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医界大家 > 正文
  • 吴华:残疾,挡不住35载行医路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5-16 08:34:20
  • 核心提示:吴华(右)在村卫生服务站接诊。

    吴华,男, 60岁,重庆市大足区宝顶镇东岳村卫生室医生。1980年吴华被招收为原大足县第一批乡村医生,并被推荐到卫校村医学习班脱产学习一年,取

    27751431050287306.jpg

    吴华(右)在村卫生服务站接诊。
     
        吴华,男, 60岁,重庆市大足区宝顶镇东岳村卫生室医生。1980年吴华被招收为原大足县第一批乡村医生,并被推荐到卫校村医学习班脱产学习一年,取得乡村医生资格证书。次年,吴华在村卫生室上班,至今已行医35年。

        走进重庆市大足区宝顶镇东岳村,除了扑面而来的湖光山色,也会被水库大坝旁一间别样的门面房吸引,因为门楣上方的“红十字”显得格外醒目。

        这是东岳村卫生室,净洁而简单,里面除一个中药柜和西药柜外,只有一张诊断桌。每天一早,卫生室的主人——村医吴华都会准时将门打开,迎接前来看病的村民。从把脉到测体温、量血压、听心率、看舌苔,从开方到抓药、配药,从询问到叮嘱……他总是一丝不苟,是一个踏实认真的老村医。

        在乡村卫生室,这样的场景并无特别之处。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无论是提笔写处方还是配药,吴华用的都是左手,原来他是个残疾人,右手只有两根手指,连手掌都没有。就是这样一个残疾村医,守护着东岳村7.5平方公里、1000多户3000多村民的健康,同时还兼顾周边乡镇村民的诊疗。而且,他这一“守”就是35个年头。

        蛇咬变残疾,转身奔医路

        人的命运很难说清楚。如果吴华不是小时候被蛇咬,让自己变成了残疾人,他也许不会成为今天的乡村医生。11岁那年,盛夏的一个凌晨,睡梦中的吴华被右手钻心的疼痛惊醒。听到他的惊叫,父亲打开手电筒,发现一条近1米长的烙铁头毒蛇正顺着墙缝逃离。再看吴华,他的右手虎口不仅冒血,而且开始肿胀变色,并向手臂扩展。虽然天亮后找来草药医生处理,但症状没有消失,反而愈发严重。两个月后,吴华的右手开始化脓腐烂。随后经过长达3年的治疗,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他的右手手掌不见了,只剩下变形的无名指和小指,留下终生残疾。

        当吴华重返校园,残缺的右手引来同学的讥讽和嘲笑,令他愤懑而自卑。初中毕业后,吴华再也不愿进校读书,成天把自己关在家里。忧心忡忡的父母无计可施,逢人就叹气。在当地卫生院工作的三叔实在看不下去了,便上门开导吴华,并让他跟自己学习中医。

        不知是三叔的开导起了作用,还是中医本身让吴华着迷,反正他一头就扎了进去。为了掌握医学知识,吴华总是争分夺秒地看书,连出去放牛都带着书,每天夜里看书到深夜,恨不得把自己变成一块海绵,拼命汲取医学医识。用他的话说,自己那几年看过的书,一个人用扁担都挑不动。

        对吴华而言,看书学习不是什么难事,但实际操作就会遇到种种困难。由于右手残疾,出门给人看病带不了几样东西,尤其是给病人打针输液极为不便。右手靠不上,只能依赖左手,为了锻炼左手腕的活动力,使其能够熟练准确地进行注射,吴华曾拿红薯和萝卜练了一个多月。

        “天道酬勤”,经几年自学,吴华迎来好机会。1980年,他被招收为原大足县第一批乡村医生,被送到县卫校接受一年的脱产学习,取得了乡村医生从医资格证书。学成归来,村里出资开办了东岳村有史以来的第一所村卫生室,吴华就此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乡村医生,成了村民的健康卫士。

        风雨挡不住,救命如救火

        在东岳村,所有人都知道距离卫生室不远处的化龙水库码头,总是停靠着一艘铁皮船。村民说,那是吴华出行的交通工具,是村里的水上“120”。据了解,东岳村位于化龙水库深处,1000多户村民散居其间,进出主要靠划船和走山路,没有别的捷径。

