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院专访 > 正文
  • 安徽省中医院--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成就展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陈小飞 时间:2013-01-07 09:41:00
  • 核心提示:  近年来,安徽省中医院积极探索重点学科、专科(病)建设规律,在坚持医院传统特色和办院方向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更加鲜明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科,注重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以优势病种为重点,以重点学科、专科专病建设为抓手,严格

      近年来,安徽省中医院积极探索重点学科、专科(病)建设规律,在坚持医院传统特色和办院方向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更加鲜明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科,注重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以优势病种为重点,以重点学科、专科专病建设为抓手,严格执行中医诊疗方案,精心制定临床路径;强化重点学(专)科管理办法,完善激励机制,提升诊疗技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针灸学

      该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安徽省级重点学科,拥有针灸基础与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神经生物学(针灸)三级实验室,针灸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联合培养单位。

      该学科有针灸治疗脑病的临床及机理研究、腧穴主治规律及作用机理研究、灸法的临床应用和机理研究、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规范化研究、针灸戒毒康复的临床和机理研究5个研究方向,与研究方向相应的国家、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20余项,获科研奖励、成果及专利10多项。先后参与了国家针灸标准的制订、腧穴定位人体实测、主持艾灸技术操作等规范化研究。对学科中医临床学术流派以及多位全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开展了研究,并有相应的学术专著出版;围绕干预脑中风、老年痴呆、膝原发性骨关节炎、药物成瘾等临床热点问题开展了临床规范化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并运用高频超声、脑磁共振、动态脉压测定等新技术开展了针灸疗效的临床研究,发表了相应的论文。

      学科带头人杨骏教授,医院院长,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和部分疑难杂病的针灸治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0部,是国家统编高等院校教材《针灸治疗学》主编。先后主持数十项省级以上课题,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励。现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

      学科团队成员成为安徽省学术学科带头人和安徽省后备学科带头人各1名,安徽省“十二五”中医临床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共17名,安徽省江淮名医6名,全国优才和师承指导老师9名,三批中医优秀临床人才1名,四批、五批师承人员16人。近3年培养博士生、硕士研究生119人,境外研究生6名。

      近3年,该学科主持承担“973课题”、国家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省部级和厅局级项目85项。获得安徽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近3年获发明专利20项。出版了学术专著9部,参与编写教材8部,其中有2部教材担任主编,发表论文141篇,其中被SCI/MEDLINE数据库收录论文共31篇。学科研究成果和专利积极应用到临床,如辨证隔物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针灸井穴治疗血管性痴呆、针灸结合心理脱敏综合干预复吸等研究成果在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中医肺病学

      该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重点研究室、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内科气虚病证中医药调控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创新团队所在科室,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其中老年呼吸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老年病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学科拥有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一是肺气虚证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方向提出了肺气虚理论、证候研究层次论和阶段论、病下辨证论、肺系三角理论等理论,运用基因芯片、蛋白芯片对肺气虚证进行研究等。二是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慢阻肺的虚瘀理论和肺气虚理论在慢阻肺的实践,形成了以化痰降气胶囊、参七虫草胶囊为代表的系列院内制剂,形成了冬病夏治、治分三期、防重于治的特色和优势。三是中医药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研究方向,大量临床和经验方如阳和平喘颗粒、金泰冲剂、平喘合剂的实验研究表明其的确能起到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炎性细胞浸润,抑制细胞因子对炎性细胞的趋化作用,消除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这些为中医中药诊断、治疗和防治哮喘病起到推动作用。

      学科带头人李泽庚主任医师,安徽中医学院副院长,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重点研究室主任、安徽省中药临床试验创新服务平台负责人、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内科气虚病证中医药调控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近5年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以上课题11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8项。本学科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4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名及其继承人6人等。

      中医痹病学

      该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内科气虚病证中医药调控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创新团队所在科室。

      该学科拥有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健脾化湿通络法治疗痹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医药治疗痹病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中医药对痹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新安医家治疗痹病学术经验研究。

