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医界大家 > 正文
  • 程莘农学术思想和成才之路探源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5-11 14:19:08
  • 核心提示: 程莘农,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首席研究员、教授、主任医师、中医针灸学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医大师”,

    032.webp.jpg

     程莘农,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首席研究员、教授、主任医师、中医针灸学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医大师”,中国针灸界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文史馆馆员。程莘农诞生于变革年代,10岁涉入杏林,16岁拜师研习中医,19岁挂牌悬壶济世,后在新中国成立较早的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任教,转攻针灸,之后奉调北京,从事临床、科研和教育培训工作。笔者作为其学术传承人,有幸直面聆听并感悟老师的风范,兹将其学术思想和成才之路略述于下,希望对中医药从业者成才有所借鉴。


    1 程莘农院士学术思想探源


    1.1 家学影响


    程莘农家族,世代业儒,是书香门第的旺族。其高祖程师点,曾祖程大镛,均系一代名儒,叔祖程振六是当地名举人,并将程家所居水渡口寓所的巷子易名为集贤巷,父亲程序生为清朝末期最后一次科举的秀才,是当地有名的私塾先生,门人弟子很多,当时淮阴大多的士绅名流多出自其门下,是名副其实的书香世家。家庭的熏陶和孩童时期的传统文化教育与程莘农的成才密不可分。


    程莘农是麒麟贵子,其父五十得子。按家规,程莘农6岁时即开始接受文化教育,由父亲亲自讲授四书、五经等书,并开始悬臂端肘习练书法。1931年,中国时值抗日战争时期,有感于世事混乱,其父一改让程莘农业儒出世之初衷,遵照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中国古训,转而改教其读医书。其时,程莘农10岁,由父亲亲自教读《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脉诀》《内经》《难经》《本草纲目》《本经疏证》等中医经典著作。相对于四书五经,年幼的程莘农反倒觉得医书更有趣味更容易学,因此读得兴味盎然。四书五经的儒学底子为其医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医与儒,虽是不同的学科,但在古代常常是伯仲难分的。中国自古就有医儒同源之说,是医学的基础,为学医创造了便利条件;医是的延伸,所以又说儒是基础医是楼。自从元代戴良在《九灵山房集》一书中提出了医儒同道的观点之后,人们习惯于把相提并论,文中说:儒识礼仪,医知损益。礼仪之不修,昧孔孟之教。损益之不分,害生民之命。儒与医岂可轻哉?儒与医岂可分哉?所以自古就有把读书或教书之人与医生齐名被尊称为先生。由儒从医、文仕通医是古代中医传承中的特色之一,也说明了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思维方式,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一致性,如气、阴阳、五行学说等,整个传统中医理论体系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若干范畴为理论基础的,可以说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没有现有形态的中医理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见,中医离不开中国传统人文文化教育传播,离不开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敬畏感和特殊需求;中医药若离开文、史、哲等文化的滋养,中医的本体思维、价值取向、发展规律都将被扭曲,中医理论难以得到健康稳定发展,中医药从业者终究难成为一代中医名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医的文化研究是中医传承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应当重视和加强中医药学科学与文化价值观的传承与中医药知识的普及教育。


    1.2 拜师学医


    程莘农虽然经过几年古典医籍的诵读和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中医理论知识,然而,中医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问。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其父程序生深知中医临证实践的重要性,几经辗转,1936年,年仅15岁的程莘农终能拜陆慕韩为师。陆慕韩的父亲为陆耀堂,曾师从周金杨。陆氏三代均为治疗温病的专家,声震一方。程莘农拜师陆慕韩,初习临证,把书本上的知识首次运用于中医临床治病,在3年多的时间里,广泛接触温病、妇科以及内外各科杂病,基本上掌握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并进一步理解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规律,注重理法方药和君臣佐使,尊师据典,这为其以后提出针灸辨证理、法、方、穴、术的观念打下了基础。如其所言,中医针灸,就是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针灸辨证论治。中医辨证思想对其针灸治病的学术影响正是来源于此。


    1939年,日军进入淮阴市,陆氏因家破忧愤而病逝。陆老辞世后,只有19岁的程莘农便开始独立挂牌行医。由于程莘农热情服务和较好的疗效,患者称其为小程先生,还为水渡口程家门前惠赠一帧程氏医室的匾牌,保存至今。民国期间,考试院成立考选委员会,组织办理中医师执业执照,程莘农参加了考试,于1947年获得了中华民国考试院颁发的医师证书。


