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治未病专区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治未病专区 > 人体体质概说 > 正文
  • 物以类聚,人可群分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1-11-30 09:01:00
  • 核心提示:世界上纷繁复杂的事物或现象,如果没有分类,不成系统,人们便无从认识,难以研究利用。例如,地球上的物种以百万计,千变万化,各不相同,早在《尔雅》中就把动物分为虫、鱼、鸟、兽4类,因而,通过把形态上极为相似的物种归类,逐渐形成

    世界上纷繁复杂的事物或现象,如果没有分类,不成系统,人们便无从认识,难以研究利用。例如,地球上的物种以百万计,千变万化,各不相同,早在《尔雅》中就把动物分为虫、鱼、鸟、兽4类,因而,通过把形态上极为相似的物种归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生物学分类,即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的对象是形形色色的种类,分类的方法是认识事物之问差异性的重要手段。

       而对于作为一个整体的、动态的人,我们又发现什么,如何认识呢?人在出生之时,已经初步具备了形体的肥瘦、强弱、高矮等不同特征,随着生命过程的进一步发展,每个个体又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心理状态,不同的环境适应能力与反应状态。在长期的临床、科研工作中,逐渐发现,人与人之间是有规律可循、有类可分的,并且认识到对人群个体差异性进行分类的重要性。因此,从中医体质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体质可分”的理论。之所以体质可分,我认为有两个前提:

       一是体质的形成与先天、后天的多种因素相关。遗传因素的多样性与后天因素的复杂性使个体体质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即使同一个体,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其体质特点也是动态可变的,所以体质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呈现多态性特征。

       二是处于同一社会背景,同一地方区域,或饮食起居比较相同的人群,其遗传背景和外界条件类同,使特定人群的体质形成群体生命现象的共同特征,从而又表现了群体的趋同性,而不同时代的人群也呈现不同体质的特点。

       个体差异性与群体趋同性是相互统一的,没有个体的差异性就无“体”可辨;没有群体的趋同性就无“类”可分,因此二者形成了“体质可分”的理论基础。

       既然体质是可以划分的,那具体又如何划分呢?通过检索大量的古代及现代文献,结合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实践,我发现个体差异现象有四个表达特征群,即体质特征可以从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心理特点、反应状态四个方面进行表达。

       通过这四个特征群对体质现象比较分析、甄别归类,就可以明确地划分出几种不同的、泾渭分明的体质类型。比如,阳虚体质的人,形态结构表现为体形肥胖或消瘦,喜暖恶寒,容易困倦,心理特点以沉静内向多见,在反应状态上对寒冷、潮湿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而阴虚体质的人,一般体形偏瘦,平素怕热喜凉,精力充沛,心理特点以急躁、外向为主,喜欢过冬天,不喜欢过夏天,对炎热、干燥的环境难以适应。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