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治未病专区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治未病专区 > 研究新动态 > 正文
  • 陈立典: 中风防治的KY3H健康保障服务

  • 来源:中华治未病网 作者: 时间:2010-06-30 09:11:00
  • 核心提示:中风(apoplexy)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中风有中经络和中脏腑

    中风(apoplexy)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中风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分。中经络,一般仅见肌肤麻木,口眼斜,言语塞涩,或半身不遂,无神志障碍。中脏腑,除见中经络的症状外,还有朦胧思睡或昏愦无知等神志症状。现代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属本病范畴。现代医学将本病主要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常可导致出血性中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常形成缺血性中风。中风可由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症、缺乏体育活动及饮食营养不合理等危险因素造成。

    由于本病涉及的危险因素较多,病因复杂,难以控制,一旦发病累及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治疗不及时可造成患者终生残疾,故本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因此,如何防治中风已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中风发病及防治概况

       (一)中风的发病现状

        中风是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目前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发病率为109.7-217/10万,患病率719-745.6/10万,死亡率116-141.8/10万;中风发病率男:女比为1.3-1.7:1。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45岁后增长明显,65岁以上人群增长更显著,75岁以上发病率是45-54岁组5-8倍。中风发病率与环境、饮食习惯和气候等因素有关,我国中风总体分布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征,纬度每高5度,中风发病率增加64.0/10万,死亡率增加6.6/10万(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4:126)。中风可由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症、缺乏体育活动及饮食营养不合理等危险因素造成。由于本病涉及的危险因素较多,病因复杂,难以控制,一旦发病累及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治疗不及时可造成患者终生残疾。

    二)中风的防治现状

    中风关键在于预防,首先警惕中风先兆,中风病往往在发病之前,机体会发出一系列先兆症候,这些报警信号,应加以观察与识别。再者我们主张从中风产生的病因上着手, 让病人注意调节情志, 避免情志过激; 注意清淡饮食, 避免饮食所伤; 注意过劳过逸, 避免房劳过度。从而达到治未病的作用。对于已经发生中风的患者,合理、科学的治疗措施是不可少的。中经络以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中脏腑闭证,治当以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泄热;脱症急宜救阴回阳固脱;对内闭外脱之证,则须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兼夹,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平肝熄风、化痰祛瘀与滋养肝肾、益气养血并用。现代医学可采用手术、药物、现代康复措施等方法进行治疗,疾病发生后应立即进入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治疗。来自循证医学的证据表明,卒中单元治疗是卒中患者最佳选择(1 Philips SJ。Eskes G,Gubitz GJ,et a1. Description and evaluation of an acute stroke unit[J].CMM,2002。167:655—660.)。入院的患者首先要尽快通过影像学检查 (如 CT、MRI)确定卒中的部位和性质;其次通过必要的检查明确卒中的病因学诊断,然后确定治疗方案 (内科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进行急性卒中的整体治疗。现代康复的理念认为,神经系统症状停止进展48 h可以开始康复治疗。康复效果取决于治疗开始的时间,开始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患者及家属都应接受早期康复的观念,促进肢体运动、语言等功能的康复,尽可能恢复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使其重返社会。中风病人导致了沉重的社会、家庭及经济负担,一人得病往往可以导致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许多发达国家正积极开展中风的筛查和防治,而我国在中风的流行病学研究领域尚处于十分落后的位置,并且民众对本病了解不多。因此,尽快开展我国普及对中风的认识,及筛查工作,然后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从而防止中风的发生,给我国广大中风患者带来福音。

    二、中医对中风的认识

     中风在中医学上还可称为“风痱”、“仆击”、“大厥”、“薄厥”、“偏枯”、“偏风”等。本病多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劳逸失度、情志不遂、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等触发,引起脏腑阴阳失调,血随气逆,肝阳暴涨,内风旋动,夹痰夹火,横窜经脉,蒙蔽神窍,从而发生猝然昏仆、半身不遂诸症。中风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冲于脑。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中风属本虚标实之证,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两者可互为因果。发病之初,邪气鸱张,风阳痰火炽盛,气血上菀,故以标实为主;如病情巨变,在病邪的猛烈攻击下,正气急速溃败,可以正虚为主,甚则出现正气虚脱。后期因正气未复而邪气独留,可留后遗症。根据病位深浅、病情轻重的不同,轻者中经络,重者中脏腑。中经络分为风痰入络、风阳上亢、阴虚阳亢等。中脏腑有闭脱之分,闭症可分为痰热腑实、痰火瘀闭、痰浊瘀闭;脱症见于阴竭阳亡。经治疗后渐入恢复期,证型分为风痰瘀阻、气虚络瘀、肝肾亏虚等。

    中风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的过程,是中风“生、成、发、传、复及源”六个风险因素所组成风险群的演变过程。

    (一)中风与体质的关系

      1.体质因素与中风的易感性有关

     任何疾病的产生都有其内在的基础,外因是通过内因发挥作用的。中风的发生也是建立在内伤积损基础上的,其中“体质”是内因的重要一环。下列体质对疾病具有易感性:

