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医界大家 > 正文
  • 剑胆琴心侠义事 救死扶伤记心间——记著名针灸专家薛崇成教授(上)

  • 来源:家庭中医药杂志 作者: 时间:2009-03-23 15:59:00
  • 核心提示:    《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记载有这样一位跨世纪的老人,他精通针灸,在多年的临床与科研中提出了数个空前理论,享誉国内外;他坚持中西医汇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针灸与神经内外科结合的典范,把中西医结合做到了极致

      

      《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记载有这样一位跨世纪的老人,他精通针灸,在多年的临床与科研中提出了数个空前理论,享誉国内外;他坚持中西医汇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针灸与神经内外科结合的典范,把中西医结合做到了极致;他发展了中医学心理学,把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中的心理学思想发扬光大,研究制定了我国第一个人格、体质量表,打破了中国以前只应用国外心理量表的局面;他根据《内经》记载首先提出中医的医学模式为“时一空一社会一心理一生物医学模式”,优越于现代医学模式;他曾为中央首长诊治疾病,从不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而向领导提出任何要求;他曾多次出国访问,多个国家都以优厚的条件和待遇邀请他定居、工作,他一一谢绝,毅然选择为自己的国家、为医学事业付出毕生的精力。他就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薛崇成教授。岁月的脚步永不停歇,然而它的脚印却深深记下了这位世纪老人响亮的名字,也记下了他一生的沧桑与辉煌。

            遵循医道,继承发扬

            薛崇成教授出生于四川省梓潼县,自幼熟读古书,自《三字经》至四书五经。他的伯父和长兄都精于医道,很有名望。因为家人遵从“父子之间不责善”和张仲景的“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的明训l,1935年,薛崇成拜名医蒲辅周为师,学习中医。由于当时已有医师证书和学历文凭的要求,1 937年他考入四川国医学院本科学习,1 939年毕业。四川l国医学院教师李斯炽、邓绍先(解放后均为成都中医学院教授)等虽是中医,但对新医学多有研究,学院也开设西医课,加上唐容川、张锡纯、陆渊雷等的著作的影响,他开始倾向于中西医汇通。在蒲师、长兄及家人的支持下,薛老在1 941年又考入华西协合大学医科学习西医,学程7年,1948年按期毕业,获华西协合大学医学学士、博士和美国纽约州大学医学博士学位。那时学校要求非常严格,一同入学的70多个学生,毕业时包括薛老在内仅有7人。这期间,薛崇成也常利用业余时间到蒲师与其长兄崇名处求教,并协助诊务。

            薛老是在掌握中医学的基础上又学习西医,所以常在各方面进行中、西医的比较和对照,融会贯通,发扬中医。1 943年在华西学习解剖和生理,他对经脉的“决死生,处百病,联系表里内外,濡养四肢百骸,十二经皆有动脉,刺之血出而射,针刺得气”等功能和结构有了新的认识,认为“经”即神经,“脉”即血管,“络”为两者的小支。他注意到很多针灸穴位的位置就在神经出骨孔处,因而认为针灸经络与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的关系密切,也注意到精神病学对其病理、病机的论证方法与中医相似。这些促使薛老毕业后选择了神经精神科专业以便中西医汇通。他自定的工作方针是:汇通神经精神学科与中医针灸学的相关学理,从神经学理解针灸,从中医学与针灸学丰富神经精神学科。

            宏微并重,心身两顾

            华西毕业后,薛老留校在神经精神科工作,其后转至南京神经精神病防治院。1 950年,他担任南京志愿医疗团第五队副队长参加抗美援朝。其后,卫生部调他到针灸疗法实验所任教研组副组长,并担任保健任务。天津医学院新成立需要人力,他去该院附属临床医院神经内科工作,当时国内仅此医院有神经外科。以前在华西时即知道国外在神经学科有重大贡献者为神经内科、外科结合者。薛老受其影响,认为针灸研究与神经外科关系也很密切,感到机会难得,就请求学习神经外科,师从赵以成教授,于是薛老在神经内科任主治医师,而在神经外科则任助理住院医师。当时脑系科中神经内外科人员紧缺,手术麻醉都要亲自进行,同时还负责教学以及天津市各医院脑系科的会诊等,工作相当紧张。但在那段时间,他仍没有忽略针灸与中医的研究工作,发表了《中医阴阳学说》《祖国医学和巴甫洛夫学说》《中医气质学说》等几篇重要文章。之后薛老又调去河北、广西等地,一直从事针灸、神经内外科的临床与科研工作o 1980年第4次调回北京,才停止神经外科手术。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继续针灸经络的临床研究工作,此后基于学术积淀又转入医学心理学的研究。

