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院专访 > 正文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1-19 15:16:23
  • 核心提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64年,历经50年的变革和发展,现已成长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产业六位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教学工作和学术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64年,历经50年的变革和发展,现已成长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产业六位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教学工作和学术工作硕果累累。

        教学篇

        从无到有,“院院合一”优势显

        广州中医药大学1984年成立中医系,这也是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前身;1986年改名为中医医疗一系,并与第一附属医院合并,实行“院系合一”的管理体制,1997年正式改名第一临床医学院。

        其实,学院的教学工作可以追溯至1956年广州中医学院建校。因为第一附属医院基本架构都是由学校的教职员工组成,他们不仅进行日常的临床工作,还要开展临床教学和课堂教学工作,既是医生,又是教师。

        “院院合一”使得医生与教师的双重属性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教学”与“临床”的无缝对接。各教研室与医院对口临床、医技、职能科室合而为一,教研室主任或副主任由相关科室的主任或副主任担任,实行统一管理,教、医、研统一协调。

        “院院合一”后,最初的教研室资料及各种珍贵的教学资料也因此得以完整保存下来,见证了学院教学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风雨历程。随着教学规模扩大及专业不断分化,在原有内、外、妇等教研室基础上,1999年增设护理学教研室,2005年增设医学影像和肿瘤学教研室。目前学院拥有13个教研室,每年承担1.3万多学时的课堂教学任务。

        继往开来,教学建设硕果丰

        随着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学院在专业建设、研究生教育以及课程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丰硕的成果。

        本科专业建设

        建院伊始,学院仅开设5年制中医学专业,通过不断探索,锐意改革,勇于创新,逐步扩大办学规模,细化专业方向,拓宽专业层次,从当年单一的本科中医学专业教学转变成如今以本科教学为基础,多层次、多专业、多班种的办学格局。

        学院1987年开办中医骨伤科学专业,1988年开办中医五官科学专业,1991年创办本硕连读的7年制中医学专业。1998年,大学实施“宽口径、大基础、后期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按照部署将中医骨伤专业和中医五官科学专业撤销、合并、调整为宽口径的中医学专业,并通过积极调研及探索,依托强有力的国家重点学科、专科,逐年分化出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临床经典、中医肿瘤学以及中医全科医学等中医学大专业下的5个后期分化方向。

        为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2004年学院创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为推行精英化培养,进一步加强中医人才储备,经过前期大量的认真积极筹备及论证,2010年创办中医学专业实验班(国家理科基础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目前中医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理科基础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纳入广东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是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专业。

        研究生教育

        作为首批博士、硕士授权单位,学院1978年首次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998年设立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同年正式开展临床医学学位试点工作;2002年,负责非医攻博研究生管理工作。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目前有博士生导师54名,硕士生导师157名。

        研究生教育体系日臻完善,招生学科专业向更宽广领域扩展。现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9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6个,涵盖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等学科专业,形成了以培养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主体,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是大学在读研究生人数最多的院系,是学校重要的中医药研究生培养单位。

        课程及教材建设

        长期以来,学院以专业建设带动课程建设,把课程建设作为教学改革与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目前,学院设有本科课程51门,并以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建设为示范,结合专业以及方向分化创建一批新课程,建成了一批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准的精品课程。目前,学院拥有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围绕课程建设目标,学院教材建设的整体思路是:坚持改革,适应社会需求,加强教材建设,体现特色,提高质量,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十一五”以来共主编教材 61 部,副主编38部,6部教材获省级以上“优秀教材奖”。

        传承创新,教改教研成绩佳

        多年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学院积极探索,勇于改革,鼓励教学研究,以研促教,成绩斐然。

        1984年,学院首创性地让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3门经典课程回归临床,在附院建立相关病区,将古典医著的教学与临床紧密结合,首创中医经典回归临床,医教研同步发展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模式,在全国同行产生重要而深远影响。

        “紧密结合临床科研,创立《伤寒论》教学新模式”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从此,中医经典理论在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创新,中医经典教学2002年被确定为大学以优秀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唯一特色项目,也是2008年学校第二次评估特色项目的主体部分。

        近年来,学院鼓励教师们在教学中积极引入PBL、案例式、研究式、课题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和团体意识参与课堂教学,增强教学互动,获得广大学生好评。

        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不断改革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建院后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4项;2006年以来承担校级以上教育教学课题237项,教师发表教学论文553篇。