    (1)气虚质:气短懒言,肢体容易疲乏,易出汗,目光少神,口淡,唇色少华,毛发不华,头晕,健忘,大便正常。舌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象虚缓,

      (2)阴虚质:形体消瘦、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脉细数、舌红少苔。

      (3)痰湿质:四肢倦怠,关节酸痛重浊,或腿膝关节漫肿,转侧不利,下肢肿胀,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

    2.体质因素对中风的发展和传变有一定的影响

    已经发生中风的患者,由于机体体质的差异,其对某些外邪具有易感性,可能导致病情的加重或传变,相反随着机体体质的改善,机体抵抗力增强,病情可能发展缓慢,或趋于稳定。气虚质之人,血液鼓动无力,血流缓慢,故易发生血瘀。阴虚质之人,阳气易张,阳动化风,风性上扰,血随气逆,横窜经络,故可蒙蔽清窍,而出现卒倒无知,形成阴阳互不维系的危急证候;痰湿质之人,痰湿内盛,易阻滞经络,导致经脉不通。

    3.体质对中风的转归有一定的影响

    当人体患中风时,脑循环功能都会出现逐渐下降,根据不同的发病部位、病灶大小,有的患者会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更严重的甚至死亡;有的患者脑功能恢复的较快,遗留的后遗症较轻,基本可以恢复到生活自理,甚至重返社会。脑功能恢复的程度和速度有很大的差异,体质在其中亦起了一定的作用。若患者气血阴阳充足、调和,病邪不得外侵,机体脏腑的功能基本稳定,因此中风即使进展,也会相对缓慢,预后相对较好;若机体气血阴阳亏虚、或不能调和,病理产物在机体内蓄积,如气虚、阴虚、痰湿的体质特点,必然影响气血的运行,筋脉失于濡养,阴阳互不维系,引起危重症候,预后就较差。

    (二)中风与脏腑的关系

    中风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其病位在心、脑,也与五脏中的肝、肾密切相关。《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头者,精明之府”,《本草纲目》中亦指出脑为“元神之府”。即说明神明为心脑所主。《内经》有论述,《素问·调经论》云: “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则为薄厥”。又如 《灵枢·五乱》谓:“清浊相干……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脑外”。明确地提示了中风病位在脑。因脑为元神之府,髓之海。人身之 “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目……上属于脑”《内经》。且脑与肝肾密切相关。肾主骨生髓,肾气通于脑。肾又通经络与脑直接相通,《灵枢·经脉》谓:“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直者从巅人脑络,还出别项下……终肾属膀胱”。又与肝相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 “肾生髓,髓生肝”。 《阴阳书》释曰: “水生木,然肾水之气,养骨髓,乃生肝木。肝为一身气机之枢,通畅情志。与脑共主神明,因肝主藏血,血为人体精神活动之物质基础,“血气者,人之神”(《素问·人正神明》),只有血脉和利,才能精神乃居。而肝又通经脉与脑相连,“肝足厥阴之脉 ,起于足大趾丛毛之际……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日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灵枢·经脉》。肝脉是贯通人体上下两端的经脉,在调节人体气血,情志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由于肝肾与脑在生理上的密切关系,因此病理上肝肾之虚时,必然影响于脑络,精不化血,或精不化气而致淤,使脑之脉络淤阻而中风,如前引《内经》之述 “血苑于上”,“气血并走于上”等,皆说明血瘀于脑络,《医学纲目》中风谓:“中风皆因脉道不利,血气闭塞也”。中风发病的另一途径就是阴虚、阳亢,阳化风动,挟痰挟火,上蒙清窍。如《临证指南·中风》谓:“肝血肾液内枯阳扰风旋乘窍”。由于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化风,清窍被蒙而发中风。至于气虚血瘀而致中风的机理乃是由气虚而血脉推动无力,脑络血瘀而致中风。

     病理因素主要为风、火、痰、气、瘀,其形成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中风与心:心为君主之官,司神明,心之络脉上挟咽喉,别脉系于舌本。火气攻心可致昏迷,血瘀阻于心脉或痰瘀蔽于心包同样也能导致神昏不醒。

    中风与肝:肝阴不足,肝阳亢盛,化风化火,或暴怒伤肝,肝阳暴动,引动心火均可为风为火,清窍被蒙而发中风。因此,风火诸证属内伤者多责于肝。

    中风与肾:肾为水脏,内存元阳,藏精主髓,而脑又为髓海。中医又有肝肾固源之说。肾水不足于养肝,发生肝阳亢盛,化为肝火带动气血上冲,心神受攻,昏迷不省人事。

    中风与脾:中医理论有“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之说,而痰湿之生,实与脾的功能有关。肥盛之体或嗜食甘腻,常有脾气虚衰不能化湿之恙,故曰:“脾为生痰之源”。中风之病,

