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治未病专区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治未病专区 > 既病防治 > 正文
  • 糖尿病未病将病期的预防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2-02-09 08:12:00
  • 核心提示: 处于未病将病期之人,已有阴阳的偏颇,如出现了阴虚质、痰湿质等,部分人已由血糖调节正常发展为糖调节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二者可单独或合并出现,血糖有轻度增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也无明显
     处于未病将病期之人,已有阴阳的偏颇,如出现了阴虚质、痰湿质等,部分人已由血糖调节正常发展为糖调节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二者可单独或合并出现,血糖有轻度增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也无明显的糖尿病临床症状。此期已是糖尿病的前期状态,是Ⅱ型糖尿病的唯一可逆转阶段,是从治未病的角度预防糖尿病发病的关键时期。
        1.健康教育和定期检查
        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血脂紊乱史、巨大胎儿史、妊娠糖尿病史或高血压史的都属于IGT高危人群。要在此类人群中普及糖尿病的常识,由于IGT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这类人群更应定期检查血糖,每年行糖耐量试验,每年两次检测微量白蛋白尿、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提高预防意识。
        2.饮食调摄
        处于此期的人群,宜进食低糖、低脂肪、高膳食纤维食品,控制总热量,合理配餐,适当摄人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每天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按l0:3:2分配,清淡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进食过于肥腻、过甜、过咸、过于辛辣的食物,宜进食高膳食纤维食物和粗粮、麦胚、豆类及蔬菜等,选择瘦肉、去皮和脂肪的家禽、脱脂或低脂奶;另外,避免煎炸食物、西式快餐。多饮水,禁烟、限酒。具体的食量根据个体每天活动量而定,如低活动量(办公室一族),每餐进食50—759米或面,脂肪摄取约15~20g,蛋白质约50~100g;每人每日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不低于35g或每日摄入新鲜蔬菜400~500g,水果100g。如果运动量较大,可以适当增加每天的摄取量。饮食调摄的目标为使肥胖者恢复到适当体重(BMl为22或减重5%~l0%),并长期维持。
        3.运动调摄
        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其他代谢指标,还可以使胰岛素与受体的亲和力增加,敏感性增强,并调节血脂,有利于防止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但运动必须“适量”才能起到作用,否则非但达不到应有的疗效,有时反使血糖升高。例如,应保证每周运动至少5次,每次至少30~6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爬楼梯、爬山、游泳、骑自行车等。一般来说,糖尿病前期患者体质都偏弱,开始应先进行短时问的轻体力活动,运动到略出汗为止;随着体质的增强,再逐渐增加运动量及运动时间,养成运动习惯(每周2930.9kJ),持续6年。
        4.体质调理
        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的发病与体质类型密切相关。阴虚质,气虚质、阴虚质并见,痰湿质,瘀血质等为糖尿病产生的内在基础。因此,体质调理是糖尿病前期的一种重要的调摄手段。
        (1)阴虚质:宜滋阴补精,应在补阴药、补血药、清虚热药中选择,宜甘、淡或甘、
    寒,忌用辛燥耗液之品。应修身养性,学习调节自我情绪,避免心情抑郁,保持心绪平稳;劳逸适度,避免熬夜;勿长期处于炎热环境,争取保持室温在14℃~26℃为宜;忌服助热利湿方药,少食辛辣之品。尤在秋冬季节少食助热之品,如火锅以及辛香燥热之品。
        (2)气虚质、阴虚质并见:宜培补元气,补气健脾。可选用补气健脾药,在补气同时,应注意把握药物剂量,循序渐进,避免补气助火。同时宜酌情选用化痰祛湿药、理气行滞药,并应顾及补气须防虚中夹实的情况。平时常食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培养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避免过度紧张,不过度劳神,不宜过度思考、悲伤,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注意保暖,不要劳汗当风,防止外邪侵袭。
        (3)痰湿质:宜调补脾胃,化痰祛湿。可常用陈皮、茯苓、党参、白术、薏苡仁、山药等药物,或进行食疗,少食肥甘厚味,戒酒,忌暴饮暴食、进食速度过快和饱食。宜食温补脾胃,化痰化湿,健脾利湿,化瘀祛痰的食物;不宜进食肥甘油腻、酸涩食品,寒凉水果。不宜在潮湿的环境中久留,阴雨季节要注意避免湿邪的侵袭。常洗热水浴,适当出汗为宜;穿衣尽量保持宽松,面料以棉、麻、丝等透气散湿的天然纤维为主,以利于汗液蒸发,祛除体内湿气。
        (4)瘀血质:应从情志调理、饮食和运动等多方面进行药食调理,总以内外兼养、畅气行血为要。避免寒冷刺激;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可采用中小负荷、多次数锻炼;食物宜选用疏利气血之品,忌食固涩酸敛之品,忌生冷寒凉类食物,以免涩滞血脉,且不宜骤进大补,以免壅滞气血。
        5.控制血压
        将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控制血脂,目标为低密度脂蛋
    白≤2.6mmol/L,非高密度脂蛋白≤3.38mmol/L,载脂蛋白B≤2.34mmol/L;限盐,每天食盐<6g;戒烟,限酒,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20~30g,女性15~20g。
        6.中医辨证调治
        糖尿病前期者,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可以通过中医辨证调治。
        (1)脾胃湿热证
        该证多发生于太阴脾虚者,与过食肥甘醇酒有关。
        主症:胸脘腹胀,或食后饱满,头身困重,腰腿酸困,四肢倦怠,小便黄赤,大便不爽,妇女带下量多,色黄有味。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祛湿,行气调中。
        方药:二妙丸、四妙丸或配合葛根芩连汤。
        若脾虚症状突出,腹满便溏,体形虚胖者,可配合参苓白术散加味,或用参苓白术丸治疗。
        (2)胃肠结热证
        该证多见有长期过食辛辣、烧烤、醇酒、厚味史者。
        主症:食欲亢进,大便干结,渴喜冷饮,口干口臭,畏热喜凉,小便黄赤。舌红苔黄厚,脉滑数,或滑实有力。
        治法:清泄结热,通便化滞。
        方药:功劳去火片、三黄片或新清宁。
        若食积不化,多食,食后脘腹胀满,舌苔厚腻,脉滑者,可加用加味保和丸消食。
        (3)肝经郁热证
        该证多见于肝郁之人,长期情绪不稳定、五志化火是其常见诱因。
        主症:头晕,咽干,口苦,心烦抑郁,胸胁苦满,善太息,嗳气。舌红,舌苔薄黄有沫,脉弦或兼数。
        治法:清解郁热,疏肝行气。
        方药:加味逍遥丸、龙胆泻肝丸(新方)等。
        单纯气郁为主者,治法当疏肝理气,可用逍遥丸、越鞠丸等调治。
        (4)痰火内结证
        该证多见于肝郁之人,气郁生痰化火、肝经郁热夹痰为病者。
        主症:形体肥胖,心胸烦闷,失眠多梦,头晕,肢体困重。舌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行气调中。
        方药:小柴胡汤、牛黄清心丸、礞石滚痰丸等。
        (5)阴虚肝旺证
        该证多见于阴虚肝旺之人,加以情绪波动所致,多为糖尿病前期合并高血压病患者。
        主症:头晕目眩,头胀头痛,颜面潮红,烘热汗出,性急易怒,咽干口渴,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心烦失眠,多梦。舌红,舌苔薄黄,脉弦或细弦。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颗粒、牛黄降压片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