      该学科以新安医学理论为指导,提出“脾虚致痹”观点,认为脾虚湿盛在类风湿关节炎病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类风湿关节炎当“从脾论治”,并拟定“健脾化湿通络”的治法,从功能、形态、代谢三个方面,在整体、器官、细胞、分子四个层次上该治法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形成了以新风胶囊、消瘀接骨散、芙蓉膏为代表的系列院内制剂和“从脾治痹”的特色优势。以现代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先进技术研究中医药治疗痹病的免疫调控机制,在中医药治疗痹病临床研究的同时,观察痹病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及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及中医药对其的影响,提出痹病的发生与整体生活质量相关,并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角度探讨中医药治疗痹病伴发郁证的作用机制。研究新安医家治疗痹病学术经验,系统整理新安医学治疗痹病的文献资料,提炼新安医学治痹的学术思想,研发系列特色中药制剂。

      学科带头人刘健,为医院常务副院长,是安徽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主持承担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课题15项,获科技成果7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及安徽省高校科技成果二等奖等5项。在业内率先提出“脾虚致痹”理论,创制健脾化湿通络中药新风胶囊。

      临床中药学

      该学学科秉承新安医学学术渊源,以中药临床的合理应用为核心,完善临床中药学的学术和创新发展体系为目标,依托医院科研平台,紧密结合临床,解决中药临床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深化中药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2009年7月,医院“中药制剂实验室”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2012年2月,“临床药学”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在此基础上,2012年8月“临床中药学学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学科带头人夏伦祝教授,主任药师,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制剂三级实验室主任、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课题20余项;主参编教材与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学科拥有主任药师(教授)8名,副主任药师(副教授)5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7名;博士4名,硕士13名。近5年,学科承担各类课题50余项,获得新药临床研究批件1项、科研成果及专利3项;出版专著10部,发表论文150余篇。

      学科形成了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1)新安医学临床中药制剂开发应用研究:以新安医学理论为指导,利用医院的药物研发平台,将特定的辨证用药经验研制成特色制剂或新药。(2)临床中药药性、药效与炮制相关性研究:以“制药贵在适中”的炮制原则理论指导,探讨中药炮制前后药性、药效变化的内涵,深入发掘和提高“徽派”炮制理论。(3)中药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研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开展中药安全性、中药不良反应发生机理、临床特征、预防及治疗进行系统地研究,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监护提供依据。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

      该学科形成包括中西医结合防治脑病、肾脏病、消化道肿瘤、肝纤维化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现为博士学位国家建设立项支撑学科,拥有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4个、传染病基地1个、重点专病1个省级重点专科3个。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是全国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和全国中医优势病种协作组组长单位,负责3个病种的国家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的制定工作,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点。

      先后承担了国家“97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19项,获科技成果30余项;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各1项;5年来出版专著33部,发表学术论文358篇,其中SCI期刊11篇。

      学科在肝豆状核变性、帕金森病、脑血管病、老年性痴呆、慢性肾炎、消化道肿瘤、肝纤维化等疾病诊治研究中,在国内外居于先进水平,特别是在肝豆状核变性诊治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收治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西班牙、巴西、东南亚国家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大量病人,收到了较好的学术和社会影响。

      学科拥有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名,后备人选2名,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1名,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8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评审专家各5人。

      学科带头人杨文明教授,医学博士后,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院副院长兼脑病中心主任。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脑病科及重点专病肝豆状核变性学科带头人,全国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和全国中医优势病种协作组组长。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参编专著12部。承担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厅级课题24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科研成果5项。

      中医内分泌学

      该学科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研究病种——糖尿病的承担单位之一,安徽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所属三级学科之一,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单位,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老年病糖尿病专病建设单位,同时也是安徽中医药学会内分泌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单位。该学科拥有稳定的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医药干预糖耐量低减(IGT)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学科基于中医理论和新安医学理论,研制出以益气养阴活血为主要功效的中药复方——丹蛭降糖胶囊获国家发明专利,并针对糖尿病中医辩证分型,开发出4种治疗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的院内中药制剂:黄地安消胶囊、芪贞降糖颗粒、芪归糖痛宁颗粒、苁归益肾胶囊。

      学科建立糖尿病前期的中医临床诊治评价方法和标准,并运用中药进行干预,同时评价中药干预糖尿病前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对其危险因素的影响。开发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复方“骨疏灵胶囊”获国家专利。

      承担了安徽省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工作,已成功培训两届,共培养糖尿病专科护士65人。

      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方朝晖,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基地重点研究病种糖尿病学术带头人。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9项,获国家专利2项,主编、参编教材和专著12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十一届安徽省青年科技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2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学科有博士、硕士19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继承人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每年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  