    每兼见痰涎潮塞,或迷心窍或堵喉间,当以涤痰为先;而在中风恢复期或后遗症中,健脾化湿除痰也是一个常用的治则。

    中风与肺:肺为华盖,凡五脏六腑的病变,皆能上熏于肺以为病。肺又为娇脏,其他脏腑的功能失调又往往涉及到肺。中风证属心火与肝火旺盛者,均能伤及肺脏发生喘咳、咯血。脾为生痰之源,脾为贮痰之器,痰疲阻于心窍,流窜四肢,也与肺气失调有一定关系。肺气不足,易感风寒,咳逆气促,诱使血气并行上,形成中风的一个诱因。

    总之,中风病机错综复杂,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与肝、心、肺、脾、肾等脏腑都有密切关系。

    三、中风防治的KY3H健康保障服务概要

    (一)中风防治的动态"管、调、治"服务理念

        1.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心脑血管疾病也呈高速增长态势。我们在进一步提高疾病诊治水平的同时,更要将视点前移,将人类健康理念逐渐向中医“治未病”的诊疗思想转变。中医学“以人为本”、“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健康观念以及“治未病”的主导思想和养生保健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这种健康需求的转变,从而降低发病率,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进而为国家与人民分忧,降低医疗卫生总体费用。

    应用健康管理的方法,在一般人群中建立个体人健康档案,动态辨识、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综合评估及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一般人群包括三种人,一种是健康人,一种是可疑有中风但实际无中风的人,一种是有中风病的人。通过建立个体人健康档案及正常体质与病理体质的评估,对于具有中风病理体质而未发病的人可以通过改善体质进行病因预防,对于已患中风者则予以相应的治疗。在罹患中风前、罹患中风中、中风治疗后三个阶段中,对中风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的六个风险因素所组成的风险进行预防性管理。

    风险管理发挥中医学特色和优势,以“治未病”为核心,突出亚健康干预,将中风病控制在发生之前才能有效地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2.三防一(协)治

    古代医家把防治疾病称做“治未病”。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

    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充分认识到防治工作的重要并形成有效的防治原则。古人有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淮南子?卷十六》)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是位极重视治未病的医家,他比较科学地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他反复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他论治未病主要从养生防病和欲病早治着眼,所著《千金要方》中载有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很有实用价值。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口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这种“未雨绸缪”, 应用中医治则"调"(调理体质、脏腑、阴阳、气血等)的方法,针对一般人群,系统维护、提升和改善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以"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为目标,通过提高健康意识,干预生活方式,实现预防病前病、病中病、病后病,以及(协助)治疗中风,即所谓中风病的“三防一(协)治”。

    (1)预防“病前病”——针对未病、欲病之人(健康、亚健康和高危之人),在罹患中风前“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病前病”指:中风“生、成、发”前的整体功能状态失调)

    “上工治未病”要求未病先防,即是在没有中风的时候要预防中风的发生。中医学既强调在中风病未发生之前调摄情志、适度劳逸、合理膳食、谨慎起居,并倡导气功、太极拳等有益身心健康的健身方法,同时强调可以运用针灸、推拿、药物调养等方法内外综合调节机体的生理状态,以达到保健和防病作用,提高人们的整体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正如《黄帝内经》所言:“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中医的养生理论核心是“调和阴阳”,通过协调阴阳、保阳益阴,重视保养“精、气、神”,坚五脏,通经络,调气血以达养生之目的。

    (2)预防“病中病”——针对已病之人(疾病之人),“治其未传”,并预防和减少医源、药源性疾病;(“病中病”指:中风“传、源”所引发的整体功能状态更失调)

    即是既病防变,指对已经发病要防止疾病进一步地发展和恶化。中风病应早期诊治,根据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的动态变化,把握疾病发生发展与传变规律,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清代名医叶天士对于既病防变研究颇深,他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中医之辨证论治的精髓在于动态地观察疾病的变化,十分重视标本先后缓急之治,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达到阻止疾病进展的目的。

    (3)预防“病后病”——针对欲病之人(康复之人), “瘥后防复”;(“病后病”指:中风痊愈后,“复”所引发的整体功能状态再失调)

    愈后防复,是指疾病初愈时,采取适当的调养方法及善后治疗,防止疾病复发,其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来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在治疗中风病中注意积极改善患者的病理性体质,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证候,治愈疾病。在证候消失、疾病痊愈的同时,由于患者的病理性体质得到了纠正,消除了证发生的基础,使机体增强了对致病因子的抵抗力,预防中风病的复发。

    (4)(协助)治疗中风——针对已病之人(疾病之人),依靠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既病早治”。

    协助治疗中风,已经发生中风的患者要及时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注意患者的体质差异有利于确定证候的变化趋向。证具有变化的特征,证的变化趋向是由体质决定的。随着疾病的发展,证候始终不会脱离体质这根轴线,终归受体质制约。因此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应时时注意到体质对证候的制约与影响,从而掌握证候的转变规律,更好地为中风病的治疗服务。

