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朱建平:中医史研究应从研究走向创造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研究历史有两大基本任务,一是再现历史,尽可能客观地再现历史。所谓“有什么”,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什么.面对形形色色的历史文献、文物,需要经过缜密考证、辨析,弄清到底“是什么”,然后才有可能构成一幅逼近历史真实的图景。
    研究历史有两大基本任务,一是再现历史,尽可能客观地再现历史。所谓“有什么”,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什么.面对形形色色的历史文献、文物,需要经过缜密考证、辨析,弄清到底“是什么”,然后才有可能构成一幅逼近历史真实的图景。二是解释历史,用合适的理 论来解释历史图景,回答历史“为什么” 会这样,在各种因素互动下会“怎么 样”。研究历史从史料人手,在一定的史学理论指导下研究,或侧重史料,或侧重理论,或史论结合。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占为今用。中医史研究大体也如此。 如果对中医、中医史学科特点及其发展做一些较为深入地思考的话,那么就不难发现当前的中医史研究应该有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就是不仅要研究历史,而且要创造历史。 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理论,显著的疗效,浩瀚的文献,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做出重大贡献。当今中医发展的标志是中医现代化.而中医现代化的关键是中医理论现代化。中医理论现代化,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是指中医理论的现代诠释,即以当代哲学、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语言来表述中医理论,既不失原有精髓,又为当代学术界所理解,更为理想的是在诠释过程中发展原有理论。创新是中医发展的动力.诠释也是一种创新。 综观中医发展的历史,中医创新的突出特点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是中医历史上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杰出代表,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是继承《黄帝内经》及其后世有关医家的学术思想,结合本人诊治当时疾病的经验和学术思考,提出崭新的能有效指导临床诊 治的理论假说。中医战胜传染病的历程,就是中医不断继承、创新发展的历史。如治伤寒,汉代张仲景创六经辨证:治温病,清代叶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创三焦辨证,他们都给《内经》中“伤寒” “温病”及其有关內容,赋予新的内涵,从而构建新的中医传染病证治学说。 中医史学是以继承为主的中医基础性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中医药学发展历史及其规律。中医史学研究要为中医发展服务,它的研究成果不能满足于仅仅被动地为中医学界所利用、借鉴.而是要求我们的学者要主动参与到当前中医现代化进程中去,与中医学界的理论 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相结合,与这些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随时将历史研究成果应用到相关的中医现代化研究中。 中医史研究者,不仅要再现历史,解释历史,而且要参与现实,创造历史。譬如说中医理论的现代诠释,是恢复中医在学术界、社会上的话语权,对于多学科参与中医建设,全社会关注中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大事。在对中医理论进行现代诠释之前,需要有计划地系统地清理中医学术家底,梳理中医理论体系,从研究中医药术语人手,揭示术语所反映的中医药概念内涵.概念的古今演变,以及概念体系的构建,这些围绕术语概念史的研究工作正是中医史学的优势,也是中医史研究者创造历史的用武之地。 实际上,近年来中医史学者就已经参加了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关于方剂、证候的研究工作,也参加国家攀登计划关于经络的研究项目,直接与中医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学术。直接给出了研究项目中遇到问题的史学答案,直接将医史研究成果应用到有关研究项目中,从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体现了中医史学者在中医现代化进程中的应有价值,也尝到创造历史的甘苦。 中医药古代文献中记载着历代医家的理论智慧和丰富经验,一直是中医学术发展取之不竭的源泉。通过对医学发展历史的深入研究,结合当今学科发展,凝练研究课题,寻找可行的突破口。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有计划系统地整理中医学术宝库,提出中医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参与中医理论的现代诠释,为临床诊治和针灸方药研究提供重要的研究思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