    1.3 院校教育


    中医学校教育古已有之。公元443年,南北朝刘宋王朝皇帝刘义隆采纳名医秦承祖置医学,以广教授的建议,创办中医学教育机构,这是我国最早由国家创办中医学教育的开始。唐代在公元624年正式设立太医署。北宋继承唐朝中医教育制度设置专门的中医药教育机构太医局。明清时代,由太医院兼管国家中医教育,主要是为太医院培养医药专门人才。虽然中医学校教育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较早,改变和丰富了传统的培养模式,官方教育具有专门的管理和教学机构,设有统一的教材和考试,对中医学发展有一定的规定和示范作用。但官方教育培养医生数量不多,且多为上层统治者服务,对地方医疗资源的影响有限,不能成为中医学人才培养的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政府大力支持中医药教育,将传统中医教育与现代教育接轨,先后创办中医药进修学校及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力发展院校教育,使中医教育呈现出多样化、规模化、规范化、制度化等特点。在中医院校中,针灸逐渐从一门课程发展成为了一个专业乃至针灸学院,由之前民间教育为主转变为国家办学为主的教育模式。


    1949年以后,程莘农先后从事淮阴专区中心卫生院保健室工作、淮阴专区护士学校教务工作、清江市卫生工作者协会常务委员兼秘书股股长。为补充医学知识,程莘农于19536月进入清江市(淮阴)中西医进修班学习新知识。1955年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举行学校成立大会和第一期中医进修班、针灸专修班开学典礼。当程莘农知道这个消息时,第一批中医进修班的60名中医已经选拔完毕,鉴于程莘农的深厚功底,学校于是将包括政治、中医基础、方剂、中药等在内的试卷寄往卫生院对其进行单独考试而破格录取。1956年,程莘农毕业后留校任针灸学科教研组组长,这成为其由用药用针的转折点,之后便转攻针灸。那年程莘农34岁,一切从头开始,学习针灸知识。其中习记十四经穴的经历,留下一段学习针灸腧穴的佳话。


    由于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主要是为培养教师,加之第一学期中医班的学员都是具备了相当中医素养和临床经验的中青年医师,老师们则是临床经验更丰富、学术水平更高的名老中医,正像访谈时程莘农所说:院校教育可以使学生接触多位老师,接受更加全面的知识。程莘农在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和带教期间,江南针灸学派众多,学术气氛活跃,当时承淡安、叶桔泉任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校长、副校长,医术高超,声望较高。虽然聆听,非常受益,但对他从事针灸事业,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南通的孙晏如和淮阴的李春熙。


    孙晏如重视经络学说和循经取穴,尤其重视经络学说临床应用,常常以“经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教导后学,启发后人一定要通晓经络,熟识穴位。其认为经络学说是古人几千年来,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所发现的原理和治病规律,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有客观存在的物质基础的。不认真研究经络,将会有废经存穴的倾向,针灸只能成为一种治疗手段,疗效将得不到提高。临证时强调辨证施治、循经取穴,“宁失其穴,毋失其经,按经用穴”。受其影响,程莘农在临床上尤注重经络理论的运用和归经辨证。另外,孙晏如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特别强调:“要精通针灸,必须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要在中医经典著作上下功夫,博览群书,不断提高中医学术水平。”这些学术观点,一直影响并指导程莘农的临床应用,并在应用中被其不断完善。


    李春熙就读于针灸名家承淡安先生门下,通晓《灵枢经》《针灸甲乙经》《十四经发挥》等针灸古籍,重视经脉循行及交会穴的应用。其编著的《针灸学讲义》为江苏省中医学校当时的主要教科书,对经络、腧穴、针灸手法及常见病针灸治疗有比较系统的描述。程莘农对这本书爱不释手,白天跟随李老师出诊带于身边,晚上将心得体会记录在书本上,这本书保存至今。在笔者跟师学习的过程中,其经常拿出来作为教本指导学生学习。其中标注的关于五输穴、八会穴的渊源、交汇、主治病症和临床应用规律,对程莘农后来的针灸研究及临床诊疗产生了深远影响。


    1.4 博采众长


    除了从书本学习外,程莘农还向有经验的医生学习,博采众长,提高临床技能。其平时所用的一些经验针灸处方,多数学自其他老中医。程莘农曾先后求教焦励斋大夫用后溪、申脉穴治疗周身关节病,杨永璇用肩峰阿是穴治疗肩周炎,单玉堂先生用郄门穴治疗疔疮等。凡此种种,只要有一技之长,程莘农定为之求教,一针一师,一穴一师,一德一师,不断吸取他人长处,以更好为患者服务。


