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辨证施治 > 正文
  • 调中化痰安神合剂治疗痰热中阻型顽固性失眠疗效观察

  •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作者: 蔡铁如 朱伟 时间:2013-08-19 09:12:00
  • 核心提示: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在中医临床应用范围甚广。中医学认为,肾藏精,生髓主骨,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主肌肉四肢,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之精的充养;才能保持不竭,而发挥其主骨生髓的作用:后天之精的产生,与肾中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在中医临床应用范围甚广。中医学认为,肾藏精,生髓主骨,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主肌肉四肢,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之精的充养;才能保持不竭,而发挥其主骨生髓的作用:后天之精的产生,与肾中精气的温煦是分不开的。肾精旺盛则气血化生充足,不断填补肾精;肾精充足,骨髓有源,骨骼坚固而有力。因此调理脾胃也是骨伤科临床上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在骨伤科中,强调脾胃的关系,注意调理脾胃功能则往往能使人体受伤的骨、筋、肉修复加快。

    1治疗应用

        骨伤早期(一般2周之内),肢体局部呈青紫瘀斑、肿胀,疼痛难忍,伴精神抑郁、食欲减退者,可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处方中加砂仁、谷芽、陈皮等以醒脾快胃。骨折及关节脱位的患者,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再加上早期功能锻炼3-4周后,患者自诉患肢关节酸胀作痛,伴有麻木,可于活血通络的基础上加黄芪、党参、白术等以扶助脾气。

        部分骨折、关节脱位的患者,经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3~4周后.X线片示断骨之间可见骨痂基本形成.局部肿胀基本消退。但是骨折远端及关节处仍有轻度浮肿.可于活血温经的基本处方中加茯苓、薏苡仁、白术、苍术,以健脾祛湿消肿。

        对于体质较弱而食欲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的患者,可于处方中加党参、黄芪、生地黄、沙参、山药、山楂、木瓜等品以补脾养胃阴、助消化。若舌苔厚腻,属脾虚纳呆者,又当以行气健脾、和胃导滞,可加木香、枳壳、黄连、干姜、厚朴等;亦有部分陈旧性损伤,症见局部酸胀作痛,活动功能受限,伴有腹胀、腹泻,应适当佐以温阳健脾之品,可于基本处方中加肉桂、干姜、山药、制附子等。

    2病例介绍

        吴某.男性,72岁。2011年6月12日被他人骑自行车撞倒,右髋部着地,即感局部疼痛难忍,不能站立,活动受限。伤后无昏迷、恶心呕吐等症状。即送至急诊。经X线摄片示右股骨颈完全性骨折,收住人院。患者神清,痛苦面容,右下肢呈外旋畸形,不能站立及行走,小便正常,大便未解,收入住院治疗。T 37.5 ℃  ,R 20次/min,P 80次/min,Bp 20/14 kPa。精神烦躁,呈急性痛苦面容,被动体位,五官端正,气管居中,营养中等,全身皮肤及巩膜未见出血点或黄染,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未见异常分泌物,咽喉无充血,胸廓对称,呼吸平顺,两肺未闻及病理性呼吸音,心率8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体检正常。右髋部疼痛,轻度肿胀,右腹股沟中点压痛(+),右下肢呈内收外旋畸形,患肢缩短约3 cm,右下肢杆力消失,纵轴叩击痛(+)。X线报告示右股骨颈骨折。远端向内上方移位。入院后予手法整复,行右胫骨结节骨牵引,负重6 kg。右下肢呈外展中位并布郎区架固定。中药先用活血祛瘀、理气止痛兼通腑,方予桃仁承气汤加减:桃仁12 g,大黄9 g(后下),枳壳9 g,赤芍12 g,厚朴12 g,三七6 g。第l剂服后于当晚排出黑臭便2次、量多。第3日起改用复元活血汤加减,1个月后改用补中益气汤,患者恢复良好。

    3体会

        脾胃居中土,为气血阴阳、精气升降的枢纽。在正常情况下,人禀水谷,由脾胃输布精微,化生气血,滋养周身,推动脏腑精气的上下运行,循环化生。若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升降失常,不但骨折难以愈合,而且甚多杂病。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在疗伤的处方中适当配伍调理脾胃药物,以调理脾胃之气,增进食欲,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也能增强脾胃摄取疗伤药物的功效,促进筋伤骨折等外伤疾病的早日痊愈,从而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