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院专访 > 正文
  •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赵立春 覃华芳 时间:2013-08-25 11:46:00
  • 核心提示: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坐落于南宁市的中心地带,毗邻百年朝阳文化商圈。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瑞康医院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因地制宜,开拓创新,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已经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坐落于南宁市的中心地带,毗邻百年朝阳文化商圈。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瑞康医院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因地制宜,开拓创新,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已经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近年来,医院导入国内医院文化建设理论,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中医药文化优势,从文化角度着手,推动医院文化建设。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起到导向作用,增加了医院职工的凝聚力,激励和约束职工行为,提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

      文化建设作为瑞康医院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已渗透到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每个细节当中。管理文化、学习文化、服务文化、公益文化、环境文化、宣传文化、廉政文化、群体文化等八大文化工程逐步发展成型,医院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把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整体工作结合起来,坚持“十个以”,即“以患病人群为中心,以温馨服务为宗旨,以质量标准为要求,以精湛技术为桥梁,以不断学习为方法,以医疗安全为保障,以和谐沟通为纽带,以天使形象为生命,以社会效益为指标,以人民满意为目的”的工作方针,把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人性化服务、规章制度的落实、各项指标的考核、技术水平的提高、医疗事故的防范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搞文化建设又不影响整体工作,既突出中医文化特色,又讲究中西医文化融合,既有挖掘继承的内容,又有发扬提高的气象。以文化建设促进医院的改革、发展,瑞康医院产生了人心思齐、人心思上、蓬勃发展的和谐文化氛围。瑞康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国青年文明号单位、国家重点建设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国爱婴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交流合作基地、自治区消费者信得过单位、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中国红十字会“爱心单位”、 中国中医药报社理事会最佳贡献奖、广西新闻网2012年新闻宣传先进单位、2010年度——2012年度广西中医药大学新闻宣传先进单位等多种荣誉称号。《瑞康医院报》还获得“第四届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宣传与创新优秀报刊”荣誉称号。

      强化核心价值观,建立医院文化体系

      医院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把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医院的整体目标上,把个人的行为统一于医院行为的共同方向上,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从而凝结成推动医院发展的巨大动力。2008年医院积极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精神,制定了《医院文化建设规划》、《医院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等并逐步实施。向全国征集医院院歌、院训等内容,凝练出“医患零距离 质量零缺陷 服务零投诉 让百姓放心   让社会满意”的医院精神,确立“敬业、创新、传承、诚信”为院训,还确定将“继承创新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努力创建研究型、创新型、开放型的全国一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国东盟协外医院”为办院宗旨,院徽、院旗、院史、画册、宣传片、文化墙、油画装饰工程等文化形象工程也相继完成。患者置身医院,随处可见的是璀璨的中医药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展现,“大医精诚”、“橘井泉香”、“杏林春暖”等木刻文化牌匾恰到好处的装饰了医院的环境。

      强调服务至上,营造良好就医环境

      瑞康医院全方位打造人性化的就医环境,服务理念与建筑结构相融合,门诊、病房、走廊设计人性化,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就诊及楼宇标识清晰,方便病人就诊。医院把“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作为开展优质服务的落脚点,办人民满意医院,丰富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尽力满足广大患者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取得了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成效。推出“六大特色服务”一是强化以履行服务承诺为要求的诚信服务。窗口服务全员公开承诺上墙,医生护士公开承诺到患者床头,患者可以随时通过监督电话、触摸屏查询、公开信箱等途径对医护履诺、践诺情况进行监督。二是强化以提高服务效能为导向的便捷服务。实行电子挂号、门诊自助一卡通、检验单电话、短信、网络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开设免除挂号费的简易门诊,开通12580电话预约服务。三是强化以体现人文关怀为中心的体贴服务。特定就医群体免收挂号费、减免医疗费用,举办“病友见面会”、“医患联谊会”、“健康宣讲大课堂”等活动,密切了医患关系,形成了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温馨和谐的医疗氛围。四是强化以社会公益活动为载体的爱心服务。实施先天性心脏病救助、白内障手术救助等公益活动,定期上门送医送药送温暖;五是强化以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为主线的解困服务,大力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突出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遏制不合理医疗费用增长,得到了群众好评。六是强化以志愿服务为内容的奉献服务,成立医学生志愿服务队、博士专家义诊团,在医院进行志愿导医服务,同时200多人组成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到南宁各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成为各社区的“片医”,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疾病诊疗、预防保健等服务。

