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医经验 > 正文
  • 张炳厚教授辨治咳嗽的经验

  • 来源: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作者:赵文景 段昱方 蔡朕 常峥 赵凯声 刘宝利 赵静 时间:2013-01-10 14:41:00
  • 核心提示: 张炳厚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继承工作第二、三、四批师承老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从医50余年,奠定了扎实的中医基础,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咳嗽的辨证治疗有独到见解,笔者从师学习多年,对其治疗咳嗽的经验总结如下。
        张炳厚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继承工作第二、三、四批师承老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从医50余年,奠定了扎实的中医基础,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咳嗽的辨证治疗有独到见解,笔者从师学习多年,对其治疗咳嗽的经验总结如下。
        
    1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张教授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是中医整体观念的典型体现,说明咳嗽的发生虽然主要在肺,但其他脏腑病变亦可累及肺,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而引起咳嗽。
    1.1肺咳:咳喘,喉间有痰、痰难咯出、咳白涎痰,或咯血痰、黄痰,重则痛引缺盆,口燥声嘶,苔薄白,脉浮数。肺咳不已,大肠受之,咳喘而遗矢。治疗当以宣肺解表、滋阴润肺或补益肺气为主,方用止嗽散、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汤、补肺汤等加减。
    1.2脾咳:咳嗽痰多,因痰而嗽,进食甘甜油腻食物加重,动则咳甚,神衰嗜卧,面色萎黄,腹胀水肿,身重无力,苔腻脉濡。脾咳不已,胃受之,咳甚则呕。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止咳或补脾益肺,方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加减。
    1.3心咳:咳则心痛,喉中梗状,咳吐泡沫痰或血痰,咳逆倚息不得卧,心烦尿赤,甚则舌肿咽痛,舌尖红少苔,脉细数。心咳不已,小肠受之,咳而遗尿。治宜补益心肺,可用保元汤加减。
    1.4肝咳:发则咳逆上气,咳嗽时面赤,痛引两胁,甚则不可转侧,症状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苔黄少津脉弦。肝咳不已,胆受之,胆咳之状,咳而口苦,甚则呕胆汁。治当清肺平肝,顺气降火,以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
    1.5  肾咳:咳而腰背相引痛,或五心烦热,阴火上炎而见干咳,痰有咸味,或动则气喘、呼多吸少,甚则咳逆倚息不得卧,舌绛无苔,脉细数。肾咳不已,膀胱受之,咳而遗尿。治以温肾化气、泻肺行水,或补肾纳气,或滋补肺肾,可用真武汤、人参胡桃汤、麦味地黄汤等加减。
        张教授在临床治疗咳嗽时,多根据“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理论,既抓住咳嗽这一主证,又重视兼证,仔细辨别是肺直接受邪而咳,还是他脏病变损及肺而致咳嗽,并找出病本所在,确定病位、病因和传变关系,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取得明显疗效。
    2止咳先治痰,重视调理肺气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超重、肥胖之人日益增多,此类患者的体质多以痰湿为患,加之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大,情志因素也是导致咳嗽难愈的重要因素。针对上述两种病因,张教授提出“止咳先治痰,治痰兼治气”的观点,针对咳嗽兼痰多者重视治痰、治气,治咳嗽用宣肺法时,如表邪祛而痰未净,必继治其痰,咳嗽才不易复发。对于痰湿咳嗽,痰虽去而本尚虚者,应予健脾法以杜生痰之源,但若痰与外邪相挟时,则不可健脾,理应先治标痰。治痰时多选用陈皮、枳壳、厚朴、柴胡、旋复花等降气,使气行而痰自下,即所谓“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张教授尤其重视降气,认为肺以降为顺,治咳降气是重要环节。外邪袭肺,痰气交阻,必用微苦降气,因肺为清虚之脏,微苦可降,可用紫苏、杏仁,甚则用苏子、莱菔子、旋复花等,若需重降可用葶苈子、沉香等。
        张教授将痰分为六种辨治:①湿痰:痰白而稀,选药多用半夏、橘红、陈皮、胆南星等。②寒痰:痰稀而清,多选用白芥子、干姜等。③热痰:痰黄而黏稠,多用栝蒌仁、竹沥、黄芩、贝母、天竺黄、桑皮等。④燥痰:干咳少痰或痰如线粉,选药多用麦冬、天冬、花粉、川贝、鸭梨等。⑤风痰:痰稀兼泡沫,药物多用前胡、防风、制南星、牛蒡子等。⑥顽痰:病史长、病情重、痰难出、痰不尽,药物用风化硝、生牡蛎、鹅卵石、旋复花等。痰不易咯出者,可选用海浮石、海蛤壳、黛蛤散、川贝母、橘络、栝蒌仁、鸭梨皮。
