多学科的人才,他们各有各的从业职业资格证,可是,现行的《医师法》规定仅仅只有获得医师资格证的人才可以在医院从事医疗服务。事实上,这种政策将限制中医多学科的发展之路。医学发展的现实需要亟待扩大医院工种的职业范围,重新界定医生工作的领域。
    2  治未病的思路应该是“病为本、工为标” 群众对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技术的信任度、满意  度决定了群众对治未病服务的利用率,治未病工作是否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改善生活质量的实际效果。
        《素向•汤液醪醴论》日:“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此之谓也”。治未病的适宜对象是亚健康人群.治未病的主要途径与方式是养成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因此,治未病的主体应该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自己,而不是垄断技术的医务人员。也就是说治未病的基本思路是医生授人以渔,助人自助=所以.治未病的所有知识和技术不仅要让群众知道怎样傲.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做,坚持怎样做.直至内化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只有当全体居民养成了一种。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健康生活方式.达到了“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顿.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的境界,只有当人人知预防保键.人人懂科学平衡膳食,才可以说中医治未病的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治未病思想的核心就是预防第一.这无疑应成为全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略:
        本来爱国主义卫生运动和增强人民体质的群众体育运动是新中国创造的新鲜经验,不仅对于改变新中国当时医疗技术力量不足和落后的卫生状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在促进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卫生意识和养吱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上具有非常现实的作用:这些经验也曾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肯定,并向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推荐。可惜的是,近十几年来.人们对明星体育的评头论足取代了全民参与健身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空调和房车的享受取代了个体的户外运动.个人时尚取代了人人参与公共卫生的热情.美味佳肴打破了天然饮食的平衡结构,对医生专家的依赖取代了自己参与体育锻炼和自觉的保健行为:
        因此.治未病的重要任务迫切需要整合协调卫生、教育、文化、食品、体育、工会等相关部门,联合制订相应政策.谓动各种社会力量,大力普及宣传治未病的健康理念和相关的适应技术,将建立群众性的体育锻炼场所.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当作社区和各单位是否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工作考核指标:将群众的自觉参与度当作治未病可及性和可行性的评估标准。
    3治未病的对象特点决定了适宜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健康管理是治未病发展的主流
    事实上.只有卫生方略和技术适宜才能为群众所掌握.才能深入到群众的生活中去。所谓适宜技术是指经济的、可行的、科学合理的,人人可以得到的医疗技术:例如在日本推广多年的“灸足三里,得长寿”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在中国民间,《素问•藏气法时论篇》和《灵枢•五味》中所提倡的“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藏”的食疗方法也已经成为中国人治未病的适宜技术。管理层应该将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研究、开发利用和科学普及当做中医治未病的重点工程:有计划地组织编辑出版通俗易懂的中医养生保健的科普书籍,制作专题电视节目,编制和推广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体操,培养自己的科学普及的演讲“名嘴”。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群众实际感受到的疗效和医德医风才能注入“国医大师”、“名中医”和专家教授的真正意义。古代名医辈出,没哪一个不是靠群众曰碑相传的,而不是靠官方授予的。与社会上“伪中医”长期泛滥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中医学术界、医疗界、教育界和管理层对中医适宜技术普及推广的作为不力。所谓正道不畅,邪道必开,这也是市场规律和科学发展的规律,不能只怪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拿走了中医服务的蛋糕。我国目前严重最乏引导中医人才眼睛向群众,双脚下基层的人才政策。如果我们实施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必须下基层工作若干年才能提升职称的制度,那么,何愁中国乡村(社区)缺医少药的状况不能改观。