    (二)该病防治的服务准则

    KY3H健康保障服务(中风病)防治的准则是:以个体人健康状态(整体功能状态)为基础,以管理中风病六个风险因素,所组成风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为手段,以系统维护、提升和改善个体人健康状态为目标,提供个体、系统、全程服务。

    1.辨识规范

    辨识规范是指《(中风病)KY3H个体人健康状态辨识规范》(见表)。本辨识规范依据中医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及其他科学技术,针对中风病的个体人的整体功能状态。宏观上体现于个体人的体质等;中观上体现于个体人的脏腑、经络、气血、生存质量状态及证侯等;微观上体现于生理生化参数、组织形态/功能“影像”和高危因素等,由此制定“宏、中、微”三观既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的《(中风病)KY3H个体人健康状态辨识规范》,并依此进行个体人(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分类和风险评估。其中包括状态评估(三种人八类状态)和风险评估(六个风险因素)。

    (1)健康状态

    健康状态是指三种人的八类状态,即未病之人、欲病之人、已病之人三种;未病之人的健康态、未病态二种状态;欲病之人的轻、中、重三种状态,已病之人的轻、中、重三种状态。(见下表)

    (2)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是指个体人该病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规律的因素,包括生、成、发、传、复及源六个风险因素。

    2.方法要素

    方法要素是指针对中风,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的诊察、判断、预防、治疗及保险的要点:

    诊察:“辨、筛并举”,辨识(检/监测)个体人健康状态参数;

    判断:“状态、风险”,评估出个体人的健康状态的分类和“风险群”;

    预防:“调、管并举”,调、管个体人健康状态;

    治疗:“调、治并举”,调、治个体人健康状态;

    保险:保个体人的健康状态风险。

    四、该病防治的KY3H健康保障服务的主要内容

    (一)中风患者的健康测评

    1.宏观:体质辨识方法。

    对于个体健康状态中体质辨识的方法,主要采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研制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

    2.中观:脏腑、经络及证候辨别。

    对于脑血管疾病未病及欲病之人基于《中医藏象学》、《中医内科学》及结合长期临床工作的经验,采用《中医常见证候程度测评量表》、《生存质量分级量表》、《中医症状积分》进行评定。

    3.微观:实验室及影像学等相关检查。

    附:欲病之人的自我评估:

    轻状态:个体年龄小于65岁,有中风家族史、吸烟、酗酒等,无头痛、头晕、言语含糊、咽干口燥,双眼干涩、视物旋转、耳鸣、呕吐、心悸、肢体麻木等不适症状;尚无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中状态:个体年龄大于65岁,小于75岁,有中风家族史、吸烟、酗酒等,出现头痛、头晕、言语含糊、咽干口燥,双眼干涩、视物旋转、耳鸣、呕吐、心悸、肢体麻木等中风先兆症状;具备一项或两项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重状态:个体年龄大于75岁,有中风家族史、吸烟、酗酒等,频繁出现头痛、头晕、言语含糊、咽干口燥,双眼干涩、视物旋转、耳鸣、呕吐、心悸、肢体麻木等中风先兆症状,症状比较强烈;具备两项以上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二)对该病“欲病之人”健康状态风险的管理

    对欲病状态(未成、未发)的“欲病之人”(高危、康复之人)——“改善状态,防病前病、病后病”,即改善高危、康复之人失调的整体功能状态(固本培元),管理该病“成、发”的风险。

    1.管理要点:

    (1) 健康体检(1.2.2): 该病专项体检(1.2.2.2) ,定期体检,定期随访,设计并确定随访内容及频次。

    ① 健康体检:

    中风的专项检查:主要为临床因素和危险因素的评估和辅助检查。

    专项检查:主要为临床因素评估、危险因素的评估和辅助检查。

    (a)危险因素评估包括:年龄(老年人高危)、是否有中风家族史,是否酗酒、吸烟、饮食偏嗜,抑郁/急躁等各种不健康的精神状态、社会能力丧失、居住在潮湿、干燥、贫困、欠发达地区等。

    (b) 临床因素的采集:由专科医生对患者进行,内容主要包括中医症状积分的评定、中医常见证候程度测评量表、生存质量分级量表、NIHSS、ESRS评分的评定,既往病史的采集以及中医望、闻、问、切,西医体格检查。对于曾经发作过中风的患者还要根据个体的恢复情况给予相应临床指导,分析治疗效果,并给予指导,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c) 辅助检查:采用现代医学实验室及器械检查以量化。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血液流变学,血栓前状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部血管彩超及下肢深静脉彩超、颅脑CT、颅脑MRI等检查。

    (d)定期随访:每一个月随访一次,情况稳定良好者延长至2个月一次。辅助检查通常3-6个月复查一次。随访内容包括上述临床因素评估、危险因素的评估和辅助检查。

    (2)改善“欲病之人”失调的整体功能状态(固本培元)。

    2.干预服务(3.1)要点

    (1)自助干预(3.1.1)

    针对“欲病之人”欲病状态轻、中、重,提供不同的《该疾病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管理方案》(3.1.1.1),自主规范生活方式。

    其中欲病之人的“轻状态”自主管理方案如下:

