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医界大家 > 正文
  • 王克勤教授的中医心理学之路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2-11-18 16:07:00
  • 核心提示: 每当提到当代中医心理学,我们就不由会想到在这门学科中奋斗了几十年的王克勤教授。他参与组织编写了第一部高等中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心理学》,最早提当了中医心理学基础“六论”的理论框架,退休后仍兼

        每当提到当代中医心理学,我们就不由会想到在这门学科中奋斗了几十年的王克勤教授。他参与组织编写了第一部高等中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心理学》,最早提当了中医心理学基础“六论”的理论框架,退休后仍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分会名誉会长职务。王克勤教授之所以在中医心理学上建树颇丰,与他扎实的中医学功底密不可分。
        王克勤的青年时代,一直学习工作在全国著名老中医王德光教授身乏.深得其真传。为他在中医诊疗内科杂病及老年病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 979年,已近不惑之年但乃勤奋好学的王克勤,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班,跟随当代中医大家方药中教授攻读中医理论与临床专业,获得首批中医硕士学位。通过研究生的学习,使得本已参加临床工作十余年的王克勤对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又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在恩师教导下,他精心研习《内经》,发现其中几乎篇篇都涉及“神”的内容,但却零散杂乱。于是下苦功进行有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并总结以前的临床经验,提出了“中医神主学说”,由此奠定了他提出中医心理学理论框架的雏形。
        毕业后,王克勤就职于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现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任副所长。此间,又有幸得到国医大师张琪教授的教诲。王克勤所主持的课题《张琪教授的学术经验整理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持之以恒的学习,让王克勤的临床经验与日俱增。1 988年他出版了专著《中医神主学说》,强调“形神合一”的整体观思想及“神”在生命中的主导作用;提出了中医心理学基础“七论”(形神合一论、心主神明论、心神感知论、五脏情志论、阴阳睡梦论、人格体质论、三才整体论),奠定了《中医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框架;总结了“七情辨证”的方法和步骤,以指导情志疾病的临床辨证论治。

        王克勤曾为全国针灸经络研究班及数届研究生、留学生讲授《内经》,他理论联系实践,颇受欢迎。十余年来,他还利用诊余时间为老年大学讲授中医养生保健知识,通俗易懂;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主编了老年大学的中医养生教材,深受学员的欢迎。他带教研究生时要求学生要仔细研读中医经典著作,尤其是《黄帝内经》,要将各篇章联系起来学习。在应用《伤寒论》经方时,王克勤提出“以经方为基础,由证的加减变成方药的加减”。27年来,王克勤组织和参与了若干届全国或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会议,发表有关论文数十篇。王克勤将自己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应用于心理及情志疾病的诊治上,积累了许多经验。

        王克勤教授临床上专攻心身疾病的治疗,主张“治病先治人,治人先治心”,在“形神合一”整体观及《内经》“治神”思想的指导下,药物和心理治疗相结合。他认为,临床运用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时,往往因其不良反应而使患者难以坚持,但配合中医辨证论治,不仅可减少抗抑郁药用量,缩短疗程,而且对躯体症状的改善作用尤为明显。如一老年男性抑郁症患者,他在政府机关工作,因儿子要脱离国企工作而与其闹矛盾,后精神抑郁,两胁刺痛,经抗抑郁药治疗后效果不明显。王克勤教授辨证后予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患者服药3剂,即胁痛全无。患者惊喜,对医生备感信任,后辅以心理疏导,疾病告愈。

        王克勤教授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常采用调肝顺气解郁法进行药物治疗。他认为“气郁”为“六都”之首,在当代疾病谱中已成为“百病之长”:“郁”可致“乱”,又可化热、致瘀,变化多端,百病丛生.故治疗应顺畅气机,以防“郁”生他变。顺气解郁应调肝,调肝又有虚实两端。实则疏肝、泻肝,虚则柔肝、补肝,临床必须明辨,方可避免“虚虚实实”之虞。王克勤教授认为,疑难病之所以难治,多是因为“只见病而不见人,只治身而不治心”。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多与社会一心理因素及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多属于心身疾病的范畴。只有心身同治,并指导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治疗才能奏效。

        关于心理疏导和情志调节,王克勤教授秉承《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而颚,各从所欲,皆得所枣”之旨,“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之意,常告诫病人要节欲、控欲、寡欲。也就是说.应以安和的态度对冬一切,对所有变化要安然顷之、泰然处之,内心要和而应之、顺而过之王克勤教授还认为,临证应消除致病的外界条件,不能消除者可采取“移情易志法”。即排遣情思、改易心志,从感情纠葛之中解脱出来。常用的有“情志制约法”、“情志调气法”、“精神转移法”、“习以治惊法”、“发泄疏导法”等多种情志疗法。例如,“发泄疏导法”,是对久积于内心的郁忿使用狂叫呼喊的方法进行发泄。“悲忧伤肺”,而“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因“喜胜忧”,故可逗之以喜乐。“喜则气和志达,荣卫运利”,气机复归于平调,则可防其进一步伤肺,此乃“情志制约法”。至于临证如何操作,应视具体情况而灵活运用。或逗之以笑,或激之以怒,或惹之以哭,或引之以恐,或诱之以思,其刺激强度一定要超过前者,否则难以达到目的。

        王克勤自研究生毕立至今,和同窗挚友王米渠教授及中医心理学同道共同致力于“中医心理学”的学科创建,是此学科的主要倡导者,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此,他荣获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分会颁发的“中医心理学学术贡献奖”。

    相关链接:

        王克勤,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主任医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终身获得者,黑龙江省中医医院特诊专家。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至今4 0余年。曾任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副所长,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副院长、中医心理学研究室主任、中医文献研究室主任、老年病科主任、疑难病科主任等职,曾兼任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协会中医心理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年鉴》编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理事、黑龙江省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黑龙江分校常务副校长、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以及《中国中医药科拗杂志常务副主编、《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光明中医》等多家学报、杂志编委等职。退休后仍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分会名誉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编委、黑龙江省委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专家、哈尔滨市心理学心身医学研究所顾问等职。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其他优秀科技成果奖5项。出版专著《中医神主学说》,主编《中医心理学》(日文版《中国汉方心身医学》)《中医临床大全(内科)》《老年中医养生》《中医适宜技术手册》等,并应邀参编《中华气功大全》《中华医学望诊大全》《现代中医内科学》等著作多部,在期刊杂志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译文l 8 0余篇。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