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治未病专区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治未病专区 > 治未病理论 > 正文
  •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经历——成熟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2-01-31 08:37:00
  • 核心提示: 唐代,“治未病”理论已经比较成熟。最具代表者当属孙思邈,其在《千金要方》中言: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于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将疾病比较科学地分为&l
     唐代,“治未病”理论已经比较成熟。最具代表者当属孙思邈,其在《千金要方》中言: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于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将疾病比较科学地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反复告诫人们要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并将“治未病”作为评判好医生的标准。因此,孙思邈倡导积极养生,认为治未病主要从养生防病和既病早治着眼,在《千金要方》中载有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很有实用价值。如提出用针刺预防中风,“唯风宜防,针耳前动脉及风府甚良”;并创“苏酒方”以“辟疫气”,“一人饮之,一家无疫;一家饮之,
    一里无疫”;在既病防变方面提出有消渴病的防变措施,“消渴之人,愈与未愈,常须虑有大
    痈,何者?消渴之人必于大骨节问发痈而卒,所以戒之在大痈也,当预备痈药以防之。”
        宋代,治未病思想同样受到了医家的重视。如南宋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中提及刺泻
    风门,可令背不痈疽。又明言脐灸有壮元气之功效,能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窦材在《扁鹊
    心书•住世之法》中则将灸法列为各种养生保健法的首位,主张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
    脘以防病摄生,而且要求早灸、多灸,“若灸迟,真气已脱,虽灸亦无用矣。若能早灸,自然阳气不绝,性命坚牢。”并指出熏灸关元于无病时可预防保健,在既病后可防病传变。《太平圣惠方》载有“将中风之候”,“未中风一两月前或三五个月前,足胫上忽发酸重顽痹”,提出“便须急灸三里穴与绝骨穴”,以预防中风,这对后世运用针灸防治中风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张杲在《医说》中认为“若要安,三里莫要干”的原因,是“三里者,五脏六腑之沟渠也,常欲宣通,即无风疾”,因此,灸足三里亦可预防中风。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载有:胎儿初生,即“俗以黄连汁压之”以清解胎毒,能防胎中诸疾。认为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当摄生防邪侵,用药宜小心谨慎,“或无下证,慎不可下也”,“凉药久则寒不能食”。
        元明时期,医家亦主张“摄养于无疾之先”,大都是对《黄帝内经》中“治未病”概念
    的延伸。如元代邹弦所续宋代陈直的《寿亲养老新书》中提及,按擦涌泉穴可“终不染痒,
    面色红腻,腰足轻快”。《丹溪心法》云:“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
    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
    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李东垣注重调理脾胃,认为治未病始终要重视脾胃的调养,以扶助正气,抵抗邪气。“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其论著反复阐述脾胃与元气的关系,“养生当实元气”,“欲实元气,当以调脾胃”(《脾胃论》)。
        明代的张景岳云:“故在圣人则常用意于未病未乱之先,所以灾祸不侵,身命可保。”强调体质强弱在治未病中的关键作用,“脏病唯虚者能受而实者不受,脏邪唯实者能传而虚者不传”。汪绮石著《理虚元鉴》,虽是治疗虚劳病的专书,但也有鲜明的“治未病”特色,提出“虚劳当治其未成”,认为若病已成而后治之则“病虽愈亦是不经风浪”;“令其善为调摄,随用汤液十数剂或丸剂胶剂二三斤,以断其根,方为善策。”万全的《育婴家秘》也体现了预防为先,不治巳病治未病的理念。其提出“育婴四法”,即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病。实质上加强了小儿先天、后天之本。小儿先天充足,后天强盛则邪不可干,故孕育正常,生长健康,发育良好,疾病免生。至今仍有临床指导意义。
        这一时期,对艾灸神阙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运用十分广泛,《医学入门》、《类经图
    翼》、《医学汇言》中分别对于灸此穴的时间、灸量及有关验案都有具体描述。如《类经图
    翼》载隔盐灸神阙穴“若灸至三五百壮,不唯愈疾,亦且延年”。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
    还详细记录了应用艾灸预防中风,“但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四月前,不时足胫发酸发
    重,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也,便宜急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
        清代,治未病思想更趋完善。喻嘉言深谙治未病要义,所著《医门法律》以“未病先
    防,已病早治”之精神贯穿始终。如《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抵御外入之风的绸缪之
    计。张璐在《张氏医通》中提出:“夏月三伏用药贴敷肺俞、膏肓俞、百劳等穴,可预防哮
    喘冬季发病。”更是发展了“冬病夏治”的防病复发思想。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也体现未