    作为“国医大师”,程老坚持学而不厌、终身学习的习惯,真可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其强调:“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向老师和书本学习,还要向患者学习;不仅要向中医同事学习,还要向西医同行学习;不仅要向传统文化学习,还要向现代自然科学学习;不仅要向国内的同仁学习,也要向外国朋友学习。不管怎么样,别人总有一技一法比你所长。”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如今92岁高龄的程老,虽然不在工作第一线,仍然坚持学习和了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信息,个人自费订阅几十种报刊,费用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之最。程老说:“我从医几十年,从不敢说大话,只要我不如别人的,就直接向别人请教,我自己有什么好经验,也肯定尽量都教给学生们。”其在古代“三刺法”“三才法”基础上,开拓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针刺方法“三才针法”,将针刺得气与习练书法握笔和意境有机结合,取“手如握虎”“伏如横弓”,以达到“指实腕虚、气随人意”的书法家境界,巧妙地把针刺过程的点穴、押指、穿皮、进针和得气融为一体,通过动手探穴、指实腕虚持针法、三才进针法、震颤补泻法和飞旋行气法,三才一体,实现补泻,气至病所。


    2 对程莘农成才之路的思考


    程莘农从儒医到院士,经历曲折,其成才之关键除自己热爱及其不懈追求之外,还与其熟读经典、跟师学习与接受院校教育、加强临床实践有关。教学期间他著书立说,主张编写使用规范教材,以适应院校教育的需要。程莘农成才之路为我们今后的中医针灸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2.1 熟读人文和医学经典是基础


    程莘农年仅10岁时,即在父亲的指导下诵读了《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脉诀》《内经》《难经》《本草纲目》《本经疏证》等大量的中医经典著作,以致拜师陆慕韩门下,跟师临证过程中能得心应手,很快便得到老师的认可,这可谓是熟读经典的作用。后来在转攻针灸时,仍然从经典的学习开始,诵读并摘录了《灵枢经》《难经》《针灸甲乙经》《铜人针灸腧穴图经》《针灸大成》等针灸专籍,这些经典的学习为其后从事针灸临床打下了坚实基础。


    《名老中医之路》所辑97家中明确强调中医四大经典的学习与背诵者多达87家,占其中的90%。王琦曾对近现代112家名中医成才过程进行探讨,其规律是无不以熟谙经典为本,以奠定学术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旁及各家,博及医源。所以加强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文献学习,培养传统思维模式,将中医放到传统文化大背景下,是中医传承的当务之急。


    曾有研究对20世纪上半叶96位老中医的成才之路加以概括,得出他们成才的基本经验是:通晓人文,构筑学医通途;精读经典,从正门进入医学殿堂;名师引渡,是成才的捷径;随师临证,临证与读书交叉,及早获得扎实的独立应诊能力;善思明辨、终身好学,不拘门第、兼收并蓄;重医德修养,追求德艺双馨。程老的成才之路与此也十分契合,这说明文化底蕴是中医传承和发展的基石。正如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所强调“读经典做临床是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途径”。


    2.2 接受院校教育与师承学习相结合


    传统中医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关键在于有一个与之相应的社会背景下的传承体系,即传统中医教育。传统的中医培养是边学理论边进行实践,师徒传承是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传统方式。在“师傅”指导下,徒弟自学中医基本理论和文献经典并跟师进行随诊学习为主,通过口传心授将中医特色、临床经验传承给徒弟,徒弟在抄方侍诊中,逐渐理解老师的思维方式、治病用药方法,在学习中悟出新意不断创新。师徒相授,有利于临证用药经验和传统操作技术的传授。因此,师徒传授是继承与发展中医药学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模式。


    既往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主要通过师承授受的方式传承,但传统的师带徒有着一对一的局限性,受众较少,知识面窄,成才较慢;学术传承中,人们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内,加之医家各承爱技,秘而不传,导致一些实践医学得不到继承发展和推广交流;中医许多成功的经验往往只属于个人,很难成为医学界共同掌握的技术。中医院校教育恰能弥补师承教育的不足,能用最经济的办法将中医基本知识教给学生,课堂教学具有传播知识的信息量大,传授的知识标准统一、规范、受教育的普及率高等特点。学生在五、六年的大学时间内,不仅仅是学会各种病症的中医治疗,掌握能够指导中医实践的理论,以及中医的学术观点、辨证施治观念和临床治疗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习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和科研方法,架起了与西医学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因此,应该把现代学校教育和传统师承教育结合起来,互为补充,将师承教育纳入到中医高等教育当中去,成为中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教育在本科时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的基础课教育实行课堂教育,培养厚基础、宽知识的良好知识素质;后期的临床课实行导师制,实行个性化教育,培养中医的专才。这样就能把中医专才教育和普遍的人才教育结合起来,能够使集中时间学习中医理论与分散跟师学习经验相结合,既克服了传统师带徒教育缺乏中医系统理论的缺陷,又避免了常规学校教育远离临床实际的倾向。