            薛老从事针灸临床与科研工作70余年间,非常重视针刺手法与疗效的关系。他认为针灸的补泻作用应从给予的方式、强度、性质、时间等方面综合考虑。对兴奋占优势的疾病应给予强刺激,对抑制过程占优势的疾病则给予轻刺激。

            知己知彼,汇通创新

            1952年,薛老在针灸治疗中注意到患者在针刺时得气感觉的强弱与其人格类型有关,表明《内经》所说“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有萁至理。1 956年,薛老在《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上发表中医气质学说与西方相关学说对比的文章,表明中医学理论的先进性及其学术与实用价值。这是我国有关中医学心理学最早的学术论文,引起了我国精神病学界与心理学界学者的注意。1 964年薛老在广西南宁市针灸门诊部任职期间,制定了测验表,进行观察针刺反应和个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肯定。1 983年对该测验表进行修订并应用,其研究生进行了针刺麻醉临床效果的观察,结果明确。在此基础上,根据《灵枢·通天》的“五态人”的分类再修订,按国际同类测验要求完成了标准化工作,建立了我国的全国总体、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别与地区总体等各维度的常模,通过资深的心理学家,精神病学、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界专家的鉴定,编写《五态性格测验手册》,制定“五态性格测验表”。

            该测验是根据我国传统文化、基于中医理论、结合我国社会背景自建的第一个人格测验,填补了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作为现代文明国家必有自建测验的空白,结束我国多年来只用修订国外测验方法的局面,提出了“人格特征阴阳(抑制一兴奋)含量比例组成论”是有关个性特征的新论点,可以用来解释人的行为表现。这项工作是医学、心理学、人文、社会等多学科的结合,已为我国心理学界接受,是我国通用人格测验法之一,全国使用者发表的论文证明了测验的高效度与信度。2003年我国心理学界出版的《心理学大辞典》也称之为填补国家空白的工作,并承认其为人格测验。

            薛老一直积极倡议和努力争取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中医学心理学工作,填补空白,2008年完成的科技部课题,为修订20年前建立的原《五态性格测验》的常模,更名为《五态人格测验》,并建立我国人群的体质、体型标准。2006年国际中医心理学大会上,薛老被授予“学术特殊贡献奖”。

            主防辅治,务实疾虚

            薛老幼年时阅读小说,仅限于《三国演义》和少数剑侠传记,所以从小就对诸葛亮平生谨慎的印象很深,而侠义之事,对他也具影响。从医后,他把“剑胆琴心”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身体力行,在医疗中谨慎、细致而大胆。他认为治病如用兵,未曾行军,应先看败着,事先采取措施,以免事出仓促。他是中医界唯一可用手术刀做开颅手术的人,临床中应用中西医、神经内外科结合为病人解除疾苦。

            在医疗上,薛老认为,凡有利于病人,无论中医西医,合宜则用,以除病痛。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更全面。他认为治病救人的事业绝不能存门户之见,但可以视专业进行。薛老临床上重视对立统一观念的运用,认真考虑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注意区别上下、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盛衰、功能、器质、中枢、周围等,分析证、症、病。视病之所在,患之所成,定其标本、缓急,从而采取措施,或中或西,或两者相兼,或内服药物,或外施针砭,或进行手术。

            2003年我国非典型性肺炎肆虐流行,薛老根据历代医家治疗疫证用石膏的文献记述,考虑到中药石膏有效,但通常认为石膏太寒,有所顾虑。薛老以身试药,服到每日200克,煎水后日服3次,没有发现副作用,于是他向卫生部提出重用该药治疗。非典“的建议。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