        张教授总结治痰有六法:①攻法:用于痰湿重,本不虚者,代表方如礞石滚痰汤、一捻金。②消法:药用焦三仙、莱菔子、枳壳等。③和法:选用陈皮、半夏、二陈汤。④补法:以六君子汤健脾补气,六味地黄丸补肾,加五味子名为都气丸,可滋肾纳气。⑤温法:白芥子或二陈汤加炮姜,或小青龙汤合二陈汤、三子养亲汤。⑥清法:选方如泻白散、清气化痰汤,药用桑白皮、贝母、黄芩等。
    3张教授治疗咳嗽的常用方剂
        张教授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病起于肺,一旦受邪,或从口鼻入,或从皮毛入,肺卫受感,于是肺气壅遏不宣,清肃失常,影响肺气的出入,引起咳嗽。由于四季之邪不同,临床分为风寒、风热及燥热等不同咳嗽。内伤咳嗽为他脏有病,肺脏受累,或肺脏本身之病,治宜祛邪止咳、扶正补虚,采用如培土生金、金水相生诸法治疗。
    3.1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风寒咳嗽:临床上,小青龙汤常用于治疗风寒咳嗽,痰多而稀者。有人认为本方治咳治喘不治痰,实属误解。本方宣肺利饮,间接治痰,对痰多而稀者十分适宜。痰稀而量多者,张教授常加茯苓、苏子、莱菔子和浙贝母。对于喘甚而体实者,张教授用本方多重用炙麻黄15~20 g,效果明显。
        近20年来,典型的风寒咳嗽越来越少,据临床观察,患风寒咳嗽兼气虚的患者越来越多,常表现为咳嗽反复发作,遇劳尤甚,咳痰清稀,不耐风寒,易感冒等。针对此型咳嗽,张教授多用人参败毒散加减治疗。
    3.2麻杏甘石汤加减治疗热性咳嗽:凡因热致咳喘,无论外感或内伤咳嗽,张教授均使用麻杏甘石汤加减清宣肺热,收效良好。张教授强调,用此方麻黄与石膏的比例一定是1:3~1:5,按此比例,两味发汗药相伍反不发汗。对于挟湿而见胸脘痞闷者,加藿香、郁金以芳香化浊;对于津伤而咳者,加天花粉清热以生津;对于风热壅阻于上,咽痛项肿甚者,加马勃、元参。痰多者,加桑皮、浙贝母。
    3.3清燥救肺汤治疗肺燥咳嗽:本方为治疗燥热伤肺的主要方剂。因肺燥多干咳无痰,所以张教授常加入川贝母、地骨皮以润肺止咳;加麦冬、知母以润肺清火。华北地区近年来,夏秋少雨,冬春少雪,患燥咳者甚多,所以本方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大。
    3.4百合固金汤治疗肺肾阴虚咳嗽:肺肾阴虚、虚火上炎之咳嗽,张教授常用百合固金汤。因为肺燥咳嗽,久必伤肾,母病及子也,若兼有肾阴虚者,可投此方,鲜有罔效者。
    4典型病例
        病例1:患者,女性,35岁。主诉:咳嗽4月。症见:咳嗽4个月,干咳为主,痰少,伴咽干咽痒,胸闷憋气,易感冒,心烦,大便偏干,畏风,口干,舌苔薄黄欠津,脉细数。外院查:肺部CT、肺功能均正常。西医诊断为慢性咳嗽,证属温燥伤肺、气阴两伤,治宜清燥润肺、养阴益气。方用清燥救肺汤加减:炙桑皮15 g、冬桑叶10 g、生石膏20 g、阿胶珠lO g、川贝母10 g、炙杷叶20 g、潞党参30 g、桃杏仁各10 g、麦冬30 g、肥知母12 g、润元参15 g、信前胡20 g、青黛(包煎)3 g、炙甘草10g。患者服药7剂后咳嗽明显减轻,咽痒消失,胸闷憋气消失,大便调,效果甚佳。再服7剂药后咳退。
        按:张教授临证时善于抓住主证,患者干咳痰少、咽痒、便干、舌苔薄黄欠津、脉细数。辨证为温燥伤肺证,秋令气候干燥,燥热伤肺,肺为热灼,气阴两伤,失其清肃润降之常,故干咳无痰,治宜清燥热、养气阴,以清金保肺立法,用清燥救肺汤加减化裁,辨证准确,故效果明显。
        病例2:患者,女性,68岁。主诉:反复咳喘5年,加重1月。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5年,间断使用吸入激素治疗,1月前受凉后咳嗽加重,咳稀白痰、量多,喘促,乏力气短,动则喘甚,下肢浮肿,身体困重,畏风畏寒,平素易感,心悸自汗,时有头晕目眩,口干口
    苦,心烦易怒,小便短少,舌苔白滑,脉浮滑。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证属素体肺肾气虚、风寒犯肺、肺失宣降。治宜温肺化饮、止痰平喘、利水。方用小青龙汤加味:炙麻黄15 g、川   桂枝10g、杭白芍15 g、淡干姜5 g、北细辛5g、五味子10 g、法半夏20 g、炙甘草30g、款冬花30 g、苦杏仁20g、葶苈子15 g、麦冬10 g、沉香(研末冲服)6 g、建泽泻30 g、茯苓皮30 g。服药7剂,患者咳喘明显减轻,浮肿消退,乏力、畏寒好转,大便通畅,小便自利。仍有咳嗽痰黏,活动后气短,自汗等,前方加生黄芪30 g、潞党参20 g益气固表扶正。
        按: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多年,素体肺气虚,母病及子,久必伤肾,肺肾气虚为本。此次受凉后,风寒外袭,首先犯肺,加之表寒引动内饮,水寒射肺,肺失清肃,肺气不宣,故见咳喘,痰多而稀,对外寒内饮之证,治宜解表与化饮并重,故投以小青龙汤。张教授认为,使用本方的辨证要点为咳喘,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凡咳嗽见以上症状者均可使用,对于有喘证者,多加用沉香面降逆平喘,葶苈子泻肺平喘。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