    程莘农的成才之路,也正是师承与院校教育的结合。正是由于三年半的跟师临证学习,将记诵的中医经典理论得以应用,并将实践和理论知识挂钩,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融会贯通;后经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又跟随多名老师临床学习,全面了解中医,系统学习针灸,思维进一步开阔,为后来成为针灸大家奠定基础。


    2.3 著书立说和规范教材以立言


    程莘农在学习期间,深感中医药著述颇多,博大精深,且历朝历代多有发微,受年代、通信、印刷等历史条件所限,后学者如临海洋、无从下手,往往各执一词。可见一套系统规范的教科书,对学习中医针灸的人来说,实为必要。对此,程莘农深有体会,其坚信“执方疗人,功在一时;著书教人,功在万代”的古训,于是早在南京教学期间,便产生了编写统一教材的想法。


    程莘农留校任教以后,首先对江苏省中医学校针灸学教研组编著的《针灸学》讲义进行修改补充,一改过去的编写体例,从肯定中医传统理论入手,直接增加针灸经典文献的注解,举出《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大成》和《循经考穴编》等文献的经文释义,对有关经络腧穴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补正,理顺了经络循行、腧穴部位和主治病症的关系,从而解释了“经络所通,主治所在”的规律,并研制了“经络循行与病候关系示意图”,使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更有生机。另外,为了推进教学,程莘农试行语译《难经》。时值卫生部开始重视中医的古籍语译工作,程莘农语译后的《难经》初稿,校方印行并选送卫生部,经中医顾问沈德建组织的专家组审阅后,给予较高的评价,促进中医古籍语译工作的发展。之后,大量语译的中医专籍相继问世。


    1957年8月,为响应政府号召,支持北京的中医事业,国家从全国选调了程莘农、董建华、王绵之等40余人进入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工作,程莘农任针灸教研组组长,兼附属东直门医院针灸科组长,统管针灸教研、临床工作。除建立一切规章制度外,程莘农还承担编排教材和教具等,出版了《简明针灸学》。为了推进教学,其还积极审定编写针灸挂图等教学用品,对针灸学的继承和发展起了一定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1976年,程莘农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从事针灸经络的研究工作,并负责针灸培训工作。其在解放军262医院的协作下,完成的“体表循行81例研究”,是我国早期经络研究的佳作之一。1990年“经络的研究”被列入国家“攀登计划”,程莘农被聘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循经感传和可见经络现象的研究”,从人群普查、生物学指标以及现代物理学(如声、光、电、热、磁、核等)研究等方面进一步证明了经络的客观存在。程莘农作为总课题组组长和总设计人、第一作者,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程莘农非常重视腧穴的研究,积极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标准“针灸穴名”研究工作,对腧穴的名称、意义、部位逐一审核,十几年在国内外多次的会议中,力陈自已的见解,主张创新,反对异化。程莘农根据其研究成果与杨甲三合作撰写出《经络腧穴研究》《十四经穴点穴法》,后者被拍摄成科教电影,于1985年由北京科技电影制片厂摄制发行,并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在国际针灸教学中,教材问题需首先解决。程莘农亲自带头撰写和主编了《中国针灸学》《针灸精义》《针灸学讲义》《针灸疗法》等国内外各种版本的初、中、高级针灸教科书。其中《中国针灸学》一经问世便风靡海内外,成为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针灸水平考试或针灸资格考试的指定教材。在内容上《中国针灸学》不但包含了经络学、腧穴学、针法灸法学及针灸治疗学的内容,也包含了阴阳五行、脏腑、诊断、辨证等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的内容,极大地方便了外国医生学习针灸、了解中医。在长达三十几年的时间里,由程莘农主编的《中国针灸学》再版了几十次,被译为英、法、西、德等多种语言,并一直是国内国际针灸教学的教材,是欧美各国的中医学子们认识和学习针灸的入门向导。


    3 小结


    程莘农从医70多年,始终以“大医精诚”为座右铭,经历和见证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其特殊的家学渊源和丰富的求学历程,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渊博的医学知识;其坚信“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的医训,对患者倾心相助、精益求治、大爱在心;其坚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至理名言,对学术刻苦钻研、严谨治学、客观务实、无私奉献……非凡的经历、艰苦的磨砺、不懈的努力,成就了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和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等美誉,其用自己的言行为后学者指引了一条光明的成才之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