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院专访 > 正文
  •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5-18 20:09:31
  • 核心提示:“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1927年的春夏之交,留日医学博士李博仁步履不停,几乎踏遍汉口每一寸土地,只为筹款成立一所贫苦市民诊治疾


    “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1927年的春夏之交,留日医学博士李博仁步履不停,几乎踏遍汉口每一寸土地,只为筹款成立一所贫苦市民诊治疾病的公立医院。最终他筹得2万银元,只有20张床位的汉口市立医院在旅社中创立,而这正是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前身。

    近百年来,炮火、搬迁、重组从未将这家“老武汉”击垮,从汉口市立医院到武汉市第一医院再到加挂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牌子,愈挫愈勇的它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与崛起,敢为人先的它握准了中西医结合的新机遇,迅速成长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西医结合不是一拍即合,而是要用坚守让二者走向融通。”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陈国华道出了这家“老武汉”的转型发展之道。

    重组:是危机也是转机

    1970年,在国家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下,武汉市第一医院绝大多数工作人员和医疗设备被迁至湖北十堰创办张湾医院(今国药东风总医院),仅剩13名技术骨干留在本院。几个月后,这13人与武汉市中医医院等单位人员重组,武汉市第一医院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武汉人面前。

    但在大部分武汉人看来,武汉市第一医院已经人去楼空,不复存在。为了周知医院还在,皮肤科医生孙曾拯只得穿着白大褂站在医院门口敲锣,边敲边喊:“这里还能看病!一医院皮肤科还在看病!”

    那时,皮肤科还与药房协作,办起了“三轮车医院”,医生们骑着三轮车,将药品送到工厂和郊区的老百姓手中。就这样,一锣一锣,一车一车,终于盼回了患者。

    在医院重组的困顿中,医院也开始思考自身的特色和定位。得益于武汉市中医医院的加入,院内有了许多老中医,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方法深受患者欢迎,也吸引西医们的注意,敲锣的孙曾拯就是其中之一。

    孙曾拯虽为西医,但出身中医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对中医很有感情。院内老中医们颇受欢迎的经方验方像是一声锣响,给了他关键启发——将中西医优势结合起来!

    担任皮肤科主任期间,孙曾拯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国内同行大多专注于临床时,他开设了真菌、病理和免疫学实验室,大力开展科研。他的想法很简单,用现代科学实验来证明中医验方有效,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那时,从老中医们那里问来了方子后,孙主任便在实验室一步步筛选、优化。当时研发的丹参白疕消丸、白芷酊等中药制剂到现在都是科室的常用药。”皮肤科副主任陈柳青说。

    此后,皮肤科在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道路上一往无前:出版《中西医结合皮肤病治疗学》,开展银屑病等皮肤病发病机制研究,研发价廉效优的中西医制剂……科室逐渐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在病患中有口皆碑。

    很快,皮肤科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成功模式在全院推广开来。1986年,医院正式增挂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牌子。

    谁也没有想到,1970年的那场危机却让医院迎来了中西医结合的转机,医院逐渐走出了一条“中医有品牌,西医有特色,中西医结合显优势”的发展道路。

    转型:中西医有机结合

    2005年,陈柳青从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毕业,进入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工作。作为一个西医大夫,她迫切地希望汲取更多中医知识,尽快成长。

    彼时,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之一,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正组织十余家医疗机构共同攻关,针对银屑病、痤疮、白癜风等疑难皮肤病,通过医案整理、方案优化、临床验证,形成了统一的中医诊疗方案,向全国推广,其中,西医学科背景出身的陈柳青承担了大量中医医案的整理和论证工作。

    “深入了解中医对皮肤病的治疗方法后,我发现中医很多临床手段、症型分类方法等非常值得借鉴。”陈柳青说道,以痤疮为例,西医较为机械地将皮肤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几个等级,而中医则会在区分时考虑到人的整体状态,对患者辨证论治,往往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让陈柳青真正感到中医“神奇”的是“火针”疗法。一次性的针头在酒精灯外焰上烧红,再刺入病人的皮疹,简单的操作往往能取得不错的疗效。她曾以试试看的心态为一位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淋巴增生性皮肤病病人施针,没想到病人多年的皮疹竟然在一周后有了明显缓解。

    “我们非常鼓励科室的西医背诵中医经典,活用经方验方,也努力通过科学实验为这些中医疗法提供循证依据。”陈柳青说。

    中医出身的副院长陈国华也是医院神经内科学科带头人。他认为,每种疾病都有着个性化的发展过程,中西医结合是为了解决临床中单独使用中医或西医在疾病诊治中存在的不足。该中即中,该西即西,要通过中医与西医的有机结合来提高疗效。

    在神经内科,使用不断优化的中医药方案已经成为医生们的习惯。对于恢复期患者,中医个性化诊疗方案是医生的首选;对于感染严重、抗生素使用效果较差的患者,医生会立刻转向中医药疗法;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现不适的患者,医生也会选择用中药调理。据陈国华介绍,神经内科病房开展中医综合治疗人次占专科总治疗人次的50%以上。

    发展: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如何为传承千年的中医经典注入活力?答案唯有创新。

    “消化内科的西医检查手段已与国际接轨,但中医元素的创新加入,使得优势更加突出。他们采用现代超微粉碎技术制成微米大黄炭,结合内镜下喷洒,使药物‘直达病所’,从而提高了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治疗消化道出血效果明显。”谈及中西医结合的创新之举,消化内科主任时昭红充满自信。

    不仅如此,消化内科运用张介眉教授提出的“鲜葱白提取物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通阳作用机制”,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发现鲜葱白提取物对治疗脂肪肝疗效确切,因此而研发的院内制剂“博心通胶囊”在临床上广为运用。

    不同于传统治疗,神经内科建立起卒中健康管理师为核心的新的管理模式和随访模式,将中医“未病先防、即防早治、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的理念引入卒中相关健康教育,对随访过程中每位患者的进行体质辨识、分析评判,制定最佳的检查、中西医结合治疗和预防方案。

    而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对于人才的培养,陈柳青坦言道:“皮肤科为年轻的中医和西医提供的平台是难以复制的。中医能够得益于科室精准的西医诊断,而中医手段在治疗过程中的参与往往能让西医得到预料之外的效果。因此,大家绝不是被动地学,而是在追求创新中,双方主动地互鉴。”

    “引进人才是第一步,如何加强中西医之间的沟通,真正形成‘1+1>2’的合力,才是中西医结合科室建设的难点。”陈国华介绍,目前,医院一方面通过西学中班等制度,打牢医务人员的中西医结合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在科室的技术交流、人员培训等方面强化中西医结合内容,强化文化建设,真正将中西医结合制度化、规范化。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