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健身气功 > 正文
  • 预防和改善腰痛病的方法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 时间:2009-06-15 12:48:00
  • 核心提示:  (一)健身气功运动疗法  健身气功运动疗法的目的是加强腰部肌肉力量,稳固脊柱关节,保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弧度,改善脊柱各关节和肌肉的生理活动功能,从而预防和改善腰痛病。  1.功法特点强调“以腰为轴&rdquo

      (一)健身气功运动疗法

         健身气功运动疗法的目的是加强腰部肌肉力量,稳固脊柱关节,保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弧度,改善脊柱各关节和肌肉的生理活动功能,从而预防和改善腰痛病。

         1.功法特点强调“以腰为轴”易筋经的功法特点是“伸筋拔骨,注重脊柱的旋转屈伸”;五禽戏要求“以腰为轴和纽带,带动上、下肢向各个方向运动,以增大脊柱的活动幅度,增强健身功效”:八段锦强调“以腰脊为轴带动四肢运动。上下相随,节节贯穿”。六字诀中的嘘字诀,动作左右穿掌同时水平转动腰胯。功法动作要求也提出“以腰为枢纽”。如易筋经的“摘星换斗”、  “倒拽九牛尾”等动作,要求“以腰带肩,以肩带臂”。健身气功动作的发力源头在腰轴,由腰轴转动带动躯干运动,再由躯干转动带动上肢和下肢的运动。练习时留意于腰间,完成以腰为轴带动肢体画图的运动,能够解除粘连,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纠正脊柱功能缺陷。

      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运动疗法除以上作用外,还有改善受压神经的营养,改变突出髓核与神经关系的作用,从而缓解神经压迫。

      2.功法动作注重腰的全方位运动

         健身气功非常注重脊柱的前俯、后仰、左屈、右转、折叠、拧转、回旋、环转、蠕动等运动。如易筋经的“卧虎扑食”和五禽戏“虎扑”的脊柱蠕动,不仅增强了腰部的肌肉力量,而且由于脊柱的节节贯穿,增加了脊柱各个关节的柔韧性和骨关节的稳定性,对腰脊肉筋膜炎和腰椎骨关节病及习惯性腰扭伤等症有防治作用:易筋经“九鬼拔马刀势”和“掉尾势”则是在脊柱前屈、后伸的状态下进行的侧屈,更能全方位地活动脊椎,加大腰部的活动范围,增加肌肉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弹性和柔韧度,改善腰椎小关节关节软骨的营养。能防止关节软骨进一步退变。

         3.功法运动刺激腰部局部稳定肌

         人体背部最长的肌肉是竖脊肌,在椎骨深层还有小肌肉群,称为局部稳定肌,起连接和保护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不稳定支撑、小幅度运动可以刺激深层小肌肉群,即局部稳定肌。所以,增强脊柱周围肌肉力量,特别是深层的小肌肉群活动及脊柱骨关节的稳定性,防止肌筋膜痉缩,使肌肉有序舒缩,就能很好地预防和改善腰痛病的发生。健身气功所编排的许多动作正符合这一要求。如易筋经“韦驮献杵第三势”。是在下肢提踵不稳定的支撑下撑举上肢。和缓的、小幅度的伸展腰脊,可以很好地刺激脊椎深层的小肌肉群。五禽戏的大部分动作都是在单脚支撑、虚实转换不稳定状态下进行脊柱的小幅度的屈伸运动。如“虎扑”、“鹿抵”、“鹿奔”、“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不稳定状态下进行小幅度的腰脊的屈伸运动,不仅能提高平衡能九更大的功效则是加大了对局部小肌肉群的刺激,是防治腰痛瘸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日常生活缓解腰痛

         腰痛病不仅要通过健身气功进行预防和改善,而且要在日常生活中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坐姿时腰部承受的压力最大,所以椅子的构造要科学合理。有研究表明,椅子靠背向后倾斜l206,并在第3~5腰椎处有5cm的腰部支撑,能有效地缓解腰部的压力:卧床休息时,枕头的高度在7~9cm时,腰部的压力最小。另外采用坐姿时,要经常起立做伸懒腰的动作,或在座位上多活动腰,可以释放腰部的压力;长久站立时应加强对腰部的多方位活动,减缓同一姿势久站对腰椎产生的压力;卧床休息时。采用科学合理的睡姿。如屈膝侧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腰骶的压力。

         总之,健身气功功法的特点和运动的要求,非常符合腰痛病的预防和治疗,长期坚持习练并与科学合理的日常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