        精诚至善,学生培养质量优

        一直以来,学院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营造学术气氛浓厚、积极向上的院风学风。依托科研实验室、教学实验中心等硬件环境开展规模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逐步构建医学专业科技创新素质培养体系。通过开展系列科技创新活动、设立学生“科技创新研究项目招标”、“优秀科技成果奖励”等措施,充分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研究热情,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2002年以来,学院学子共发表学术论文236篇,获省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1项,数学建模大赛全国二等奖1项、省一等奖1项,参加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比赛获优秀奖以上作品31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3项作品获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大赛二、三等奖。

        学院以第一课堂为基础,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鼓励学生利用所学所长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早在1986 年,学院就以广州市至灵学校为服务点,鼓励学生课余时间为智障儿童服务。2002年成立“生命缘”青年志愿者协会,结合义诊、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在专业教师指导下,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将专业学习、社会责任培养和个人成才三者结合。

        近5年,学院更是不断拓展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平台,推进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项目化”“课程化”“体系化”和“常态化”, 通过定期开展形式多样、体系完善、切合专业特点的志愿、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到基层、入社区、进高校”。通过“暑期三下乡”“风信子活动”“周末实践”“医院志愿导医”“病房志愿者”等项目组织了158支队伍、1万余人次,奔赴高校、社区及农村,受益群众达10万余人,做到“参与面广”“受益面大”,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

        学术篇

        1964年建院之初,第一附属医院广招贤士,汇集了当时岭南地区各学科的名医,形成了中医药人才优势。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医院在学术研究方面,形成了学科为纲、专科为领的鲜明发展脉络,几代人的积累和建树,开创了医院传承与发展并重的新局面。

        建院至今,医院形成了层次丰富的学科群,包括4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重点学科;在临床方面,以重点专科建设为标志,取得显著的成效,包含7个卫生部重点专科、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及27个广东省重点专科。

        医院学科建设注重经典传承、理论结合实践、基础归于临床,在学术研究方面坚持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专科研究方向,鼓励百花齐放,塑造专科特色,在中医药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研究方面均有突出成果,曾先后4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逾50项。

        国医大师领衔内科

        内科是中医面向患者最宽泛的临床学科,除了诊治常见病、优势病种外,还面临许多疑难杂症,是学科植根的丰富土壤,培育了一辈辈杰出的中医内科学人。国家首批、广东省首位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开创了岭南医学研究的先河,他在20世纪60年代即提出“五脏相关学说”,提出用“五脏相关”代替五行学说,并赋予其现代系统论内容;同时发展了脾胃学说,认为脾胃乃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抓住这个轴心,奇难杂症多可迎刃而解。

        在邓铁涛、王建华、劳绍贤、许鑫梅等教授的学术思想引导下,医院重视脾胃临床与基础研究,几十年坚持不懈,在脾胃相关疾病的研究方面独树一帜,硕果累累:“脾虚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相继获1992、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医‘脾-线粒体相关’理论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医五脏相关理论基础与应用”相继获2007、2008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心血管疾病和血证研究领域,也各有传承。刘赤选、欧明、刘亦选、陈镜合、赵立诚、黄衍寿、冼绍祥等教授一脉传承,在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毛冬青甲素对心血管功能的神经调节的影响”获1996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开郁活血法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机理研究”获2004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研究”获2012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内科专家丘和明等教授多年从事血证研究,其“紫地合剂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炎所致上消化道出血”获198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血证的系列研究”获1998年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

        倡导经典回归临床

        《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是中医指导临床的经典理论体系。“经典回归临床,医、教、研协调发展”是广州中医药大学著名的办学特色之一,而第一附属医院是该办学模式的载体与基地,设中医经典临床专属病区,是传承和发扬经典的创举。

        老一辈温病学家刘仕昌、伤寒名家何志雄等对岭南温病学说和伤寒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岭南地区传染病、内科杂病、风湿以及内分泌疾病诊治方面有显著疗效。以刘仕昌、彭胜权、陈纪藩、熊曼琪、林培政等经典名家为代表的后世传人承前启后,取得了丰硕成果。

        “紧密结合临床科研,创立《伤寒论》教学新模式”获1997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岭南温病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获1999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医类专业课程优化整合的研究与实践”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芳香开窍法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脑保护作用研究”获2010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

        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环节和机理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医院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参与的“经方现代应用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岭南骨科名扬四方

        岭南骨伤科师宗广东省名老中医黄耀燊、何竹林和蔡荣,其正骨医术代表着中医界的一流水平。作为第一代学科带头人,几位宗师致力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带领学科步入中西医结合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岑泽波、袁浩、陈基长等第二代学科带头人继往开来,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损伤,显示出较大的疗效优势,其影响力辐射国内外甚至海外。

