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西结合 > 正文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81例

  • 来源:中医药导报 作者: 时间:2010-02-23 14:47:00
  • 核心提示: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炎症。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81例,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162例均来源于我院门诊2003年以来的病人,随机分为对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炎症。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81例,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162例均来源于我院门诊2003年以来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1例。治疗组年龄21~48岁,病程3个月~6年。对照组年龄22~47岁,病程5个月~5年。两组病例来源、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临床表现为:下腹坠胀、疼痛及腰骶部疼痛。在劳累、性生活后或经期加剧,常伴有月经失调、白带增多。盆腔检查可见宫旁组织增厚,附件增粗呈条索状或形成炎性包块。
         治疗方法
         对照组内服化瘀利湿、行气止痛之中药。方选:当归12g,赤芍、白芍、红藤各15g,败酱草30g,川楝子 10g,鬼针草10g,桃仁10g,红花10g,延胡索15g,乌药5g,香附10g。有炎性包块者,加穿山甲、三棱、莪术各 10g;白带多加黄柏、茵陈各10g,生薏苡仁30g。上述中药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7天为1个疗程。
      治疗组除上述综合治疗外,加:①中药保留灌肠。炎症型用灌肠工号方:败酱草、丹参、蒲公英各20g,川芎10g,甘草6g,红藤15g,生大黄、黄柏、赤芍、延胡索各10g。包块型用灌肠Ⅱ号方:丹参、红藤、败酱草各20g,当归、三棱、莪术、鬼针草各10g,小茴香、乳香、没药各6g。上方浓煎取汁200ml,于每晚临睡前排空大便后灌肠:将温度控制在38℃左右,自肛管插入直肠15cm,缓缓注入药液保留至次晨。7天为1个疗程,经期暂停。②应用暖宫贴外用。对准子宫穴,将暖宫贴贴于内裤外面,每日1贴,7天为1疗程,月经量多者经期停用。③经期停用中药,给予头孢氨苄甲氧苄啶0.25g口服,每6h口服1次,连用7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体征消失,8超检查恢复正常,1年内未复发;好转:症状、体征消失,B超检查盆腔包块缩小,触痛消失,3~6个月内未复发;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8超检查无好转。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81例,治愈65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治愈率80.2%;对照组81例,治愈34例,好转38例,无效9例,治愈率42.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纯中药治疗(对照组),差异有极其显著性(Pd0.01)。
         体会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病程迁延,病情较顽固,常有急性发作,中医学证属“腹痛”、“瘕瘕”、“带下”。慢性盆腔炎起因主要为寒、热、湿、疲、虚。妇女湿邪缠绵,湿热蕴结下焦,损伤冲任可致病;湿滞下焦,阻遏气血造成湿瘀互结可致病;湿热阻滞,下焦气阻,血行不畅造成气滞血瘀可致病;寒湿之邪侵及胞脉,客于冲任,阻滞气血,伤及任带也可致病。无论是哪一型,都离不开瘀、滞,都为“不通”,不通则痛。运用中药行气活血化瘀利湿之剂,虽然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单纯口服中药痊愈慢,病人往往不能坚持服药而放弃,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综合治疗根据妇女的生理特点:阴道子宫后方紧邻直肠,由于直肠黏膜血管丰富,组织疏松,运用化瘀利湿之中药灌肠配合内服,具有行气机、通血脉,使药液通过局部黏膜渗透吸收,直达痛所,提高了疗效。应用暖宫贴持续热疗,能改善局部循环及局部炎症反应,起到活血化瘀之功。经期停用中药,应用抗生素治疗,可避免因活血而导致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减少副作用,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疗程,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故日后复发率明显下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