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医科普 > 正文
  • 中国中医研究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近年来,人们对中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关注有加,一些媒体的报道更让一些公众恐慌。采访时,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岳凤先首先强调,按照中医药理论应用的药才可算是中药。岳凤先说:这是大前提。判断媒体披露的中药不
    近年来,人们对中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关注有加,一些媒体的报道更让一些公众恐慌。采访时,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岳凤先首先强调,按照中医药理论应用的药才可算是中药。岳凤先说:这是大前提。判断媒体披露的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我们首先要问的是,这些事件中的药是不是按照中医药的理论来用的,如果不是,我们就不能把它叫做中药,它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也就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了。 是否遵循了辨证论治原则一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研究所研究员陆广莘认为,近代以来,人们把中医诊疗思想的主要特征概括为辨证论治,以资与西医辨病论治相区别。西医讲病症,中医则讲证(指机体的综合状况),各有不同的理论体系。什么是中医的辨证论洽呢?岳凤先举了个简单的例子,西医所说的细菌感染,在中医看来可分为实热型和虚寒型。西医诊断为细菌感染,开方会用同一种药,但中医则会针对不同的证型使用不同的药。一般人认为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就行了,其实清热解毒只能用在实热证的患者身上,对虚寒证无效。这就是所谓的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之不同。 那么,媒体披露的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是不是严格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遣方开药的呢?很难说清楚。看看最初报道龙胆泻肝丸事件的文章可以发现,文中提到,很多患者把龙胆泻肝丸当作“泻火、去火”药来用,有的是从医院门诊开的,有的是从本单位卫生所开的,还有的是从药店买的。有位患者自觉对“症”(非中医的“证”),逢“上火”必服此药。可以说,老百姓对“火”只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浅显认识。殊不知,按中医理论辨证,“火”又分为“实火”、“虚火”,焉有不问“虚实”同用一药之理?如果没有经过中医辨证用药,则是犯了未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之大忌! 因此,有不少中医专家认为,媒体说的很多中药不良反应严格说来不能叫中药的不良反应。因为按照定义,药品的不良反应是指在药品质量合格、用法用量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如果没有按照中医的理论辨证施治,而是按患者症状或者按西医病名给病人选用中药的话,引发的不良反应应该算错用了药品! 怎样看待中药的毒性 岳凤先说,在西医药学中,药物的治疗作用和毒性作用是分开的。中医药学则把药物毒性当作药物的偏性,主张用药之偏性,治人之偏差,体现了药物毒性作用与治疗作用的一致性,偏性是治疗作甩的依据。中医典籍中有“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皆是砒霜”一说。什么是当服和不当服呢,这就是上面所说的辨证用药了。 陆广莘说,在中医看来,毒与药几不可分,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毒,也没有什么是绝对的药,正确的利用就可以化毒为药。无论关木通还是含马兜铃酸的其他中药,按中医理论使用就是良药,不按中医理论使用,就很可能成为毒药。岳凤先也说,中药砒霜,其毒性之大人人皆知,但使用得当,仍是一味良药。近年来砒霜治疗白血病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医强调“中病即止” 岳凤先说,中医诊疗强调辨证论治的同时还认为必须“中病即止”,随证加减,效必更方,从来不主张长期用药。中医还强调对“证”的治疗守法不守方,不可能一个方子永远一成不变地吃下去。而在媒体披露的龙胆泻肝丸事件中,有的患者服用龙胆泻肝丸时间长达一两年,短的则两三个月。北京一消费者也是因长期服用某种排毒养颜产品,出现了不良反应。这究竟是属于中药的不良反应呢,还是属于没有遵循中医的原则错用了中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