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论中医药理论的多重性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葛秀梅.胡欣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北京100700) 当我们系统整理研究中医药理论时就会发现:对同一问题的阐述,常存在不同的观点。笔者称这种现象为理论的多重性。理论多重性现象虽然在其它学科也可见到,但是,在中
    葛秀梅.胡欣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北京100700) 当我们系统整理研究中医药理论时就会发现:对同一问题的阐述,常存在不同的观点。笔者称这种现象为理论的多重性。理论多重性现象虽然在其它学科也可见到,但是,在中医药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普遍。兹就其要作一探讨。 1 多重理论的普遍性 阴阳分类:中医阴阳学说中,既有将事物一分为二的两分法,也有根据阴阳之气量的变化而划分三阴三阳的三分法。卫气所出:《灵枢·营卫生会》认为卫出于下焦。而《黄帝内经太素·营卫气》则主张卫出于上焦。脾藏主时:《素问·藏气法时论》提出脾主长夏。《素问·太阴阳明论》又有“脾主四季之末各十八日”之说。眼与五藏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肝开窍于目。《素问·解精微论》则说:目为心之窍。耳与五藏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肾开窍于耳。《医原·望病须察神气论》则提出:心寄窍于耳。舌与五藏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观点是:心开窍于舌。《医述·杂证汇参》的看法是:舌为肉聚,为脾所主。 五藏六腑之主:《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素问·六节藏象论》强调:“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藏腑关系:《灵枢·经脉》指出:心和小肠、肺和大肠、脾和胃、肝和胆、肾和膀胱、心包络和三焦,互为表里关系。《灵枢·本藏》则说:“肾合三焦、膀胱。”《医学入门·藏腑》又提出:“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焦相通,肾与命门相通,此合一之妙也。“孤藏所指:《素问·逆调论》认为:肾为孤藏。《素问·玉机真藏论》则称:脾为孤藏。肾命学说:《难经》主“右肾命门说”:《医学或问》倡“两肾皆命门说”;《医贯》有…肾间命门说”;《医旨绪余》为“肾间动气说”。中风病病因:唐宋以前为“外风说”;金元有“内风说”;明代张景岳主“非风说”。舌诊分部:以胃经划分:舌尖属上腕,舌中属中腕,舌根属下腕。以五藏划分:舌尖属心肺,舌边属肝胆,中心属脾胃,舌根属肾。 寸口脉象所主:在寸口脉法中,寸口脉可诊全身藏腑气血病变;在三部九候脉法中,寸口脉尺反映手太阴肺经病变;在人迎寸口对比脉法中,寸口脉象能反映三阴之藏的情况。 虚实定义:《素问·通评虚实论》提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调经论》强调:“有者为实,无者为虚。” 六腑合穴:《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大肠合穴为曲池;小肠合穴为小海;三焦合穴为天井。《灵枢·邪气藏腑病形》认为:大肠合穴是上巨虚;小肠合穴是下巨虚;三焦合穴是委阳。针刺补泻手法:《灵枢·九针十二原》有徐疾补泻手法;《素问·调经论》有呼吸补泻手法。取穴原则:《灵枢·经筋》以痛为俞。《灵枢·官针》则上病下取,左病右取,右病左取。四季刺穴规律:《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主张:春刺荥,夏刺输,长夏刺经,秋刺合,冬刺井。《难经·七十四难》倡导: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四季养生原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神农本草经疏·治法提纲》强调:“春温夏热,元气外泄,阴精不足,药宜养阴;秋凉冬寒,阳气潜藏,勿轻开通,药宜养阳。”中药性味:当归,《神农本草经》谓其味甘;《名医别录》说其味辛;《本草述》称其味苦。丹参,《李当之药录》称其大寒;《神农本草经》谓其微寒;《本草经集注》说其性热;《本草正义》指其微温。中药归经:附子,《神农本草经疏》谓其入手厥阴、命门、手少阳,兼入足少阴、太阴经,亦可入足太阳。《本草经解》说其入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 中药用量:细辛,《神农本草经疏》认为其性升燥发散,用量不可超过五分。《有毒中草药大辞典》则称:“细辛中毒性成分黄樟醚比其主要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容易挥发,故细辛以比较大剂量入煎,不但是安全的,而且是有效的。” 攻补分歧:张从正力主祛邪,邪去则元气自复。朱丹溪强调:“凡治病,必先固正气。”补脾与补肾之争:《严氏济生方》等倡导“补脾不若补肾”;《明医杂著》等主张“补肾不若补脾”。 富贵贫贱的攻补问题:《医宗必读》指出:“富贵之疾,宜于补正;贫贱之疾,利于攻邪。易而为治,比之操刀。”《读医随笔》“富贵贫贱攻补异宜其说有辨”一文则持相反观点。其它如“冲为血海”与“肝为血海”的认识分歧、“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与“阳非有余,阴常不足”的争论、伤寒与温病之争、运用截断扭转法治疗温病的利弊问题、阳痿从肝论治还是从肾论治、效不更方与辨证论治的矛盾等,类似例证,不胜枚举,足以说明多重理论在中医药学中的普遍性。 2形成原因及相互关系 中医药理论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其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离不开中国古代哲学的宏观指导,以及古代自然科学相关知识的运用。其理论的形成,是无数医家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反复观察,临床体验的长期积累,并逐步总结而成。理论多重性的形成,一一方面是由于各位医家在知识结构、理论素养、临床水平、观察对象、研究重点、论理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即使处于同一时代,他们在探讨具体问题时,也可能形成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观点,这是很自然的。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局限,人们认识问题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发展、渐趋完善的过程,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前辈医家总结了自己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形成了有关理论。随着医学实践的不断深入,以及相关学科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渗透,后辈医家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的临床体会和研究心得,对相关理论提出一些补充见解和不同看法,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多重理论之间有些可能存在是非否定关系,如丹参寒热属性问题。同一一药物的药性一般不会既寒且热。应该指出的是:在中医药学中,对于否定某种理论需持特别慎重态度,不能仅凭一些实验结果或一己之见就轻言是非对错。在多数情况下,观点不同的理论往往表现为彼此并列、互为补充关系。以藏腑关系为例,《灵枢·经脉》根据经脉络属规律提出的藏腑表里理论,其意义和价值已为医界所熟识。而《医学入门》的藏腑相通合一理论,验之临床,也确有其实践基础。心与胆相通,可以解释温胆汤治疗神志病;肝与大肠相通,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即是其例;脾与小肠相通,小肠济泌别汁功能失调,多通过治脾而获愈;肺与膀胱相通,肺为水之上源,水道不通,可宣肺而利尿,提壶揭盖治法,即属此类;。肾与三焦相通,肾病水停,可疏理三焦;三焦水停,可补肾利水。说明观点不同的理论,各有其自身价值。正是由于多重理论的普遍性,以及彼此并列互为补充的关系,决定了中医各家学说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而存在的客观基础。 3多重性理论提出的新课题 中医药学的悠久历史,积淀了大量文献,形成了丰富理论。在继承宝贵的中医药遗产时,笔者认为,对各种学术观点不同的理论要兼收并蓄,反对抓住一点而不及其余的做法。同时,也应注意到多重理论各有其特定的应用前提和适用范围。只有前提正确,使用范围恰当,才能彰显其价值和活力;反之,真理也会变成谬误。前人在这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远远不够。留给后人的多重性理论,大多仍然是应用前提不明,适用范围不清,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中医药学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因此,当代中医药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在全面系统整理分析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必须从理论、临床乃至实验等多个方面,对多重性理论加以深入研究,确定观点不同的理论各自应用前提和适用范围。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发展,而且可以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