      注重品牌内涵,扩大医院文化影响力

      近年来,医院以活动为载体,提升职工综合素质,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如开展急诊急救、护理技能大赛、演讲比赛、新年团拜会等。医院把思想政治教育、医德医风教育、对内对外宣传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在全院开展了“医院医德标兵”“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护士”等活动评选活动,树立一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医术精湛、热心服务、团结互助的先进典型和标兵。还成立了“瑞康医院青年文化艺术团”,艺术团目前拥有7个分团,它们成为医院青年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和医院青年展示自我、提升素质的大舞台。为了丰富医院职工的文化生活以及让医疗同行更好地了解医院文化,医院将《瑞康医院报》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并形成“重点新闻”、“资讯速递”、“综合新闻”、“专版”、“热点报道”、“特别关注”、“合作交流”、“健康广角”、“爱心公益”、“医疗技术”等多个固定版块。《瑞康医院报》是医院医疗、教学、科研、产业化建设的重要宣传阵地。

      良好的医院形象是医院受用不尽的无形财富。形象建设是我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无形“文化”变为有形“形象”,做到文化制度“上墙”,员工形象“落地”。医院编印了《医师护士日常行为规范》,使医院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迈进;制定医院服务形象标准,将诊疗规范制作成图册,形成独特的行为文化;构建起富含中医医院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编印《医院文化手册》;宾馆服务理念引进医院,各疗区备有《服务指南》、《就医指南》;在医德医风方面,为将行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和完善了医德考评机制;推行医德工作考评,为医护人员建立起医德考评档案。通过行政查房和精神文明检查等多种方式,督导行为规范的落实。同时开展向社会义诊、健康咨询、卫生宣教,为住院病人做好事办实事,强化自身业务素质提高等,赢得了病员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以病人为中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近年来,瑞康医院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拓展和创新医院管理、医疗服务。在区内率先建成了集医院管理系统和临床信息系统为一体的数字化医院,完成了住院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检验信息系统、门诊医生工作站、门诊急诊诊疗卡管理系统、办公化自动化系统等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门诊开通“一站式服务中心”,为病人提供门诊就医“一条龙”服务,变“患者跑”为“护士导”,导诊护士为病人提供就诊专科指导、检验检查结果自助打印和邮寄、就诊流程引导、健康知识宣教、医保政策咨询等。以病人为中心,从导医到收费处,始终落实“入院接、检查陪、诊疗巡、出院送、回家访”的十五字服务准则,门诊就诊一卡通让病人在短时间内完成挂号、缴费、取药过程,切实解决“看病难”问题。

      谈及医院文化建设的初衷和目的,医院院长梁健说:“不管是文化建设营造深厚氛围,还是制度管理规范医者行为,医院所有工作就是为了患者有个更好的就医体验,就是为了人民健康。”

      通过“外强形象、内见文化”,医院喜结硕果,医院规模进一步扩大,成功接管了扶绥县中医院成为医院空港院区,开展“治未病”产业发展,形成了本部、空港院区、中药民族药研发基地、贵康整脊手法培训基地、弘中健康产业基地的“一院两区三基地”的发展格局;“中西医结合临床”广西人才小高地的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医院学科建设、治未病工程、微创与内镜手术、临床教学等取得实效。

      借助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院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医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让“古老而崭新”的中医药文化大放异彩,给医院增强文化凝聚力、铸就良好品牌。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