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治未病专区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治未病专区 > 未病先防 > 正文
  • 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干预亚健康之带下量多调理方法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2-01-29 14:45:00
  • 核心提示: 1.生活起居调摄
    (1)注意卫生:保持外阴和内裤的清洁。外阴瘙痒者要勤剪指甲、勤洗手,防止感染或
    抓破皮肤。
    (2)衣着宽松:女性内裤宜柔软,每日更换,并用开水烫洗,于阳光下暴晒消毒。毛
    巾、浴盆应专用,不要坐浴或盆
      1.生活起居调摄
        (1)注意卫生:保持外阴和内裤的清洁。外阴瘙痒者要勤剪指甲、勤洗手,防止感染或
    抓破皮肤。
        (2)衣着宽松:女性内裤宜柔软,每日更换,并用开水烫洗,于阳光下暴晒消毒。毛
    巾、浴盆应专用,不要坐浴或盆浴,防止污水进入阴道引起感染。
        (3)节制房事: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房事有节,洁身自爱。月经期间应该禁房事,丈夫
    有外阴瘙痒者,要同时进行调理,以免交叉感染。
        (4)经常参加运动,防止肥胖。
        (5)经期勿冒雨涉水和久居阴湿之地,以免感染湿邪。
        (6)做好计划生育工作,避免早婚多产,避免多次人工流产。
        2.食疗
        (1)芪术莲子炖鸟鸡
        原料:黄芪30g,白术20g,莲子50g,乌骨鸡l只。
        制法:将乌骨鸡宰杀去毛及内脏后洗净,黄芪、白术用布包好,塞入鸡腹内,放入炖锅
    中,再人莲子及调味品,加水适量,用文火炖至鸡肉烂熟,拣去药包,吃鸡肉、莲子,喝汤,
    随量食用。
        功效:健脾益气,除湿止带。适宜于脾虚带下最多者。
        (2)参苓白果粥
        原料:党参30g,茯苓20g,白果仁l5g,粳米60g,红糖适量。
        制法:先将党参、茯苓冲洗干净,放锅中加水适量,煎熬30分钟,去渣留汁;再将白果仁、粳米淘洗干净共放上述药汁中。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熬粥(若药汁不足可加开水),
    熬至粥稠白果仁熟透时,加入红糖煮化即可。分2次吃完,每日 1剂。
        功效:健脾益气,除湿止带。适宜于脾虚带下量多者。
        (3)山药羊肉汤
        原料:山药150g,羊肉250g,肉桂10g,生姜30g,调味品适量。
        制法:先将羊肉剔去筋膜,洗净后切小块,入沸水锅焯去血水。将山药切丁,生姜拍碎,
    肉桂捣碎如绿豆大小。上述用料制作完毕后,全部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后,
    打去浮沫,用文火炖至羊肉酥烂,加入调味品即可。分2次吃完,每日1剂。
        功效:温肾培元,固涩止带。适宜于肾虚带下量多者。
        (4)杜仲二仁炖猪腰
        原料:杜仲15g,益智仁l5g,核桃仁20g,猪腰2只,调味品适量。
        制法:先将猪腰剖开,去除臊腺,洗净后切小块。上述中药用水冲净,与猪腰块共放入
    炖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加入料酒、葱花、姜末,改用文火炖至猪腰烂熟。加入盐、
    味精少许,再炖片刻即可。吃猪腰、核桃仁,喝汤,分2次吃完,每日1剂。
        功效:温肾培元,固涩止带。适宜于肾虚带下量多者。
        (5)二地金樱炖甲鱼
        原料:熟地20g,地骨皮20g,金樱子20g,甲鱼1只,生姜、葱、盐、料酒等辅料各适量。
        制法:先将甲鱼宰杀后洗净,剁成小块,上述三药用布包好,与甲鱼共放炖锅中,加入
    辅料及适量水,用文火炖至甲鱼烂熟后捡去药包,吃肉喝汤,随量食用。
        功效:固肾滋阴,清热止带。适宜于肾虚带下量多者。
        (6)二子百合炖瘦肉
        原料:干莲子30g,枸杞子20g,百合20g,猪瘦肉l50g。
        制法:先将干莲子用水浸泡2小时后去心,百合、枸杞子冲洗干净,猪瘦肉洗净切片,
    共放炖锅中,加水适量和适量植物油,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炖至猪肉及药材熟烂后,加盐、
    味精少许拌匀即成。早、晚2次当点心食用,每日1剂。
        功效:固肾滋阴,清热止带。适宜于肾虚有热带下量多者。
        (7)萆薜二须冰糖饮
        原料:萆薜30g,玉米须30g,莲须15g,冰糖30g。