    病先防的思想,其专篇列有“记未病以前之形状”,载有中风之先兆症状34种,提醒人们
    “因不痛不痒,无寒无热,无碍饮食起居,人最易于疏忽。”叶天士将治未病思想广泛应用于温热病中,其在《温热论》中指出,对于温热病控制其发展变化的积极措施“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温病属热证,热偏盛而易出汗,极易伤津耗液,故保津护阴属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之举,是控制温病发展的积极措施。同时根据病人体质采取不同的原则及方药,以防传变。如对素体阳气不足者,治疗时注意顾护阳气,即《温热论》所述“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盛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也?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对于素体阴虚者,则指出“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息,灰中有火也”。这种辨体质、先安防变的用药方法,对后世具有重要意义。其后,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不厌其烦地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指出温病易伤阴动风而致痉,所以要“于其未痉之先……以法治之,而痉之源绝矣”,“全在见吐泻时,先防其痉”,若“热邪深入下焦,脉沉数,舌于齿黑,手指但觉蠕动,急防痉厥,二甲复脉汤主之”,用以养阴清热息风防痉厥,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吻合,充实了治未病思想的内涵。吴氏还认为温病瘥后,最易因食而复,强调病后防复的重要性,“阳明温病,下后热退,不可即食,食者必复……勿令饱,饱则必复,复必重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预防为主”.一直是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1950年8月,在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毛泽东主席为会议题词“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成为我国最早的卫生工作方针,“治未病”的概念不断深入人心。随着国家疾病防控与卫生监督体系逐步完善,科技水平提高,部分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已得到控制或基本消灭,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得到明显的改观。麻疹、白喉、百日咳、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结核病、乙肝、艾滋病等防治也取得明显进展;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得到重视和加强,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精神病等,开展了社区综合防治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地方病的防治,如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等,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学发展趋势“由以治病为目标对高科技的无限追求”,转向“预防疾病与损伤,维持和提高健康”,给“治未病”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06年3月,国家l6部委联合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将“人口和健康”作为重点领域之一,明确提出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相结合的方针,研究预防和早期诊断关键技术,显著提高重大疾病诊断和防治能力。2007年1月,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我特别提请大家思考和研究一个问题。中医学有一个理念:‘上工治未病’,我理解就是重视预防和保健的医学,也就是防患于未然。如果预防工作做得好,身体强壮,抵抗力增强了,不生病或少生病不是更好吗?”吴仪副总理一语道出了中医学思想的精髓,符合“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治未病”的理念和实践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启了中医“治未病”的新纪元。2008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了《“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年)》,紧接着,遴选确定了两批共46家“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涉及l7个省(区、市)和局直属直管医院。同时确定了上海、广东为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省市,开展区域性试点工作。研究制定了“治未病”科研规划,组织实施了一批科技项目并及时转化推广成果。2009年1月,在第二届“治未病”高峰论坛上,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同志说:“中医药的整体观、辨证施治、治未病等核心理念,顺应了当今健康观念的深刻变化和医学模式的深刻变革,顺应了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和世界医药市场的新需求,其精髓如能得以进一步诠释和光大,将有望对新世纪的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疗政策、医药工业甚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带来深远的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领导下,‘治未病’将开启中医药的新时代。”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