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治未病专区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治未病专区 > 研究新动态 > 正文
  • 常见亚健康的中医证候 湿热蕴结证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2-01-12 08:45:00
  • 核心提示:湿热蕴结证是由于感受湿热秽浊之邪,或喜食厚味,伤及脾胃,脾胃失健,湿热内蕴而
    形成的证候。在亚健康状态,常表现为口干不欲饮,胸闷腹胀,不思饮食,小便色黄等。本
    证多发于夏秋季节,雨量较多,湿气较盛之时。喜食烟酒肥甘和脾胃虚

    湿热蕴结证是由于感受湿热秽浊之邪,或喜食厚味,伤及脾胃,脾胃失健,湿热内蕴而
    形成的证候。在亚健康状态,常表现为口干不欲饮,胸闷腹胀,不思饮食,小便色黄等。本
    证多发于夏秋季节,雨量较多,湿气较盛之时。喜食烟酒肥甘和脾胃虚弱之人较易患此证。
        【证候特点】
        典型表现
        头身困重,口苦口黏,口干不欲饮,胸闷腹胀,不思饮食,小便色黄而短少,女子带下
    黄稠,秽浊有味。舌苔黄腻,脉濡数。
        或见症
        身热不扬,周身皮肤发痒,胃脘痞闷,呕恶,大便溏泄,或黏腻不畅。
        【证候分析】
        湿为阴邪,热为阳邪,两者相互裹结,胶着难解,湿热蕴结中焦,常滞留时间较长,变
    化较多,这与湿气困脾,脾不运化有关。湿热郁蒸,故身热不扬,午后热盛;湿热困阻,气
    机不畅,升降失常,故胸闷腹胀,胃脘痞闷,呕恶,不思饮食;热邪伤津,湿胜于热,故口
    渴不欲饮或不渴;湿热阻滞下焦,气机不畅,故小便短少,大便溏泄,黏腻不爽;女子可见
    带下黏稠,^秽浊有味;舌苔黄腻,脉濡数均为湿热蕴结的表现。
      【调理原则】
        清利湿热或清热化湿。
        【调理方法】
        1.起居、情志调摄
        居处干燥之地,避潮湿、暑热;清心寡欲,节制房事;勿过热,可冲凉淋浴降温。
        2.运动调摄
        适量活动,如散步、太极拳、保健操等,可增强体质,从而防止本证的发生。
        3.饮食调摄
        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肥腻之品,禁烟酒。
        4.食疗
        (1)凉拌鱼腥草
        原料:鲜鱼腥草500g,大蒜15g,莴苣50g,白糖15g,葱l5g,芝麻油25ml,鸡精2g,
    味精2g,盐3g。
        制法:将鱼腥草去老梗、黄叶,洗净;莴苣去皮,切丝;大蒜去皮,切成薄片;葱切段。
    将鱼腥草、大蒜、莴苣、白糖、葱、芝麻油、鸡精、味精、盐,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清化湿热,淡渗利尿。适宜于口淡乏味,舌苔白腻,小便偏少,大便稀软者。健
    康体健者亦可食用,以增加机体抗病能力。
        (2)荷叶蒸排骨
        原料:荷叶1张,鸡精2g,猪排骨500g,葱l5g,料酒lOml,白糖15g,酱油lOml,盐
    3g,生姜5g,味精2g,米粉80g。
        制法:将荷叶用沸水煮3分钟,捞起,沥干水分,切成块;生姜切片,葱切段。将炒过
    的米粉放入容器,加葱、料酒、白糖、酱油、盐、生姜、味精及水少许,拌匀,然后放进排
    骨,将排骨黏上米粉,裹均匀。荷叶摊在案板上,每张荷叶放一节挂上米粉的排骨,然后包
    紧,用线绳缠紧,放入蒸盘内,锅内加开水适量,将蒸盘置蒸笼内,武火蒸30分钟即成。
        功效:清化湿热,淡渗利尿。适宜于外感暑湿之邪,肢体困倦,大便稀软,小便不畅等
    症。
        (3)通草灯心酒
        原料:通草250g,灯心草30g,秫米、曲适量。
        制法:将通草,灯心草水煎取汁;秫米煮熟,曲研细末。三者同人缸中,搅拌匀,密封,
    置保温处;14日后开启,压榨去糟渣,装瓶备用。每日不拘量,徐徐饮用,以愈为度。
        功效:利水渗湿,清热通经。适宜于湿热内蕴或下注所引起的口淡乏味,不思饮食,小
    便不利,胸热心烦,小便短少,乳汁不通等症。气虚无湿热者,以及孕妇均忌饮此酒。
        (4)香叶花茶
        原料:藿香6g,荷叶6g,茉莉花3g,青茶龙3g。
        制法:将荷叶切碎,与其他三味药一起,加沸水冲泡10分钟即可饮用。每日1~2剂,
    代茶频频饮用。
        功效:清热解暑,理气化湿,防暑解渴。适宜于夏季感受暑湿所引起的头胀身热,胸闷
    欲呕,小便短少等症。
        5.中医药调治
        (1)三仁汤:杏仁9g,白蔻仁9g,薏苡仁l8g,厚朴9g,通草6g,滑石18g,半夏12g,
    竹叶6g。每日l剂,水煎服。
        (2)加味甘露消毒汤:茵陈9g,山栀6g,黄芩6g,石菖蒲6g,藿香9g,白蔻仁6g,薄
    荷3g,滑石12g,木通6g,枳壳6g。每日1剂,水煎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