        制法:将上药冲洗干净,共放锅中,加水l500ml,煎煮至500ml药液时,捞去药渣,加入冰糖搅化即成,分3次饮完,或倒保温杯中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祛湿止带。适宜于湿热带下量多者。
        (8)二花金樱鸡蛋方
        原料:金银花l5g,鸡冠花l5g,金樱子20g,鸡蛋2个,红糖适量。
        制法:先将金樱子捣碎,与金银花、鸡冠花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煎熬30分钟,滤取药液1碗,加红糖煮化后打入鸡蛋,煮至蛋熟即可。吃蛋喝汤,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祛湿止带。适宜于湿热带下量多者。
        (9)苡仁山药莲子羹
        原料:薏苡仁、山药、莲子各30g。
        制法:文火煮成羹食用。每日1剂,连服7日为l个疗程。
        功效:健脾益气,升阳除湿。适宜于脾虚带下量多者。
        (10)鹿茸药仁炖膀胱
        原料:猪膀胱l个,鹿茸6g,白果仁、淮山药各30g。
        制法:猪膀胱洗净,内装鹿茸、白果仁、淮山药扎紧,文火炖至烂熟,人盐少许调味服
    食。每日l剂,连用7~10天。
        功效:温肾培元,固涩止带。适宜于肾虚带下量多者。
        3.中医辨证调摄
        带下量多的治疗原则以健脾、升阳、除湿为主,辅以舒肝固肾。但是湿浊可以从阳化热
    而成湿热,也可以从阴化寒而成寒湿,所以要佐以清热除湿、清热解毒、散寒除湿等法。
      (1)脾气虚证
        主症: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无臭气,绵绵不断,神疲倦怠,四肢欠温,纳
    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弱。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方药:完带汤(白术7g,山药10g,党参15g,白芍8g,苍术8g,甘草5g,陈皮7g,黑芥穗7g,柴胡7g,车前子7g)。
        或参苓白术散,或补中益气汤。
        (2)肾阳虚证
        主症:带下量多,色白清冷,稀薄如水,淋漓不断,头晕耳鸣,腰痛如折,畏寒肢冷,
    小腹冷感,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大便溏薄,面色晦暗。舌淡润,苔薄白,脉沉细而迟。
        治法:温肾助阳,涩精止带。
        方药:金匮肾气丸(制附子3g,肉桂5g,熟地10g,山茱萸10g,山药10g,茯苓8g,牡丹皮8g,泽泻10g)。
        或右归丸。
        (3)阴虚夹湿证
        主症:带下量不甚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或有臭气,阴部干涩不适,或有灼热感,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颧赤唇红,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红,苔少或黄腻,脉细数。
        治法:滋阴益肾,清热祛湿。
        方药:知柏地黄丸(知母l0g,黄柏7g,熟地10g,山茱萸10g,山药10g,茯苓8g,牡
    丹皮8g,泽泻10g),可随症加芡实、金樱子。
        (4)湿热下注证
        主症:带下量多,色黄,黏稠,有臭气,或伴阴部瘙痒,胸闷心烦,口苦咽干,纳食较
    差,小腹或少腹作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带。
        方药:止带方(猪苓l0g,茯苓7g,车前子7g,泽泻10g,茵陈10g,赤芍8g,牡丹皮
    7g,黄柏7g,栀子7g,牛膝8g)。
        或萆薛渗湿汤。
        4.针灸
        (1)脾气虚证:常取穴气海、脾俞、阴陵泉、足三里。
        (2)肾阳虚证:常取穴肾俞、关元、命门、次髂。
        (3)阴虚夹湿证:常取穴肾俞、太溪、次髂、阴陵泉。
        (4)湿热下注证:常取穴中极、阴陵泉、下髂。
        5.耳穴贴压
        取穴子宫、卵巢、内分泌、肾、脾。
        6.中药熏洗
        方药:蛇床子、土茯苓各30g,白鲜皮、百部各l5g,黄柏、枯矾、苦参各l0g。
        用法:将上药加清水适量,浸泡20分钟,煎数沸,取药液与1500ml开水同人浴盆中,
    趁热熏蒸会阴部,待温度适宜后取200ml药液冲洗阴道,余水泡洗双脚,每日2次,每次40分钟,5天为l个疗程。
        7.药带
        取苍术90g,黄柏30g,研末做成药带,系腰间(带脉循行线上,即平时系腰带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