    精神情志调摄:保持心境的安宁,切忌过份激动如愤怒、焦虑、兴奋、大惊大恐等;

    早期到医院检查:个体虽然未出现明显的不适,但由于存在中风病的高危因素,因此应该定期到医院健康体检及咨询医生,一般半月一次。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每天吃奶及豆类、豆制品;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及荤油;吃清淡及少盐膳食;食量和体力活动相适应,保持适宜体重;戒烟、饮酒限量;

    注意避风寒、保暖,避暑热,保持通风环境。作息有规律,定时洗漱、进餐、睡眠等。

    适当运动,采用中医导引,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健身术防止运动过程中跌仆摔倒;运动用力不可过猛(如大便、剧咳)及劳累太过。



    其中欲病之人的“中状态”自主管理方案如下:

    精神情志调摄:保持心境的安宁,切忌过份激动如愤怒、焦虑、兴奋、大惊大恐等;

    定期随访:对于出现的头痛、头晕、言语含糊、咽干口燥,双眼干涩、视物旋转、耳鸣、呕吐、心悸、肢体麻木等不适症状应该引起重视,应马上到医院检查。根据具体出现的症状定期到医院随访复查,通常“中状态”个体2个月至半年随访一次。严格控制既往疾病。

    饮食方面:针对偏颇的体质,给予针对性的食物调摄。戒烟禁酒;

    注意避风寒、保暖,避暑热,保持通风环境。作息有规律,定时洗漱、进餐、睡眠等。

    适当运动,采用中医导引,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健身术,防止运动过程中跌仆摔倒;运动用力不可过猛(如大便、剧咳)及劳累太过。



    其中欲病之人的“重状态”自主管理方案如下:

    精神情志调摄:保持心境的安宁,切忌过份激动如愤怒、焦虑、兴奋、大惊大恐等;此期个体由于症状较显著,负面的情绪反应和情感需求可能较明显,根据中医“移情易性”可以给予情感发泄,自我心理暗示。

    定期随访:根据具体出现的症状定期到医院随访复查,通常“重状态”个体1个月随访一次。尤其要注意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的结果,严格控制异常指标。

    饮食方面:针对偏颇的体质较明显,应该根据不同体质及检查结果咨询医生,给予予针对性的食物调摄,戒烟禁酒;

    注意避风寒、保暖,避暑热,保持通风环境。作息有规律,定时洗漱、进餐、睡眠等。

    适当运动,其期偏颇的体质较明显,应该更加根据体质给予针对性的锻炼,痰湿性体质予八段锦、五禽戏以及各种舞蹈,活动量应逐渐增强,让疏松的皮肉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的肌肉。血瘀型体质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各种舞蹈。太极拳、八段锦、动桩功、长寿功、内养操、保健按摩术。气虚型体质以静功为主,避免运动过度。防止运动过程中跌仆摔倒;运动用力不可过猛(如大便、剧咳)及劳累太过。
    (2)介入干预

    提供纠正偏颇体质(如气虚质、气郁质、湿热质)的KY3H体质调理食谱等。

    ①结合体质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气虚血瘀型:情志:保持心境的安宁、愉快,虚怀若谷、无私寡欲,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血瘀体质的改善,不应过喜过悲,以免耗气太过。起居环境:平时要注意避风寒,做好保暖;饮食:根据个人特点,选择富于营养而易于消化的饮食,如可多吃些粳米、南瓜、扁豆、山药、桃仁、山楂、葛根、杏子、黑木耳、金针菜、胡萝卜、玫瑰花、牛肉、羊肉、鲢鱼等补气活血之物。注意饮食有度,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少食多餐,帮助或促使体质由弱变强。运动锻炼方面要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各种舞蹈。太极拳、八段锦、动桩功、长寿功、内养操、保健按摩术,均可实施,总以全身各部都能活动,以助气血运行为原则。食疗:以补阳还五汤为代表药膳;双参山楂酒、山楂枸杞煮牛肉、菊花鸡蛋羹、黄焖全鸡、当归炖兔肉等。

    痰湿型:情志:保持心情的愉快,排遣情思、改易心志,使不良情绪或生活习惯适度宣泄。起居、工作环境要保持干燥,无潮湿之弊,饮食方面:痰湿体质者体形大多肥胖,身重容易疲倦,喜食肥甘厚味的食物,并且食量大。首重戒除肥甘厚味,戒酒,且最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应常吃淡渗利湿,健脾益气之品,适宜痰湿体质者食用的食物有芥菜、白萝卜、海藻;木瓜、柑橘、柚子、大枣、荸荠、枇杷;薏米、茯苓、莲子、赤豆、草鱼、鲢鱼等。应限制食盐的摄入,不宜多吃肥甘油腻、酸涩食品,如饴糖、石榴、砂糖等。锻炼:痰湿体质者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所以最好能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散步、慢跑、球类、游泳、武术、八段锦、五禽戏以及各种舞蹈,均可选择。活动量应逐渐增强,让疏松的皮肉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的肌肉。气功方面,以站桩功、保健功、长寿功为宜,加强运气功法。食疗:以温胆汤为代表药膳方剂,具体如:木瓜牛奶、茯苓大枣粥、昆布海藻煲黄豆;荷叶薏米汤、赤豆冬瓜炖墨鱼;冬瓜鲤鱼汤,陈皮淡菜、拌双笋、茯苓饼等。

