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治未病专区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治未病专区 > 既病防治 > 正文
  • 慢性肾脏病的防治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2-02-08 09:36:00
  • 核心提示:慢性肾脏病不是指单一的某种肾脏病,简单地说,凡出现肾脏损伤指标(如白蛋白尿、
    血尿、管型尿,影像学或病理学异常)或(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时间超过3个月,均称
    为慢性。肾脏病。肾脏疾病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不易被
    慢性肾脏病不是指单一的某种肾脏病,简单地说,凡出现肾脏损伤指标(如白蛋白尿、
    血尿、管型尿,影像学或病理学异常)或(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时间超过3个月,均称
    为慢性。肾脏病。肾脏疾病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不易被觉察,但这些肾脏损害如得不到及时诊治,将会发展成严重疾病,最直接的就是。肾衰竭。当肾功能完全丧失时,就成为终末期肾病,又称尿毒症终末期,这个时期肾功能已经不可能再恢复正常,因而需要通过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慢性肾脏病还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由于肾脏替代治疗费用昂贵,动辄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给个人、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给社会造成沉重压力,一般居民很难承受如此巨额的医疗费用。因此,慢性肾脏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肾脏病临床常见水肿,面色咣白无华,腰酸乏力,纳差神疲等症状,属中医学“水
    肿”、“虚劳”、“腰痛”范畴。慢性肾脏病病位较深,病程绵长,故虚证相对较多,其基本病
    机是脾肾虚损,运化失常,开阖不利,水湿停聚,湿热内生,进而气滞血瘀,积结成毒。日
    久不愈,正气日损,气化功能逐渐衰败,体内精微物质失摄而漏出,水饮痰浊血瘀内停,则
    表现为正虚邪实或本虚标实之候。治疗上当辨虚实,分寒热,察阴阳,明标本。
        应用治未病理论防治慢性肾脏病主要包括:第一,未病先防,就是要先了解慢性肾脏病
    常见致病原因,强调慢性肾脏病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正确养生。第二,既病防变,如果疾病已
    经发生,则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强调原发病的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掌握
    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根据其发展情况,杜绝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防患于未然。
        一、未病先防
        导致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原因主要有:①上呼吸道感染后诱发人体免疫功能紊乱,导致急性肾炎,治疗不及时,就会发展成慢性肾脏病。②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尿酸、肥胖等易继发肾损害,造成慢性肾脏病。③肾毒性药物长期应用可导致肾功能损害,造成慢性肾脏病。因此,防范慢性肾脏病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杜绝病情的发展。同时,注意日常生活的调摄也是预防慢性‘肾脏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1.加强体育锻炼
        平时加强身体锻炼,以增强御邪能力,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及咽喉部、扁桃体等上呼吸
    道感染的发生。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时,要及时彻底治疗。
        2.防过度疲劳
        注意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指导科学用脑,弛张有序,在繁忙的工作中进行l0。20分钟的工间休息,保证充分睡眠,尽量不熬夜,午饭后休息30~60分钟,有利于身体免疫功能平衡。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坚持清淡低盐饮食,限制盐的摄人,每日摄入盐在5g以下。低脂饮食,过多的饱和性脂肪酸可使血管硬化,使血压升高,过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也可转成饱和脂肪酸,对血压也是不利的,所以强调不进食高脂肪、高热量及油炸食品,避免动脉粥样硬化。多食含锌、钙丰富的食品,有促进肾小管排钠和降压作用。纠正不良习惯,如吸烟、饮酒、饮浓茶及咖啡等,
    以避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4.情志调摄
        稳定情绪,保持心情愉快。遇事要冷静,莫急躁,避免精神紧张,过度激动和悲伤,学
    会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加强修养,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对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有
    一定作用。
        5.控制体重
      通过适当体育锻炼,均衡饮食,健康减肥。例如,长期坚持有规律的有氧运动,有助于
    减轻和控制体重。调整糖、脂肪代谢,改善心肺功能,有利于避免糖尿病的发生和肥胖相关
    性肾病的发生,可选择散步、游泳、太极拳等,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持之以恒。
      6.避免滥用药物
        不能长期滥用药物,尤其是应用肾毒性药物,应在正规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以免造成肾
    脏损害。
    二、既病防变
