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治未病专区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治未病专区 > 治未病理论 > 正文
  • 从《黄帝内经》到《伤寒杂病论》“治未病"思想的演变

  • 来源:《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作者:阿贝乐 赵国惠 巩玲 张新渝 时间:2012-03-16 08:14:00
  • 核心提示: “治未病”的概念源白《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日:“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文字借
      “治未病”的概念源白《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日:“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文字借用《老子》中“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哲理,并用比喻生动阐明了“治未病”的思想及其重要性。张仲景十分重视《黄帝内经》中的“治未病”思想,他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等多个方面论述“治未病”的原理、方法,在《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已形成完整的“治未病”学说,理法方药一应俱全。可以说,张仲景在深研《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基础上,对其有更深入的阐述、发展与应用。
    1  张仲景对《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1  未病防病: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体现出赢“治未病”思想的重视。在第一篇《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首先提道:“问日:上工治未病,何也?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以此开篇,表明“治未病”思想在仲景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同一篇还提到:“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如果人能慎于养生以固护正气,则邪气不能伤其身体。《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日:“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妊娠常服即易产,胎无疾苦”:是说不应该等妊娠得病后才治疗,应该用当归散预防,使生产顺利且防止产后疾病的发生。《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又日:“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讲述了具体的预防措施,如节制房事.以防损伤真元;饮食有节,避免太寒太热或过饥过饱伤脾胃之气;另外饮食不要偏颇,应五味调和,保证营养齐全;衣着应符合四时气候的变化,预防外邪侵袭。如果能内养正气,外避邪气,调于四时,则可预防疾病。《灵枢•百病始生》日:“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素问吐气通天论》日:“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由此观之,仲景之说与《内经》一脉相承,即正气充足则邪气无法伤其身体,作为未病先防的重要纲领。
    1.2有病早治:关于三阳经的发病证候,《素问•阴阳别论》日:“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脯?;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解释阳明、太阳、少阳发病后的病情与传病的可能性,张仲景受这理论的影响而形成已病防传的思想,故而十分重视在疾病初发,邪气与病位在表时进行治疗的重要性。因为邪气先侵袭身体之表,所以《杂病论杂病论》中太阳病是最大的一部分内容。早诊断、早治疗已发疾病,以防止疾病从表深入里。    。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日:“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四肢刚感觉重着不适,可用意识导引、呼吸吐故纳新的方法,使五脏真元通畅,抵抗外界环境的变化,针灸、膏药、按摩皆可能使气血畅行,提高抗病能力。此即强调有病早治的思想。在经络开始受邪气还没有进入身体内部时,必须及早治疗,以预防邪气深入于内,寓已病防传之意。
    1-3  病盛防危:当危急重病发生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是“治未病”思想中病盛防危的体现。如《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中有:“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提倡早期治疗,若日久毒盛正衰,则难以治疗。
    1.4治未病与五行:张仲景灵活地将五行五藏五味理论运用于疾病防治中。《灵枢•五味》日:“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五脏有病,对五味各有所禁,如肝病禁食辛味,按照肝色青、属木、味酸,肺色白、属金、味辛,取金克木的原则,肝病禁辛,防为辛所克。这是根据五行相克理论考虑五脏与五味的关系和影响。“肝色青,宜食甘”青色属木、甘属土,木能克土,若病在肝先要用甘味以调脾,实为防其所克,从五脏的生理特性而言,肝主疏泄,性喜条达恶抑郁拘急,甘能缓急,故肝病“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脾色黄,宜食咸”;肺主肃降,肺病“宜食苦”;肾藏精主水,喜润恶燥,故肾病“宜食辛”。这是用五味相宜理论以治病或防病传到其他脏。受《黄帝内经》的影响,张仲景提出,治疗疾病时,应注意照顾未病的脏腑,强调根据脏腑病证的传变规律,对已成之病要采取积极的救治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日:“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张氏根据五行五藏五味理论治病,虽然仅肝有病,也应该施以酸、苦、甘三味,从整体上调整五藏的生理功能,以达到治疗肝病的目的。《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若肝受病,应补脾土,预防肝木实乘脾土虚,与《灵枢•五味》中的“肝色青,宜食甘”实为文异而义同。
    2  “治未病”思想在张仲景处方中的体现
        张仲景不仅强调“治未病”思想和方法的重要性,而且将防治思想渗透于方药中,对每个病考虑传变的可能性并组成处方,运用中药配伍规律,增强疗效或减低毒副作用以扶正祛邪。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用十枣汤治“病悬饮者”,方中用芫花、甘遂、大戟各等分,用法为“先煮肥大枣十枚”恐其前味药为峻泻有毒之品伤正气,影响脾胃的功能。故不仅用大枣煎汤送服以益脾和中、照护脾胃、补土制水、缓和诸药毒性,而且以非君药的大枣命名,亦含有让医者用此方时,自然而然想到用大枣固护脾土之意。又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的“肾气丸方”也符合“治未病”思想,方中干地黄、山药、山茱萸补肾脾肝、益精气血;桂枝配附子温阳益火,然其用量少,取“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之意,本方的主要功能为补肾气而不是温肾阳,所以温阳之药用量要少以避免燥热;泽泻、茯苓利水渗湿泄浊、通调水道,避免补阴药滋腻生湿阻滞下焦;牡丹皮可清肝、活血,预防山茱萸温补肝肾、收敛固涩引起的血瘀、血热;泽泻配牡丹皮可降相火而制虚阳浮动,以防止桂枝、附子之所致的肝火、血热;茯苓健脾利水化痰,避免山药补气生津而碍脾胃运化。总结金匮肾气丸为补1肾气之方,其补中有泻,补而不滞。从此方可看出,施药时还要考虑可能引起的不良作用,包含着已病防传的思想。   
        由此发现,张仲景不仅接受、继承《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思想,而且将其理论发展、创新,灵活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
    3结语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基础上又提高了一步,对“治未病”思想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为现代养生保健和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治疗依据。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人口中,健康者为5%,患者占20%,慢性疲劳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亚健康者占75%。但75%的人群如果不及时干预或早或晚会发病,所以应提早采取措施,运用“治未病”的方法予以预防。
        “治未病”尤其是未病先防,可有效地保障人类的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节省社会医疗资源。“治未病”是中医预防治疗学的一大优势,但要真正做到“治未病”并非易事,需要努力探索,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治未病可发挥中医在预防治疗学方面的潜力和优势,有广泛的研究前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