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药科普 > 正文
  • 竹茹肺胃良药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2 08:15:03
  • 核心提示:文 吴翠秀竹茹,作为药用最早记载是《金匮要略》中的竹皮大丸,用石膏、桂枝、甘草、白薇为末,枣肉为丸,主治妇人烦乱呕逆,以安中益气。自此之后,一直为医家所沿用,并广泛应用于肺胃之病,如肺热咳嗽、胃热呕吐等症。和胃止呕为
    文 吴翠秀 竹茹,作为药用最早记载是《金匮要略》中的竹皮大丸,用石膏、桂枝、甘草、白薇为末,枣肉为丸,主治妇人烦乱呕逆,以安中益气。自此之后,一直为医家所沿用,并广泛应用于肺胃之病,如肺热咳嗽、胃热呕吐等症。和胃止呕为其主要功能,次要功能是清肺化痰、凉血止血、清心除烦。竹茹由于药源广,易取得,简、便、验,所以是治病疗疾之良药。 竹茹为多年生常绿乔木之淡竹的茎杆除去外皮后剩下的中间层人药,可鲜用,或晒干后用,或用姜汁炒后用,因此有鲜竹茹、干竹茹、姜竹茹之分。其陸寒凉,味甘平带苦,甘能和胃,微苦强胃,故凡胃虚呕吐、面色无华、四肢无力、口淡无味、纳食欲吐者常用之。最常用的是妊娠早期之恶阻,一般妊娠2—3个月之后,出现见食物则吐,或欲食则吐,或食后移时则吐,伴随面黄肌瘦、四肢酸软、口苦或口淡无味,呕吐严重者吐出胆汁,或呕出血,若不及时治疗,可影响胎儿,因此需和胃止呕、平肝降逆。常用姜汁半匙,竹茹一团(约30g黄连3g,苏梗10g,水煎服。先以小量试药,患者用舌浸药液,然后先服半匙,无呕吐反应,再服一匙。以后不拘时服,以少量多次服为好,一般3-5剂可以止呕。有些患者不能进药,送药则吐,可用膨化玉米细嚼慢咽之后,再服药。因玉米制成膨化食品,有和胃化湿、健脾助运之功能,细嚼慢咽可促进胃肠蠕动。若还是不能进药,可用酱油涂舌之后再服药,一般经这样辅助治疗后,药液能顺利服下。除恶阻呕吐外,若平素脾虚胃弱,纳食无味,时时欲吐,面色萎黄,脉沉细,舌淡苔薄白者,用姜竹茹10g党参10g大枣7枚,炙甘草5g,陈皮5g同煎,一天1剂。有较好的健脾和胃、止呕平逆效果。 竹茹有淡竹之竹茹与苦竹之竹茹,苦竹茹有较好的清肺化痰功能。肺热痰黄,咳嗽痰稠、咯痰黏腻,伴口臭口黏、口干欲饮,一般多为急、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扩张症之咳嗽症,有时常因感冒引发。《药品化义》中说:“竹茹,轻可去实,凉能去热,苦能降下,专清热痰。”因此凡痰热阻肺者,用竹茹代水为最佳药剂,因该药无毒,用量可以放大至100g左右,鲜品可用至25吨。临床应用,以鲜品为佳。 竹茹除和胃、清肺之外,当有凉血止血、清心除烦之用。血热妄行,常见胃热呕血,或齿龈出血、口干舌燥、舌质红绛、渴欲冷饮,伴口臭不能近人,竹茹常配石膏、竹叶、白茅根、芦根、藿香之属,或配用《千金方》竹茹与醋同煎口含以治齿衄的外治方。心经有热,扰乱神明,心烦不寐,遇事易怒,面赤白干,或产后虚烦不寐者,常配莲子、百合、麦门冬、合欢皮之属。故《本经逢原》中说:“竹茹专清胃府之热,为虚烦烦渴,胃虚呕逆之要药。”《本草备要》将竹茹之主要功能与次要功能及主治病症记载得更为明确,书中说:“开胃土之郁,清郁金之燥,凉血除热,治上焦烦热、温气寒热、噎膈呕哕、吐血衄血、肺痿惊痫、崩中胎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