        通过调整慢性肾脏病生活方式,及时干预,积极治疗引起慢性肾脏病的原发疾病,是预
    防慢性肾脏病加重和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1.饮食有节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低脂肪、低嘌呤为原则,忌辛
    辣肥甘及滋养太过,同时要根据患者的体质、证候性质有针对性地指导合理饮食。防止过量
    饮食使肠胃损伤,气血失调;过量饮水而增加肾脏的负担;饮食过少,气血生化乏源,正气
    虚弱,影响患者的康复。另外,要忌烟限酒,适量饮茶。
        2.顺应四时,起居有常
        慢性肾脏病患者本身抵抗力差,免疫功能低下,很容易被感染,且迁延不愈,使病情加
    重或反复。嘱患者保持居室空气流通,调节衣着,注意“春捂秋冻”,早睡早起,外出散步,
    放松形体,顺应天地生发之气以养“生”。
        3.调养情志
        慢性肾脏病常久治不愈,预后欠佳,患者常有焦虑、内疚、沮丧等心理,影响病情。而
    情绪应激在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和转变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通过调节情志
    以调节身体的功能。保持心情舒畅和情绪稳定,可避免肾脏精气受损,利于气血经脉畅通,
    疾病康复。
        4.动静结合。适当运动   
      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久病之后大多气阴两虚,正气不足,其身体锻炼应以小运动
    量为主,如慢跑、散步、气功、引导、太极拳等,使气血宣通,筋骨强实,抗病祛邪,但切
    不可过劳。
        5.预防感染
        慢性肾炎患者机体抵抗力低,容易合并感染。任何感染都加重病情,甚至引起肾功能急
    骤恶化,故应积极预防。应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感染;在感冒流行季节少去公共场所;
    注意口腔、会阴等处清洁,如有感染前驱症状发生,应立即就医,及时治疗。
        6.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避免非类固醇类消炎止痛药、氨基糖甙类等肾毒性药物的使用。
        7.定期检查
        每半年检查一次微量白蛋白尿、尿常规、血肌酐、肾脏B超,提高预防意识。定期检查
    尿常规和肾功能是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最有效和简便的方法,对易引起慢性肾脏病的系统性
    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尤其要定期检查是否出现了蛋白尿,如有蛋白尿,则应尽快积
    极治疗。
        8.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在正规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引起肾脏损害的原发疾病,如要严格控制血糖,控制高血
    压,调脂,抑制尿酸生成及促进其排泄,控制蛋白尿,可以稳定疾病,延缓慢性肾脏病的病
    情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9.中医辨证治疗
        (1)脾虚失运证
        主症:初期多见呕恶纳差,腹胀便溏,疲乏无力,气短懒言,甚者出现水肿。舌淡苔薄,
    脉细缓。
        治法:健脾利湿,培土利水。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加减:气虚甚,症见气短声弱者可加人参、黄芪以健脾益气;若小便短少者可加桂枝、
    泽泻,以助膀胱气化而行水。
        (2)肾阳虚证
        主症:腰酸冷痛,怯寒神疲,面色咣白,四肢厥冷,甚者面浮身肿反复消长不已。舌质
    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
        加减:小便清长量多者去泽泻、车前子,加菟丝子、补骨脂以温固下元;面部浮肿,表
    情淡漠,动作迟缓,形寒肢冷为主者,治以温补肾阳为主,方用右归丸加减。
        (3)肾阴虚证
        主症: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甚或水肿。
    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滋补肾阴。
        方药:左归丸加减。
        加减:肾阴不足,常有相火偏亢,可酌情选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加减化裁。虚劳腰
    痛,日久不愈,阴阳俱虚,阴虚内热者,可选用杜仲丸。
        (4)瘀血互结证
        主症:皮肤瘀斑,腰部刺痛,或伴血尿,甚或水肿延久不退。舌紫暗,苔白,脉沉细涩。
      治法:活血祛瘀,化气行水。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
        加减:如见腰膝酸软,神疲乏力,乃为脾肾亏虚之象,可合用济生肾气丸以温补脾肾,
    利水肿;对阳气虚者,可配黄芪、附子益气温阳以助化瘀行水之功。对于久病,虽无明显瘀
    阻之象,临床上亦常合用益母草、泽兰、桃仁、红花等以活血通络。
        (5)湿热壅盛证
        主症: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于结,甚或水肿,皮肤绷急光亮。舌红,
    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治法:分利湿热。
        方药:疏凿饮子加减。
        加减:腹满不减,大便不通者,可合己椒苈黄丸以助攻泻之力,使水从大便而泄。若兼
    见喘促不得平卧者,加葶苈子、桑白皮泻肺利水。若湿热久羁,亦可化燥伤阴,症见口燥咽
    干者可加白茅根、芦根,不宜过用苦温燥湿、攻逐伤阴之品。
        (6)水湿浸渍证
        主症: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甚或水肿,小便短少。苔
    白腻,脉沉缓。
        治法:运脾化湿,通阳利水。
        方药: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
        加减:外感风邪,肿甚而喘者,可加麻黄、杏仁宣肺平喘;面肿,胸满,不得卧者加苏
    子、葶苈子降气行水;若湿困中焦,脘腹胀满者,可加川椒目、大腹皮、干姜温脾化湿。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