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临床进展 > 正文
  • 参芪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临床观察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 时间:2009-05-22 14:19:00
  • 核心提示: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占慢性胃炎的30%左右。其临床症状主要有上腹隐痛、胀痛,或饱胀、嘈杂等不适感,多在进食后加重,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且有癌变倾向。笔者20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占慢性胃炎的30%左右。其临床症状主要有上腹隐痛、胀痛,或饱胀、嘈杂等不适感,多在进食后加重,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且有癌变倾向。笔者2004-05-2007-08采用参芪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组作对照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共收治58例,随机分为参芪益胃汤治疗组30例,常规西药对照组28例。治疗组男l2例,女l8例;年龄25-63岁,平均(53.25±8.46)岁;病程l.5~25年,平均(8.34±6.23)年;症状积分(7.34±2.46)分;腺体萎缩轻度l4例,中度7例,重度9例;肠化生程度阴性8例,轻度7例,中度9例,重度6例。对照组男11例,女l7例:年龄24~65岁,平均(51.45±11.37)岁;病程l.5—26年,平均(8.34±5.36)年;症状积分(7.41士2.83)分;腺体萎缩轻度l3例,中度7例,重度8例;肠化生程度阴性7例,轻度8例,中度8例,重度5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诊断标准参照l982年全国胃炎诊治座谈会所制订的《慢性胃炎的分类及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试行方案),并参考l990年“胃炎新分类悉尼系统”对慢性胃炎订出的分类及诊断方法。

      1.3排除标准①合并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及恶性肿瘤或癌变前期者。②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③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及不能随访者。

      2治疗方法

      2.1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参芪养胃汤(由党参209,黄芪309,白术159,丹参309,当归209,赤芍159,甘草69组成)。加减:肝气犯胃者加柴胡、白芍、香附以疏肝和胃;胃阴虚甚者加沙参、麦冬;胃酸不足加木瓜;湿热盛者加黄芩、黄连、蒲公英;虚寒内生者加干姜、附子以温中散寒。l5天为l个疗程,休息3天后行下l个疗程,共4个疗程。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①吗叮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60315110)10m9,空腹121服,3次,天;②维酶素(河北环海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601103)19,3次/天口服;③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予德诺(江苏常州市盛辉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602231)0.129,4次/天121服,阿莫西林(石家庄拜斯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批号061040)0.5~1.09,3次/天121服。连服l周为l个疗程。根据临床表现调整药量及疗程,最长不超过4个疗程。

      2.2观察指标①症状观察: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疼痛、胀闷、嘈杂、泛酸、暖气)的变化。记分分为4级:无症状0分,轻度l分,中度2分,重度3分。合计以判定疗效,症状分值=(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②病理观察:参照癌症病理标准,将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分为轻、中、重3级,分别记录治疗前后变化。

      3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规定。①症状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分值≥8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或明显减轻,症状分值≥2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症状分值<20%。②病理疗效标准:显效:黏膜萎缩改善2个级差以上,或改善2个级差同时伴肠化生和异型增生轻度改善以上,或黏膜萎缩改善1个级差同时伴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的改善或消失。有效:黏膜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三者之-有轻度改善。无效:病理无改善,甚至加重:

      3.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0   14(46.7)  13(43.3)  3(10.0)  90.064

    对照组  28   8(28.6)   11(39.3)  9(30.1)  75.0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比较(z±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30   7.34±2.46        3.29±2.24

    对照组  28   7.41±2.83        4.73±2.36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

    比较△P<0.05

    3.4两组病理疗效比较见表3

    3  两组病理疗效比较[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治疗组  .30  9(30.0)  12(44.O)  9(30.0)  70.04

    对照组  28  7(25.O)  6(21.4)  15(53.6)46.4

    与对照组比较△P<0.05

      4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主要病理改变为胃腺体萎缩,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减少,甚则完全无胃酸分泌,属中医“胃脘痛”范畴,其致病原因错综复杂,病情虚实相兼,病程迁延难愈。病因多与饮食不节、肝气犯胃、脾胃虚弱、毒邪侵袭等有关。临床表现以虚实夹杂、气滞血瘀、肝郁化火伤阴;或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热内结、热盛伤阴;或久病失治、误治;或过用香燥劫阴之品,均可导致胃阴不足或肝肾阴虚,血络瘀滞,胃失荣养。

      参芪养胃汤是笔者临床应用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方,以健脾益气养阴立法,临床疗效明确,方中黄芪、白术、党参健脾胃之气,升举清阳;丹参、当归、赤芍等活血化瘀,改善胃的微循环;木香、元胡行气止痛,诸药合用,优势互补,共奏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芪、当归可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幽门螺杆菌侵害;党参有促进胃黏膜修复作用,提高胃黏膜屏障防御功能。赤芍、丹参降低血液高黏滞状态,促进循环,使胃黏膜血供增加,修复加快。诸药合用利于防治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利于肠腺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消失。参芪养胃汤治疗本病即符合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亦吻合于现代西医理论,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是治疗本病的较好方剂之-,值得推广应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