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药科普 > 正文
  • 解读《药性三字经》之一八七 白茯苓、赤茯苓

  •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作者:张海湃 时间:2013-11-18 09:52:00
  • 核心提示:白茯苓,补心脾,泻肺热,亦相宜;
    利湿热,赤茯苓,破结血,最有功。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白茯苓为菌核内部的白色部分;赤茯苓为皮层下的赤色部分。白茯苓别称茯苓、云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渗湿利水

    白茯苓,补心脾,泻肺热,亦相宜;
    利湿热,赤茯苓,破结血,最有功。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白茯苓为菌核内部的白色部分;赤茯苓为皮层下的赤色部分。白茯苓别称茯苓、云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本品益心脾而宁心安神,常用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多与黄芪、当归、远志同用。本品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实为利水消肿之要药,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治疗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常将自茯苓与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等同用。本品善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可治疗痰饮之目眩心悸,常与桂枝、白术、甘草同用。此外,本品还能健脾渗湿而止泻,尤善治脾虚湿盛泄泻,常与山药、白术、薏苡仁同用。
      赤茯苓别称赤苓、赤茯,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膀胱经,具有行水,、利湿热、破结血的功效。赤茯苓与白茯苓虽然来源于同一真菌的不同部分,但是功效有所区别,正如《本草经疏》记载:“白者人气分,赤者入血分,补心益睥,白优于赤,通利小肠,专除湿热,赤亦胜白”。治小便不利、淋浊、泻痢,可用赤茯苓、车前子、滑石、沉香等;治心肾气虚,神志不守所致的小便淋沥或不禁,以及遗泄白浊,可用赤茯苓、白茯苓、补骨脂、桑螵蛸等;治热淋、血淋,可用赤茯苓配伍赤芍药、栀子。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