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医科普 > 正文
  • 喉证治痰法刍议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中医的所谓痰,除指呼吸道分泌的病理性产物之外,还泛指包括着机体内一切积潴在器官组织内的败津腐液,绝大多数是可以看到的粘液物质。但也有看不到的,如美尼尔氏病痰蒙清窍的痰,癔性咽喉易感症痰气相凝的痰等。不管看到
      中医的所谓痰,除指呼吸道分泌的病理性产物之外,还泛指包括着机体内一切积潴在器官组织内的败津腐液,绝大多数是可以看到的粘液物质。但也有看不到的,如美尼尔氏病痰蒙清窍的痰,癔性咽喉易感症痰气相凝的痰等。不管看到看不到,都可以分为风痰、寒痰、热痰、燥痰、湿痰、顽痰、结痰以及脾虚或肾虚之痰几种,所以治法也有所不同。   (1)风痰宜消。由急性感染的风邪激惹导致的痰,一般称为风痰,常见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及急性喉梗阻等,常用方有加味六味汤。药如:荆芥、防风、薄荷、僵蚕、桔梗、甘草、陈皮、半夏、天竺黄等。   (2)寒痰宜温。在理论上说,气血遇寒则凝,津液遇寒则滞,诚如林佩琴氏《类证治裁》所谓:“寒留则水液不行”,不行则滞,滞则败,败则成痰。但在喉科来说,寒痰一证,比较少见,偶然在急性喉炎中也可见到,治当以温中化痰法,常用方为理中化痰汤。药如: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半夏、茯苓等。   (3)热痰宜清。火可烁津炼液为痰,所谓“火为痰之本,痰为火之标”,因之一切疾病由于热证为多而痰热也相应增多。所以喉科痰证也不例外,亦以痰热为多见,例如急性咽喉病而出现痰证者,大多属热痰,常用法为清热化痰,代表方剂为清气化痰汤。药如:陈皮、杏仁、枳实、黄芩、栝楼仁、茯苓、胆星、法夏等。   (4)燥痰宜润。燥痰证多出现在阴虚体质的慢性咽喉炎、干燥性咽炎、萎缩性咽炎,这是肺虚津槁、燥气乘之所致。凡慢性咽喉炎,十之八九是燥痰。只有清肺生金以化痰,才是中肯之法,常用代表方为清肺饮。药如:黄芩、桑皮、栝楼仁、橘红、茯苓等。   (5)湿痰宜理。感受外湿过久过重,致中州被困,阳气不振,津液化浊成痰。此外,湿浊内停一久,脾气困顿,不能运化水湿,水湿与津液停骤而成湿痰,例如癔性咽喉易感症,长期口縻口疮等,但一般喉科湿痰者属于少见,治法为燥湿化痰,常用二陈汤加味。药如:法夏、陈皮、茯苓、甘草、芥子等。   (6)顽痰宜攻。喉科中以室带长期水肿、肥厚,粘膜不充血而晦暗、惨淡为最典型,常用方为加减四海汤或礞石滚痰丸。药如:海藻、昆布、牡蛎、皂荚、法夏等。   (7)结痰宜消。结聚有形可睹者,习惯上称结痰。例如咽部潴积性囊肿、舌下腺囊肿之类最为典型。常用四海舒郁丸或四海软坚汤类,但效果不很理想。药如:青木香、陈皮、海蛤粉、海藻、海带、昆布、乌贼骨等。   (8)健脾制痰。用补虚方法来消痰有二:一为健脾制痰,一为益肾制痰。但喉科无肾水泛滥为痰一证,故而益肾制痰一法从略。《明医杂者》云:“痰之动湿也,主于脾”,所以脾运失健,内湿自生,一方面湿滞则津液腐化,一方面脾衰乃不能升清化浊,于是产生痰浊。所以,使土气振作是治化痰之源,绝生痰之本,故号以制。常用方有参苓白术散或健脾丸,药如:白术、木香、黄连、甘草、茯苓、人参、神曲、陈皮、砂仁、麦芽、山楂、淮药、肉蔻(以上健脾丸方);人参、白术、茯苓、扁豆、淮山药、砂仁、苡仁、桔梗、莲子肉、炙甘草(参苓白术散方)。B09.3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王业龙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