    阴虚阳亢体质:情志:此体质之人性情急躁易怒,应遵循《内经》中“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之养神大法。平素在工作生活中,少为小事与人争吵,以减少激怒,要少参加争胜负的活动。起居环境:此种人形偏瘦,瘦人多火,常手足心热,口咽干燥,畏热喜凉,夏天尤其明显,故在炎热的夏季应注意避暑。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潜阳之品为主,宜清淡,远肥腻厚味、大寒大热之品;多吃甲鱼、鸭子、鸭蛋、乌鸡、乌鸡蛋、黑芝麻、黑豆、山药、枸杞、桑椹等食物,对于葱、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则应少吃。运动: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让多余阳气散发出去。游泳锻炼是首选项目,此外,跑步、武术、球类等,也可根据爱好选择进行。食疗:以六味地黄丸为代表,具体如甘蔗粥、银耳羹、猪蹄汤、长生煨老鸭等。

    ②中医综合方案预防

    根据不同的个体,并结合我院特色及优势开展中医综合方案预防。中医综合方案包括: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疗法、音乐疗法及中药中成药等养生调护方法,以调理脏腑功能状态。

    针灸方以灸为主,取穴百会、风池、大椎、肩井、曲池、间使、足三里,依次施灸,除足三里五壮外,其余为三壮,其炷如苍耳子大,熟灸,日一次。其中气虚血瘀加灸气海、关元、针刺血海、膈腧,局部麻木点;痰湿可加丰隆、阴陵泉、三阴交。阴虚加太溪、行间。

    推拿方案以健脑活血为血,手法以点按揉拿摩为主(a)拿五经:从头顶督脉和两旁太阳、少阳经,自前发际经头顶向后至枕部,止于两侧风池穴,每天数十次。(b)轻轻拍打或揉按百会穴数十次。(c)揉捏颈项,用左、右手交替揉捏颈项两肌筋十次,再轻揉项前左右动脉,交替按摩。(d)按风池穴,用双手拇指垂直按压风池穴,按时头朝后仰,有酸胀感为佳,一按一放,数十次。(e)按内关穴,双手各按十次。(f)摩胸,用手掌或五指在胸部摩擦,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磨擦,可以上下、左右纵横磨擦,也可以用指背梳刮肋骨。(g)叩心俞穴,用保健槌或手指腹在心俞穴周围轻扣数十次,力度以自己感到舒适为佳。

    音乐疗法根据中医“五音通五脏”理论,而中风病主要涉及对应脏腑主要为肝肾,所以多选用具有“水”、“木”、“火”性的音乐。主要为舒畅、柔和、悠扬的音乐调理。如镇静安神可选用春江花月夜,平沙落燕曲。平肝潜阳可选用汉宫秋月,渔月唱晚。健脾益气选用花好月圆等。

    中药中成药同样针对不同体质予以相应干预:如痰湿体质予以温胆汤化裁;气虚血瘀型体质予以四君子汤合四物汤加减,中成药益气通痹饮、血栓通胶囊等;阴虚体质为六味地黄丸化裁。

    康复之人,除上述介入干预,还需定期检查,检查包括临床因素的评估和各项实验室指标及器械检查;并长期应用中医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预防复发。

    (3)文化干预

    普及“欲病状态”预防该病的有关知识,推广中医养生文化和健康生活方式。

    普及“欲病状态”预防该病的有关知识,具体包括中风病基础知识,中风与各种诱发因素的关系,各种疾病与中风病的关系,中风病的各种先兆症状等。重点通过通过中医对中风病病的认识(从脏腑、经络等方面,上文已予介绍),树立中医的健康观念:

    ①天人相应的健康观念:中医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与自然具体息息相通的关系,四时气候、地理环境等都会对个体的生理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中风发作。因此中风预防需掌握中医四时调养,具体包括:春季:晚睡早起,多户外锻炼。春季乍寒乍暖,人体腠理由致密向疏松转变,故不易过早换单衣。夏季:晚睡早起,上午和傍晚进行户外活动。中午适当午睡,注意避暑热。秋季:早卧早起,不急于换厚衣被,使阴精内蓄,阳气内收。冬季:早睡早起,多晒太阳,注意保暖。

    环境方面应当创造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

    ②形神合一的健康理念: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形体与精神、情志、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现象密切相关,精神、情志异常造成人体形体的病变,从而导致中风发生。因此中风预防应该做好患者的情志调养,包括心理疏导(发泄疗法、移情疗法、暗示疗法等)和音乐疗法,根据“五音通五脏”,角动肝、徽动心、宫动脾、商动肺、羽动肾,选择相应脏腑病变适合的音乐,同时利用五行生克规律选择不同音乐。

