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学术动态 > 正文
  • 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08 21:02:24
  • 核心提示:本报讯(记者梁启成)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中医学院主办,广西民族医药协会、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医医院、广西中医学院壮医药学院承办的2005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
    本报讯(记者梁启成)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中医学院主办,广西民族医药协会、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医医院、广西中医学院壮医药学院承办的2005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今天上午在南宁市召开,自治区有关领导和民族医药工作者200多人参加了大会,共同研讨壮医药的发掘、整理、研究、提高,互相交流民族医药经验。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我国广西及云南文山、广东连山等地。在历史上,壮族人民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的医药知识,草药资源异常丰富。但由于没有通行文字,缺乏系统的理论概括和文献记述,壮医药和苗、瑶医药等长期淹没在中医药的大概念中。近几十年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区卫生厅领导下,以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和广西中医学院为基础,广大民族医药工作者在科研、临床、开发、办报、培训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先后承担各类各级科研课题160多项,开发民族药产品40多个,编著出版了《壮族医学史》、《中国壮医学》、《中国壮医内科学》、《中国壮药学》等10多部民族医药著作。为了总结经验,检阅成绩、研讨学术,促进发展,同时把广西的经验与全国各少数民族继承发展民族医药的学术经验结合起来,及时交流,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学术会议主要研讨壮医药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资源的保护、优势与劣势、政策与发展;交流我国藏、蒙、维、傣、苗、瑶、彝、侗、土家、朝、回、哈、仡佬、哈尼等少数民族医药的临床研究和开发民族药产品,介绍民间壮医特长、绝技、验方、验案和推广应用。同时参加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建所20周年庆典、参观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广西药用植物园。(中国中医药报广西记者站供稿,20051025日)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致开幕词
    学习广西发掘整理壮医药的宝贵经验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在广西举办民族医药的学术活动已有多次,但以壮医药为主题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应属首届。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十分重视这次学术活动。因为,壮医学的发掘整理不仅涉及1700万人口的、全国最大的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而且更重要的是,壮医药学的整理发掘和口承文化的著述所达到的水平,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在近10年中,以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为基地,编著出版了《壮族医学史》(1999)、《中国壮医学》(2001)、《中国壮医内科学》(2003)、《中国壮药学》(2005)等著作,初步梳理了壮医学的理论构架,发掘总结了大量民间医疗经验,整理、研究了500种常用壮药。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的专家们20年来锲而不舍,收罗宏富,因耕耘而收获,积涓涓而奔腾,精心求真,成效卓著。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对藏医学、蒙医学、维吾尔医学、傣医学、朝医学、彝医学的文献作了大量整理、汉译和编著,对瑶医学、苗医学、土家族医学、彝医学、回医学、侗医学、仡佬族医学、布依族医学、畲族医学、羌族医学都编写、出版了民族医药专著,形成了一个世界上罕见的传统文化工程,从而丰富了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为传统医学的继承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因此,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在广西召开,认真总结和学习广西的经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国民族医药的学术发展。
    这次学术活动告诉我们:
    一、民族医药是一座座蕴藏着医学宝库的连绵群山。过去认识不够,发掘不够,利用不够,而且由于其他一些原因,很可能有丢失的危险。抢救这一份历史遗产,使其造福当代,功延千秋,亟需采取必要的特殊政策和抢救措施。
    二、加强民族医药的继承发展,人才是关键。首先要保护人才,允许民族民间医药人员特别是老民族医、老草医继续行医;同时开阔思路,建立稳定的教育基地、创造适合国情的医学教育体制,培养和提高不同层次的民族医药人才。
    三、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建所20年的历史证明,在民族自治区或多民族省,有没有一个像样的民族医药研究所至关重要,而政府对这个研究所的重视程度、支持程度,决定了这个研究所的学术水平和学术成就。
    四、广西的另一条重要经验是抓临床疗效。在民族医药研究所门诊部的基础上,2002年成立了广西壮医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条例》要求市级以上综合性中医院设置壮医科、瑶医科,中西医结合科或民族医药科,并按照规定的比例设置病床;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或壮医、瑶医诊所等,值得全国民族地区参考和学习。
    目前比较困难的是民族医进入大城市怎么办?主要是难以通过医政、药政两大关。论学历、论职称,民族医根本进不去。疗效是唯一的通行证。但也得城市的卫生部门和医院院长有一点广收博采的胸怀和礼贤下士,不拘一格的精神。药政管理更紧。内部制剂的种种限制足以把民族医卡死。这是今后必须从政策层面上解决的问题。我们的建议是,城市医药卫生部门可以把民族医院当作医疗特区看待,只在宏观上加以调控,由民族医医疗机构根据要求自我提高与自我完善,不搞一事一议的管理。管得过细,把当官的忙死,把民族医苦死,把老百姓烦死,直到把城市里的民族医拒之城外或严禁取缔为止。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一点创造精神,以对患者的疗效和安全负责的精神,敞开医学科学多元并举、兼收并蓄、土洋并用的学术大门,走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路子来。今天国内国外对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农村搞合作医疗评价颇高,殊不知当时这么做,一是有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政策压力,二是有一根针、一把草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措施。我曾经把青春年华中的七年时间献身于当年的合作医疗。回首往事,我认为对那个特定时期的合作医疗,评价应该客观公正,不要简单否定,也不宜评价过高。那是低水平的合作医疗,是超越了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一种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农村大 锅饭的表现形式之一,它的保障力是十分有限的,没有必要夸大它的历史作用。但用赤脚医生一根针,一把草的力量,实属符合中国国情、调动中国农村中医、草医、民族医基层传统医药优势的明智之举,其合理的内核值得研究和撷取。同时不要认为现在综合国力增强了,现代医学更先进了,这些土办法都可以废弃了。其实不然。中国农村基本状况的改变并不容易,文化底蕴是一个相当稳定的因素,土办法是可以推陈出新的。对大搞中草药群众运动的客观效果,也应给予恰如其分的积极评价。当年发现的大量防治慢性气管炎的中草药及单方验方,还有一批植物抗菌药、植物抗癌药实际上成为近30年来中药开发的青苗,当年发掘的青蒿素、东莨菪碱(654)、藏茵陈、灯盏花等等中草药和民族药,都令人追忆那些默默无闻的、属于草根文化的发现者和发明者,尽管后来赖以成名的不是他们。
    五、广西民族医药的发展值得深思的一点是,民族药的开发研究略显滞后,以致医药脱节,药不供医。按照广西的资源状况,民族医的弘扬完全有条件引领民族药产业的发展。
    民族医药的继承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的题中之义,是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的一件大事。对这样一件大事,千言万语归一句,民族地区必须主动地、自觉地把它抓好。这是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的指望,也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关系到各民族人民身体健康的切身利益。如果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医疗卫生领域坚持土洋结合,中西并重,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则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肯定会有所缓解。
    全国壮医药学术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我们亲眼看到广西的巨大变化。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定期举行,已经将广西推到对外开放的前沿。广西在壮医、瑶医等民族医药发掘整理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对全国各民族地区具有借鉴意义。在此,允许我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领导、对广西卫生厅、广西中医学院及壮医药学院、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建所20周年表示衷心的祝贺!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