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医疗法 > 正文
  • 耳压疗法对便秘的治疗作用及护理

  •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作者: 时间:2009-06-17 11:19:00
  • 核心提示: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通常采取简而易行、经济有效的措施.协助患者排便,解除便秘,常用于老年、体弱、久病、习惯性便秘及某些疾病引起的便秘者。所用的通便剂多为高渗液和润滑剂组成。随着患者对中医的认识和信任的增加.利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通常采取简而易行、经济有效的措施.协助患者排便,解除便秘,常用于老年、体弱、久病、习惯性便秘及某些疾病引起的便秘者。所用的通便剂多为高渗液和润滑剂组成。随着患者对中医的认识和信任的增加.利用中医方法协助患者排便,是护理人员急待需要掌握的技能,据《灵枢》记载,循行耳区的经脉与手足三阳经关系最为密切,六条阴经虽不直接入耳,却通过经别与阳经相合,故十二经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明张介宾《类经》日“手足三阴三阳之脉皆入耳中”,故刺激耳穴能协调阴阳,调理脏腑而达阴平阳秘,脏腑和调。耳压疗法对便秘的治疗作用明显,其方法简便,值得临床医护掌握,解除患者便秘痛苦。针对当前耳压疗法对便秘的治疗进行相应的的心理护理十分必要,现简单介绍如下:

      1耳压法治疗习惯性便秘  

      习惯性便秘患者取耳部大肠、直肠下段、便秘点、内分泌、皮质下、交感为主穴;配脾、胃、肝、胆、肾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1疗程后,大便通畅,停止治疗2个月以内大便保持正常者为基本痊愈,共18例;贴压过程中大便通畅停止治疗后复发者为显效,为25例;贴压后只在3 d内大便正常者为有效,共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6%。有人将习惯性便秘患者王不留行籽贴压取穴:直肠下段、大肠、便秘点、胃、皮质下,两耳穴位交替使用,本组50例,经l-4个疗程治疗后,有47例患者大便恢复正常,3例因故放弃治疗。

      2耳压法治疗老年性便秘

      便秘是临床上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之一,除单纯性便秘外,常伴发于一些疾病过程中。在王不留行籽耳压法治疗老年性便秘主穴为大肠、腹、直肠、皮质下;配穴:肠道实热型加耳尖放血。耳穴加肝、胆、胃、三焦;肠道气滞加肝、脾、胃、三焦;脾虚气弱加脾、肺;脾肾阳虚加脾、肾;阴虚肠燥加肝、脾、肾,结果治愈(2天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30例;好转(3天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25例;无效(症状无改善)3例;总有效率为94.8%。有人使用自拟通便汤联合王不留行籽耳压法耳穴:大肠、小肠、交感、肺、脾、皮质下结果治愈26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

      3耳压法治疗慢性肾病患者便秘

      便秘是慢性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往往导致患者头痛头晕,腹胀,食欲减退,睡眠不安,心烦易怒;更甚者便秘努责,诱发患者血压升高、出血性脑卒中、急性心衰和心律失常等。将慢性肾病便秘患者38例耳穴磁珠贴根据证型选取合适的穴位,虚秘:三焦、便秘点、脾、肾、内分泌;实秘:三焦、便秘点、大肠、直肠、肺;发现贴耳后无便秘者36例,占总病例数94.7%;无腹胀者38例,占总病例数100%;贴耳后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比贴耳前有降低。

      4护理

      护士应指导便秘患者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坚持一定量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不仅能增强体质,保持体力和精力,而且可以增加食欲,使肠蠕动功能增强,腹壁肌肉、膈肌、盆腔肌肉、提肛肌等排便肌群肌力增加,可以有效预防便秘发生。护士应指导患者食用高纤维、多脂肪食物,高纤维食物在胃肠道中不易被消化酶破坏,能吸收大量水分使粪便软化,并能增加肠内容物,刺激肠蠕动,使大便通畅,油脂类能润滑肠道,同时分解后产生的脂肪酸还有刺激肠蠕动的作用。鼓励患者多饮水、训练定时排便习惯,依靠条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有人认为功能性便秘患者患者具有明显的内向和神经质、焦虑、抑郁个性,并与负性生活事件有关,更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认为主动进行护患沟通、加强心理宣教、缓解负性情绪、优化医疗环境有利于便秘患者康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