    4  中医研究资源如何分配是一个严肃的政治经济问题  治未病需要政府加大投入
        卫生经济学的研究揭示,在哪个领域、何种疾病研究和技术上投入资源,不只是一个科研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阶层利益、如何认识人群健康问题,以及文化态度等诸多因素的政治经济学问题。[2]通观全世界医学研究资源的分配状况,对不同疾病防治技术的开发和健康问题研究的经费与疾病的负担和所占人群的数量极不相称。也就是说,愈是在广大人们群众需要的促进健康和疾病防治领域,被研究者关注的程度愈低,研究资源投入愈少;反而在少数人易患的疑难杂症领域听花费的经费则愈多。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掌控科研经费分配的政策导向所致。中医学本是一个源于中国古人生活经验的生存之道,或者说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方式。一味地以高、精、尖、难的生物学目标和药物开发作为中医学现代化的追求理想,作为评职称和科研奖励的标准,不仅有悖于传统中医学的人本主义精神,也背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基本需求。有一位基层妇幼保健院的领导说:孕妇产前保健对于优生优育多么重要谁都知道,可是他们召集当地孕妇来医院听取一次产前保健课程就需要给来听众发放交通补贴,光一次交通费就需要上万元,这笔钱该由谁来支付?实际情况似乎是:这种有利于群众,有利于社会的治未病工程,哪个医院做得越多,谁就付出得越多,这如何能坚持下去。
        一方面,治未病的宗旨是增强人民群众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疾病和减少疾病发病率,具有公益服务性,而不能将其作为某个利益集团的经济蛋糕;另一方面,治未病也不是不需要花钱的慈善事业或社会义工,而是一个需要加大投入研究和开发技术的领域。与基本的医疗服务相区别,治未病属于预防保健服务和健康管理的范畴,其服务产品需要区分细化,并制订相应的收费标准。例如孕妇的产前教育、咨询与健康检查、心理咨询、儿童疾病的预防、牙病预防、性病监测、肝炎监测、国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相关服务应纳入国民健康保障体系,由国家支付,全体公民免费或纳入社保范畴;而对于舒适享受性的保健按摩、体质辨识、基因诊断等则可自由选择和个人支付。
        中医治未病的技术并不仅仅只是限于推拿按摩和食疗那么狭隘的领域,而是包括妇幼保健、养生康复、精神卫生、群众性的保健体育锻炼、卫生科学普及、居住生活环境保护等广阔的生活空间。事实上,在过去上述所提到的这些治未病的领域几乎从来没有见之于各级中医管理部门的科研招标指南中,没有经费支持研究的东西当然只会萎缩消亡。
    5  中医治未病文化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从业机构和从业人员资格、保健品和保健器械生产亟待规范管理
        在现实社会中.各种冠以中医名义的保健食品与食疗、保健器械、足疗、保健操、养生术等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产值巨大.从业人员数量众多。这些食品、器械和养生保健技术的科学性如何,客观效果如何,安全性又如何等等都是有待研究的问题。近几年来,养生保健类的图书十分热销,利润可观,图书和电视节目甚至捧红了一些打着中医旗号的江湖骗子,很多足疗和中医推拿按孽其实只是一些安慰性服务。长此以往,这些非正规的保健服务、吹嘘过头的保健品疗效、并不科学的食疗和养生宣传只会败坏中医中药的科学声誉.影响中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医管理部门应该尽快出台中医科普人员资格、中医保健推拿按摩从业人员资格准入等认证和继续教育考试制度,规范服务机构资格与暇务场所建设基本条件等行业法规,尤其还要注意医学与语言关系的研究,中医科普语言的净化,防止语言拜物教或“名教”在现代社会的泛起。[3]
        为何一直未能在中医院里建立起预防保健科室或病区.有人说是因为自费瓶颈制约了治未病服务业的发展:但为何在民间完全市场化的食疗、足疗、推拿按孽又能成为一种产值巨大的行业?应该反思究竟是什么条条框框制约了中医治未病服务事业的发展.改革与开放的任务的确远还没有完成。
        总之.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工作不仅要把握好发展战略方向.而且亟待财政、人才教育、行业服务技术标准、收费标准、机构准人与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等配套政策环境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邱鸿钟.调神与治未病的关系[J].新中医,2010,6(8):6.
    [2]邱鸿钟.医学与人类文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邱鸿钟.医学与语言[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