        为了能及时前往库区深处为乡亲们诊治,2009年,吴华花400元钱买了一艘二手木船。由于右手残疾使不上力,吴华只能靠左手划动船桨,刚开始的时候木船一直在岸边打转,练了3个多月才把船划出岸,而代价是满手血泡最终变成厚厚的茧疤。二手木船不经用,三补两补便彻底报废。随后,吴华又花3000多元买来材料,焊接了一艘铁皮船。吴华说,有了铁皮船,就像添了铁翅膀,风里雨里都不怕。

        事实上,这些年为了给村民看病,吴华当真是风雨无阻,不管酷暑寒冬,还是深更半夜,只要有人病了,他都会及时赶到。有天凌晨3点多,75岁的吴建珍老人的儿子给吴华打来电话,说老母亲从晚上10点就开始咳嗽不断,很危急。放下电话,吴华赶紧戴上头灯,提着医疗箱直奔码头的铁皮船。夜色中划船到对岸,而上岸后还有3公里长的崎岖山路,这一路下来,吴华已是汗流浃背。经检查,吴建珍是急性支气管炎,立即输液,老人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此时,吴华才沿着山路往回赶,而天已蒙蒙亮。

        1989年的一天晚上9点左右,一个中年男子急慌慌找到吴华,说自己是中敖镇柿花村的莫成国,他母亲病得快不行了。吴华赶紧背上药箱冲出门外,两人在山路上赶了3个多小时,才到莫家。此时,身材矮小的吴华已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水。来不及喝一口水,便开始为昏迷中的老人施救。经过紧张的检查,开出药方后,吴华又陪着莫成国赶到中敖镇上配药,那时已是清晨7点过。如今,老人已87岁高龄,提到吴华就说他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对吴华来讲,划船几个小时为村民提供服务是家常便饭,夜里翻山越岭出急诊也很平常。由于山里路陡草多,尤其是下雨下雪的时候特别滑,摔跤是常事,吴华还曾摔断过腿。“虽然村里出行条件不好,总是山隔水阻,但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没有条件可讲,救命如救火,就是爬也要爬到病人面前。”这就是吴华的行医信念。

        乡邻有需要,坚守东岳村

        从村里到村外,吴华都有极好的口碑。他不仅医术精,而且医德好,总是处处为病人着想。因为除了医术,当年三叔还教会吴华一样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医者仁心”。“医者父母心,一定要把病患当成自己的家人对待。”吴华把这句话铭记于心。

        针对农村人对中医一向比较信服,加上中医费用相对便宜,再说吴华本身就曾自学当过草药医生,所以,他在卫生室专门设置了中药柜,有时还自己采集一些中草药。但凡病人前来就诊,能用中医施治他就不会用西医,能用中药的绝就不用西药,能用便宜药的绝不用贵药。用村民的话说,他守在卫生室的目的不是为了挣钱,就是为了给大家看病。

        本来按照当地的政策,乡村医生出诊可以收取4元钱/人次的诊疗费,但吴华从来没收过这笔钱,只收取基本药物费。对于生活困难的村民,他连药费也不收,有些村民过意不去写下欠条,他从来不追讨。这些年到底为村民垫付、减免了多少医药费,吴华从来没统计过,他也不在意。照他的话说,自己每个月有1200多元的补贴,已经知足了。

        吴华对每个病人都同样体贴、细心,望、闻、问、切一环不漏,每次给患者处方开药后,他都要反复交代服药注意事项,回头在村里碰上了他还要反复询问、叮嘱。当地村民都说:“这些年要是没有吴医生守在村里,要是他没有这么细心周到,真不知道我们生了病该怎么办?”

        是啊!东岳村比较艰苦,吴华不敢想象如果自己不干了,村民看病了会怎么样。所以,他告诉自己必须坚守在这里,为村民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虽然我已六十岁了,但还能划动船,还能走山路,还能打针输液。只要村民需要,我就会坚守到底。”这就是吴华的想法,一位坚强、善良、真诚的乡村医生的信念。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