      中医老年病学

      该学科是200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设的重点专科建设点,临床有中医肺病、中医心病、中医痹病、中医脑病4个病区,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临床研究基地。自2007年以来承担了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50余项,获国家专利4项,已建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免疫学三级实验室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阻肺肺气虚证重点研究室,2012年8月中医肺病科成功遴选为卫生部重点专科建设点。

      中医老年病学科拥有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一是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慢阻肺的虚瘀理论和肺气虚理论在慢阻肺的实践,形成了以化痰降气胶囊、参七虫草胶囊为代表的院内制剂,形成了冬病夏治、治分三期、防重于治的特色。二是中医药防治老年中风的研究方向,提出中医中风气虚血瘀的病机和气血相关理论,提出益气活血法可通过激活ERK信号通路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再生,其效果优于单纯益气法和活血法。三是中医药防治老年胸痹的研究方向,提出“气虚—血瘀—瘀毒”是老年胸痹的基本病机,瘀毒是冠心病斑块不稳定的重要病机,创“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老年胸痹,稳定斑块。四是中医药防治老年痹证得研究方向,提出“脾虚致痹”观点,类风湿性关节炎当“从脾论治”。拟定“健脾化湿通络”的治法。

      学科带头人张念志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中晚期肺癌、间质性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的治疗。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国家973项目等课题1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8部。

      中医传染病学

      该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传染病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传染病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联合建设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中医新药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肝病专业科室。

      该学科运用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各类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原发性肝癌、急慢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消化道大出血、自发性腹膜炎、淤胆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代谢性肝病、小儿肝病、流脑、乙脑、流行性出血热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较强的诊治水平和解决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

      本学科应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各类传染性疾病,尤其在慢性肝病、艾滋病、手足口病等重大疾病中有稳定的研究领域;建立本学科学术带头人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徐经世先生中医传承研究工作室。

      本学科拥有肝组织穿刺活检术、肝癌介入术、自体腹水回输术、人工肝支持系统、中医穴位注射术、中药穴位外敷术、穴位电流刺激术、直肠透析术等各类技术,同时依靠医院三级实验室开展了众多高、新、尖检测项目,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学科带头人张国梁主任医师,担任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应急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部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和艾滋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传染病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等。擅长诊治慢性肝病、艾滋病、手足口病等各类传染病,在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医药诊治艾滋病、诊治手足口病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承担或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重点专项、安徽省科学自然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等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主编和参与专著编写5部,获得科研成果3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在国内中医传染病学界中享有显著影响。

      中医疮疡病学

      该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安徽省重点学科。

      学科研究方向一是中医药防治脏腑痈的研究,①根据不同理论,形成通里攻下法、清热解毒法、行气活血法、益气养血法治疗等四大内治法。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确证了上述治法具有调节脏腑功能,尤其增强免疫和抗感染功能。②根据著名新安医家汤琢成主任医师提出的“内脏痈需托毒外出”的理论,应用其研制芙蓉膏托毒排脓治疗,承担多项省部级项目,证实了其较强的解毒、散结、消肿的作用。

      研究方向二是消渴病合并疮疡的中医药防治研究。①研制出以益气养阴活血为主要功效的中药复方治疗消渴病为本;②采用清热解毒法、行气活血法等治疗疮疡为标;应用外用制剂芙蓉膏托毒、消肿、排脓,同时发挥传统提脓祛腐药升丹的优势。

      研究方向三是外治法防治疮疡的临床和实验研究。①中药外敷治疗疮疡的研究:芙蓉膏清热散结托毒治疗初期疮疡,应用九一丹和五五丹治疗中期(成脓期)疮疡,应用自行研制的白竭散治疗后期疮疡。②中药熏洗:四味黄连洗剂治疗疮疡创面久不愈合;痔瘘洗剂治疗肛瘘创面久不愈合;活脉洗剂治疗四肢血管疾病破溃后创面久不愈合;荆皮癣湿酊和鹅掌疯醋剂治疗多种皮肤疮疡疾病等。

      学科承担省部级教育研究项目4项、国家级、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23项。获得成果及奖励7项。近五年来,学科骨干发表论文47篇,出版专著24部。科研成果新药芙蓉膏、新药五味骨疽拔毒散、国家发明专利丹蛭降糖胶囊、炉式熏灸器、电控温加热微烟艾灸头等积极应用到临床。

      拥有国家级名老中医2人,省级名老中医2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6名,主任医师(教授)14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5名。近5年培养博士、硕士52名。

      学科带头人于庆生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等项目7项,获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发表80余篇论文,主编及编写著作5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