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治未病专区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治未病专区 > 治未病理论 > 正文
  • 治未病是医学的最高境界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1-12-08 15:20:00
  • 核心提示:“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早在2 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即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是中医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早在2 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即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是中医“治未病”思想最初的论断,迄今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在此以后的漫长历史中,历代医家医著又不断将其补充完善,一直把“治未病”作为医疗卫生实践的理想境界,倡导惜生命,重养生,防患于未然。从“治已病之人”前移到“治未病之人”,虽一字之差,却是力重千钧。其核心是把“治病救人”转向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
        那么,什么是“未病”呢?它与健康是什么关系?二者能画等号吗?中医认为,“未病”包含无病状态、病而未发、病而未传几层含义。首先,“未病”为“无病”,即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的健康人,也就是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态。其次,“未病”为病而未发,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此时机体内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但尚未有任何临床表现的状态,也就是未有任何临床表现的状态,也就是说病理信息的发展仍处于“潜伏”时期,还没有达到“显化”程度。长期以来,人们对处于这个阶段的病理信息不容易或不能够识别,因而误认为健康无病。现在,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医学检测手段的提高,已经可以对其中的一些信息进行识别、诊断和治疗了。再有,“未病”可以理解为已病而未传。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及器官相关法则,身体某一器官已有病,会影响到其他器官并使之生病,中医学中典型的例子就是。肝可传脾,当先实脾”以防之。
        中医“治未病”的根本原则在于道法自然、平衡阴阳,通过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主要体现于“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从而达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健康状态。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