    ③正气为本的健康理念:中医学认为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正气不足百病始生,中风病也不例外。因此,人体的一切活动都应以不伤正气为基本原则。中风欲病之人适当的锻炼,使人筋骨劲强,肌肉发达结实,脏腑功能健旺,正气充足,从而不易致中风发作。

    ④此外中医还认为食物有分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之别,饮食偏嗜日久可导致体质阴阳偏颇,导致中风致病体质的产生。因此合理的饮食(清淡,素食为主,五谷为主,辅以豆类、蔬菜、瓜果等,反对膏粱甘肥厚味,多选用平性食物。

    (四)对该病“已病之人”(协助)治疗和健康状态风险的管理

    对已病状态(未传和源)的“已病之人”(疾病之人)——“(协助)治疗该病(治标),改善状态(治本),防病中病”,即改善“已病之人”失调和更失调的整体功能状态(治本、固本培元),管理该病“传和源”的风险。

    “(协)治中风”:协助患病的个体人就医,治疗该病,解除或减轻由该病引起的病痛和功能障碍(治标)。

    “改善状态”:改善个体人失调的整体功能状态(治本),以及中风发病中,“传、源”所引发的整体功能状态更加失调(预防和减少中风的再发,以及与之相关的系列功能障碍和并发症)。管理中风的“发”、“传”、“源”的风险。

    1.治疗要点——针对以下三个阶段的主要治疗措施

    已病之人(轻)

    此阶段强调通过针刺(按“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选穴)、中药(本院制剂“中风Ⅱ号方”)、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手段及病人和家属的共同参与,使患者的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优化治疗方案,合理有序的安排各项治疗措施是提高和巩固该期疗效的方法。

    已病之人(中)

    该阶段中风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要治疗措施有:①对于软瘫期的病人,传统康复治疗首选“巨刺法”,传统手法治疗首选叩击法或拍法作用于患侧;同时可结合床上训练、物理因子、作业治疗等来提高患者的肢体肌力和肌张力。②对痉挛期的病人,可以采用针刺(以“痉挛肌之拮抗肌取穴”为基本原则)、运动治疗、作业治疗、传统手法治疗(弹拨法、擦法、运动关节法)以及中药外治等综合治疗方法,打破上下肢痉挛模式,恢复肌协调。

    已病之人(重)

    对于重症中风患者,首先当针对不同病因和不同危险因素进行处理,挽救患者的神经功能。西药的使用不排除同时发挥传统康复方法的优势,可在心电监护下进行针刺、指针、鼻饲中药等治疗。

    传统康复方法的应用应区分闭证、脱证两个阶段。闭证治疗当以醒脑开窍、祛邪开闭为原则;脱证应以扶阳固脱为治疗原则。

    生命征平稳以后,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采用床上正确体位的摆放和被动活动预防。

    2.健康状态风险管理

    (1)中风患者急性期的风险管理要点:此期的治疗重点在于稳定生命征,但不能忽略以不影响生命征为原则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注意预防肩痛和足下垂的发生,避免二次损伤。

    (2)中风患者软瘫期的风险管理要点:①利用各种方法提高肢体肌力和肌张力,诱发肢体的主动活动,及早进行床上的主动性活动训练。②用各种综合治疗手段共同协作为手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③充分重视足下垂的预防和治疗。

    (3)中风患者痉挛期的风险管理要点:痉挛期患者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随意运动时伴随共同运动的方式出现。管理重点在于控制肌痉挛、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

    (4)中风患者相对恢复期的风险管理要点:在训练患者肌力肌耐力的基础上,加强身体协调性的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培养,鼓励小组训练的方式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如果放弃或减少功能锻炼,已有的功能极易退化。

    (五)特色技术和方法

    1.应用大脑功能重组学说与促进技术的理论指导针灸选穴处方

    (1)名称:针刺结合现代促进技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应用研究

    (2)来源:福建省教委课题 编号k96048

    (3)主要技术方法:

    ①巨刺法:

    [基本穴位]:选取健侧上、下肢阳明经腧穴。如手三里、外关、合谷、梁丘、足三里、解溪。

    [操作方法]:选用1.5寸30号毫针直刺,按对穴连接电针仪(上海G-6805型),采用低频5HZ连续波,输出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刺激20分钟。

    ②以“痉挛肌之拮抗肌取穴”为基本原则的选穴、针刺

    [穴位]:上肢取肩髃、肩中(位于肩臂三角肌之中央,当后臂肱骨之外侧,去肩骨缝2.5寸)、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取三皇穴(相当于脾经的阴陵泉、漏谷、三阴交)、委中、承山。

    [操作]:常规操作。

    (4)作用和功能

    该方法根据传统针灸理论针对"证"而非"病"的特点,摒弃一种理论指导全程治疗(即针对西医的"病"而非中医的"证")的习惯做法及强调肌力训练的观念。在中风偏瘫的治疗中,应用大脑功能重组学说与促进技术的理论指导针灸选穴处方,依照患者所处的具体病程阶段与部位,分别采取不同的针灸治疗方案。