        2001年由袁浩、何伟、樊粤光等11人负责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确立了医院骨伤科在全国中医骨科界的龙头地位。

        第三代学科带头人樊粤光、何伟,学术上注重传承创新,活用中西,在股骨头坏死疾病及髋关节疾病研究上颇有建树:“中药在成骨与破骨细胞共育系中成骨作用的蛋白质组学分析”获2006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开发治疗膝关节中成药“关节康”等。

        罗氏妇科源远流长

        岭南罗氏妇科流派创始人罗元恺,是著名的中医临床家与教育家,新中国第一位中医教授,中医妇科学第一代学科带头人,他提出“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并主张“以阴阳学说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与纲领”,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第二代学科带头人欧阳惠卿是广东省名中医,为中医妇科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重要贡献。她带领中医妇科学成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其观点及临证经验“肾虚血瘀是崩漏的基本病机”“血瘀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之本”等,是继承和发展的典范。

        第三代学科带头人罗颂平是罗元恺教授的嫡系学术继承人。她秉承家传、师承以及出国留学的优势,带领学科成为全国同类学科中唯一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的学科,在医、教、研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均得到均衡、可持续的发展,研究领域不断拓宽。2013年获批成为首批国家局“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妇科团队在岭南用药特色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如:研究开发的罗元恺经验方“滋肾育胎丸”和“田七痛经胶囊”、罗振华经验方“麒麟丸”、研发医院制剂“橘荔散结片”“益母调经化瘀合剂”“助孕丸”和“盆炎康”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社会效应。“免疫性自然流产与免疫性不孕的中医治疗”“肾脾虚弱型自然流产的系列研究”分别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滋肾育胎丸”曾获原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乙等奖;“月经周期的调节及其与月相的关系”获国家中医药科技成果乙等奖;“麒麟丸”和“疏肝泻火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分别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研究“获中国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三等奖。

        “带瘤生存”创新观念

        周岱翰教授是中医肿瘤研究的开拓者,国内中医肿瘤学领军人物。他及其传人林丽珠教授在国内较早进行了系统的经典文献、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抗癌中草药、抗癌方剂等一系列中医肿瘤学术资源的挖掘与整理研究。强调肿瘤的辨证论治应遵循“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倡导“带瘤生存”的肿瘤治疗新思维,体现了中医肿瘤治疗特色。

        在此基础上,林丽珠进一步强调“洋为中用,西为中用”的肿瘤治疗理念,首次将生存质量的评价引入到中医肿瘤领域中;临症时强调中医为主体化、多学科结合的治疗模式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周岱翰及其团队研发的“鹤蟾片”是国内第一个治疗肺癌中成药,获1986年全国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等奖。“中医药提高肺癌疗效和生存期的系列研究”获2009年教育部高校优秀成果一等奖。与周岱翰同期的陈锐深教授对中医治疗肿瘤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肺癌、肝癌、大肠癌等有较深造诣,擅长运用岭南中草药治疗恶性肿瘤,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

        靳三针法祛除痼疾

        1964年医院成立之初即设立针灸科,由靳瑞教授担任科室主任,开展医、教、研活动。几十年间,靳瑞及其团队进行了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最终形成了“靳三针疗法”的岭南新学派,促进了针灸学的新发展。后任科室主任张家维教授擅长使用飞针疗法,在治疗小儿多动症、小儿脑瘫方面取得良好疗效,以不痛或少痛的特点,得到了广大学者及患者的认可和赞许。靳瑞的三针疗法和张家维的飞针手法走针独特,具有鲜明的岭南学术特色,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前来交流学习,同时也造福了广大患者。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针灸学科形成了老、中、青有机结合的学术梯队,2013年获批成为国家局 “靳三针疗法流派传承工作室”。在专科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重点专科病种的诊疗规范,如靳三针治疗中风病、压灸百会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腰夹脊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学术影响深远。同时,开展中医专科辨证施护,从患者的起居饮食、肢体康复护理、情志调护等各个方面进行具有中医特色的规范化施护,使针灸科跃居国内外同行的领先水平。

        医院临床科室齐全,是广东省唯一开设产科的三甲中医院。外科、眼科等术科也各具特色和优势,如外科“通腹泻热法对术后肠粘连的研究”“新药前列安栓的开发”等先后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眼科关于高度近视、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系列研究曾获多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励和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奖励。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