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医诊断 > 正文
  • 从中医角度认识病毒性心肌炎(下)

  •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作者:郭晓辰 时间:2012-02-14 10:57:00
  • 核心提示: 由于本病虚实夹杂,病机复杂,许多医家还常常借用现代医学对本病的分期(急性期、恢复期和慢性期)来对其病机分别加以分析。 1.急性期:邪毒侵袭,内舍于心——以毒为主: 温热毒邪从皮毛、口鼻而入,侵袭肺表,因此

      由于本病虚实夹杂,病机复杂,许多医家还常常借用现代医学对本病的分期(急性期、恢复期和慢性期)来对其病机分别加以分析。

        1.急性期:邪毒侵袭,内舍于心——以毒为主:

      温热毒邪从皮毛、口鼻而入,侵袭肺表,因此本病初期多表现为肺卫表证,如咽红、咽痛、咽中不适、咳嗽、鼻塞流涕等,继则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等症,此乃邪毒由肺逆犯心脏所致。外感湿热毒邪易从口而入,毒邪蕴阻脾胃,脾失健运,症见腹泻、头身困重、恶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症,若湿热毒邪郁久不解,进一步侵及心脉则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

      2.恢复期:气阴两虚,余毒未尽——一以虚为主:

      经过急性期的病理演变进入恢复期,余留热毒之邪继续灼损营阴,可致心之气阴两伤。心气受损,阳失振奋,气化失职,可致怔忡不安。心阴耗伤,心脉失养,阴不制阳,可致心悸不宁。症见心悸气短,胸闷胸痛,口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3.慢性期:气虚阳损,痰瘀阻络——以瘀为主:

        病久伤及肺脾,肺失宣肃,脾虚水停,或热毒灼津,可导致痰浊内生。热毒壅遏,耗灼阴血,血热搏结成瘀血或日久阴损及阳,心阳受损,推动无力,血行滞涩,可导致瘀血内停。痰浊、瘀血既是本病常见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病情加重、迁延难愈的主要原因。临床多表现为胸闷憋胀,心前区疼痛,乏力倦怠,痰多纳差,舌质紫黯,苔白厚腻等痰瘀互结证候。

        综上所述,中医认为正气不足、温热邪毒乘虚侵心为本病发病主因,瘀血、痰浊为病变过程中的病理产物,耗气伤阴、血脉阻滞为主要病理变化。病初以邪实正虚、虚实夹杂为主,后期则以正气亏虚、心之气阴不足、痰瘀阻滞为主。现代医学认为,病毒对心肌组织的直接损害、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和继发产生的自体免疫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但迄今为止仍缺乏控制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而中医学根据其整体观念的特色,从正邪两方面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更强调正气在本病发生及其预后转归的重要地位,此认识亦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开拓了思路,即心病治心而不专于心,还需调整其他脏腑功能以利于心,抓住“虚、毒、瘀”三个临床分期的病机关键,从祛除病邪与调节机体阴阳气血、扶助正气人手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