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医界大家 > 正文
  • 单兆伟-名医名方 补运结合健脾方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铉力 时间:2013-04-13 16:24:00
  • 核心提示:  单兆伟,男,1940年生,江苏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分会名誉主任。从医50余载,师从全国著名老中医、孟河医派名医张泽生教授近20余年,尽得薪传。作为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较全面地继承了徐景藩教授的

      单兆伟,男,1940年生,江苏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分会名誉主任。从医50余载,师从全国著名老中医、孟河医派名医张泽生教授近20余年,尽得薪传。作为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较全面地继承了徐景藩教授的学术经验。在脾胃病理论、临床和科研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临证注重辨证与辨病、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擅长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期病变、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炎症性肠病、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治。

      组成   太子参10克,炒白术10克,炒山药15克,炒薏苡仁15克,云茯苓12克,炒建曲12克,煨葛根10克。

      功能   益气健脾,化湿止泻。

      主治  适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属于脾虚湿盛证。也可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胆囊术后综合征等属于脾虚湿盛型病症。

      方解   本方适用于脾虚湿盛所致的炎症性肠病;脾胃虚弱,运化无力,饮食难消,清浊不分,故见饮食不化,肠鸣,泄泻,大便中夹有不消化食物;湿困中焦,气机阻滞,故见嗳气,脘腹胀满等;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机体失于濡养,故见四肢无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等;舌体胖大,边有齿印,舌淡,苔白腻,脉细或濡等皆为脾虚湿盛之象。方中太子参、炒白术、炒山药为君,益气健脾,扶正固本。炒薏苡仁、云茯苓、炒建曲为臣,燥湿运脾止泻,使补而不滞;《内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煨葛根为使,使清气升而浊气降。药用炒过之品,补气健运脾胃、燥湿止泻之力优增,使脾气充足而其功可用,湿气去而泄泻自止。此方化裁于名方参苓白术散;全方仅七味,共奏补运脾胃、燥湿止泻之功。

      加减   脾虚湿盛型炎症性肠病,也会兼夹气滞、食积等之不同,日久又可化热伤阴,脾阳虚弱,肾阳不足等,故应综合辨证,药随证转,灵活变通。如见饮食不化,不思饮食,肠鸣腹痛,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者,加焦山楂、炒谷麦芽等消食开胃,健脾止泻;如见胃脘胀满痞闷,恶心呕吐,肠鸣下利,不思饮食,舌苔黄腻,脉滑等寒热错杂者,则合散结消痞、和胃降逆之半夏泻心汤加减;如见胁肋疼痛,情志不舒则泄泻加重,肝郁脾虚者,可合疏肝健脾之痛泻要方化裁;如见肠鸣腹痛,里急后重者,加煨木香、黄连以清化湿热,理气止泻;大便夹黏液者,加马齿苋、仙鹤草清利肠道湿热;湿热较重,血败肉腐,大便夹有脓血者,可加凤尾草、败酱草、白头翁、地榆、蒲公英等清热解毒利湿之品;如见肛门坠胀,大便不尽感等中虚气陷证,加黄芪、荷叶、升麻,择补中益气汤之义;如见四肢不温,畏寒喜暖,泻下清水等脾阳不足者,加干姜、桂枝等温补脾阳;如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五更泄泻等肾阳虚衰者,加补骨脂、附子、炮姜、五味子等合四神丸之意温肾壮阳,涩肠止泻;久泻滑脱不尽,又可酌加石榴皮、诃子肉、罂粟壳等以涩肠止泻,罂粟壳用量宜轻,每剂5克,连用不可超过两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