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络病学说是仲景学术的传承与发展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吴以岭 时间:2013-11-07 08:32:00
  • 核心提示:  当前,转化医学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开展医学科学实践,强调基础理论研究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向新药转化,是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的重大需求。中医药在两千年的形成发展中,始终遵循“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理论假说

      当前,转化医学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开展医学科学实践,强调基础理论研究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向新药转化,是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的重大需求。中医药在两千年的形成发展中,始终遵循“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理论假说为指导,以治疗方药为依托,以临床疗效为标准”的自身发展规律,这正体现了转化医学的优势,其中与时俱进的学术理论创新是其保持蓬勃生机的内在动力,从仲景创立“六经辨证”到金元四大家学术争鸣,直至清代卫气营血辨证,无不显示出中医理论创新是中医药学学科发展的灵魂和核心。

      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独特的组成部分,对于多种难治性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虽然仲景首次记载的络病治疗方药奠定了络病证治基础,但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未形成系统理论体系。我们在国内首次提出络病主要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系统研究络脉生理、发病、病机、辨证与治疗,阐明基本病机、主要表现、辨证要点,提出“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按功能重新分类通络药物,提出络病证候、脏腑络病及脏腑络病论治。同时基于“气血相关”的络病理论特色,将络脉分为经(气)络和(血)脉络,在《内经》经脉、血脉理论、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脉络学说临床证治的基础上,系统构建对于血管病变防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的脉络学说,提出其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系统研究血管病变的发病规律、基本病机、临床证候,同时总结《伤寒杂病论》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治疗血管病变用药规律,为血管病变辨证治疗了提供理论指导。

      临床实践证实,以络病理论指导开展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重大难治性疾病治疗,系统研究其中医病机、干预策略及有效组方,显著提高了这类疾病的临床疗效。我们总结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搜剔疏通”的用药规律,研制的通心络胶囊具有血管保护、血液保护、心脑组织三重保护作用,尤其是在保护血管内皮、稳定动脉硬化易损斑块,以及治疗急性心梗介入后心肌无复流等方面的优势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我们提出了“温清补通”的心律失常组方用药规律,研制的参松养心胶囊经临床循证研究证实具有“快慢兼治、整合调节”的临床优势,为窦缓伴早搏、心功能不全伴心律失常等临床难题的解决提供了药物组合;针对慢性心衰提出“气血水同治分消”的组方用药规律,显著提高了慢性心衰的治疗水平,新近完成的临床循证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编辑部评论称:“这项富有前景的研究已经打开了一扇如何利用最新科技研究传统中药活性成分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协同作用的大门,这是一个挑战,对此我们应该热烈拥抱”,引起国际医学界关注。

      2009年中医络病学已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我们编写出版了《络病学》、《脉络论》专著及《络病学》教材,创立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等致力于络病学术研究的多学科专家群体;在国内40家高校开设络病学课程,建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络病重点研究室,国内首个省级络病重点实验室,推动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正如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所指出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基于“源于经典、基于临床、创新理论、提高疗效”的学科发展指导思想,师法仲景、弘扬仲景、发展仲景。络病证治和脉络学说正是传承发展仲景学术的一个实例。因此,我们不仅要活学活用仲景经方,更应学习仲景把经典理论转化为临床证治方药的治学思想,同时充分借鉴现代科学技术,传承创新仲景之学,再创中医药辉煌。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