    (5)效果

    本专科已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研究。目前,已完成省级研究课题4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本专科进行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表明在软瘫期采用巨刺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患侧肌力和肌张力,加速康复的进程。该研究成果“针刺结合现代促进技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应用研究”2006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7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奖二等奖。并被写入人民卫生出版社《卒中单元实施手册》一书。

    2.卒中单元

    (1)名称:卒中单元

    (2)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的课题“脑卒中中医康复单元的建立和实施”

    (3)主要技术方法

    运用综合康复手段,含以针灸为主的中医康复方法,结合现代康复医学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音乐治疗,在脑卒中的早期介入,对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心理恢复实行治疗、护理的一种康复管理模式。

    (4)作用和功能

    它可以通过在脑卒中中医康复单元中制定标准化、量化的操作程序,形成规范化的治疗模式。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和治疗卒中的临床医疗模式。它将对降低我国卒中病人的死亡率、致残率,提高存活者的生活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5)效果:

    通过卒中单元疗法,中风患者的功能障碍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并发症的发生明显降低,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卒中单元的具体实施方法已被写入人民卫生出版社《卒中单元实施手册》一书。

    3.腕踝针、缠指疗法

    (1)名称:腕踝针结合缠指疗法治疗中风后肩痛

    (2)来源:福建中医学院 陈立典主任医师、教授

    (3)主要技术方法:

    腕踝针:患侧取腕4、腕5为进针点,长时间留针,亦可带针回家。留针期间可配合患侧肩关节被动活动,同时按摩肩关节周围软组织。肌力达Ⅱ级以上的病人督促其做主动运动,尽量完成全方位活动。

    缠指疗法:用直径约1~2mm的绳子从远端向近端缠绕患手每一手指及手掌至腕关节,然后再一一解开绳子,可每天重复进行。

    (4)作用和功能:缠指疗法通过向心性的挤压促进血液循环,与腕踝针同时使用可减轻患者肩痛程度。

    (5)效果:能明显减轻中风患者并发肩痛的疼痛程度,可协助其他治疗顺利进行。

    4.浅针

    (1)名称:浅针治疗中风后睡眠障碍和中枢性面瘫

    (2)来源:福建中医学院 吴炳皇教授

    (3)主要技术方法:

    ①睡眠障碍

    [穴位]:山根、涌泉、定神、劳宫、镇静

    [操作]:以刺手拇指指腹,轻轻地抵住针尾,示指和中指夹持针柄,针尖点按在经穴皮表上,用中指指甲在针柄上作连续上刮下推动作。行平补平泻法,山根行三次刺激量(即对每个穴位最小刺激量为81次上刮下推动作),余穴行2次刺激量即可。

    ②中枢性面瘫

    [穴位]:地仓、颊车、合谷、迎香、水沟

    [操作]:以地仓、颊车、合谷为主穴,若鼻唇沟平浅配以迎香,人中沟偏歪配以水沟穴。以上穴位均采用泻法,每穴每次2次刺激量,每日一次,10日为一个疗程。

    (4)作用和功能: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状况和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症状。

    (5)效果:经临床验证,有效率达75%以上。

    5.中风Ⅱ号方

    (1)名称:中风Ⅱ号方在相对恢复期的运用

    (2)来源: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林求诚主任医师、教授

    (3)主要技术和方法

    [方药]:黄芪30g 当归10g 丹参15g 地龙15g

    川芎15g 桃仁10g 红花10g 水蛭6g

    怀牛膝15g 黄芩10 黄连6g 蒲公英15g

    竹茹15g 巴戟天15g

    [加减]:半身不遂以上肢为主者,加桑枝15g 、桂枝6g;半身不遂以下肢为主者,加杜仲15g;言语不利者,加石菖蒲9g、郁金12g、远志6g;口眼斜者,加白附子9g、僵蚕9g、全蝎5g;痰多者,加制半夏9g;畏冷偏寒者,加熟附子先煎10g;脾胃虚弱者,加党参15g、白术15g。

    黄芪一般从30g用起,以后渐加至120g。服用后如果有些发热反应,药效过后又逐渐恢复,属正常现象。如果日久效果不显著,并且症状上表现为血瘀为主,可加用虻虫、地鳖虫、穿山甲等虫类药物,这类药物一般有破血逐瘀的功效,使用时应注意患者应在病情比较稳定且没有出血倾向时使用。

    (4)作用和功能:

    中风Ⅱ号方是全国名老中医林求诚主任医师的验方,具有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之功效,已有临床研究证实其在治疗脑梗塞所致运动功能障碍方面疗效显著。

    (5)效果:

    经过多次临床验证研究,中风Ⅱ号方对脑出血及后遗症病人进行急性期、康复期治疗,并经CT及MRI检查等,先进科学手段进行治疗前后对照, 并与单纯西医治疗方案进行随机对照试验, 其效果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以上。该项研究工作曾获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