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辨证施治 > 正文
  • 寒证热证辨惑

  •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张晋平 时间:2007-07-17 16:29:04
  • 核心提示: 伤寒是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又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它以六经辨证为辨证纲领。太阳病是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其篇幅在《伤寒论》中占据较多。传统观念认为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辨证体系。一般认

        伤寒是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又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它以六经辨证为辨证纲领。太阳病是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其篇幅在《伤寒论》中占据较多。传统观念认为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辨证体系。一般认为,三阳病多属于热证、实证、阳证;三阴病多属于寒证、虚证、阴证。从而得出了太阳病当属阳证、热证、实证,对于太阳病性质为热证,笔者持相反观点,现陈述如下。

        从八纲辨证来看,热证是感受外邪,或阳盛阴虚,表现为机体机能活动亢进的证候。寒证是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机体机能活动衰减的证候。太阳病是人体感受外邪,正邪交争于人体浅表部位出现的病证,为外感病的初期阶段。从其脉证、方药来看,属于狭义伤寒,由外感风寒致病。何以言之?若太阳病由热邪所致,必然会引起发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小便短赤、大便燥结等一系列阳热见证,其治疗当用寒凉之品清热泻火或清热养阴。反观太阳病,无论表实表虚,还是蓄水蓄血,均与热无缘。从太阳伤寒与中风及其兼证来看,由于风寒侵袭太阳,引起营卫不和,正邪交争而发病,又因体质的不同及其感邪的轻重而表现出了发热、汗出恶风、头项强痛、脉浮缓的中风证(12121315535493等条)和发热恶寒、头项强痛、无汗而喘、身痛腰痛、骨节疼痛、脉浮紧的伤寒证(13353646等条)及其兼证,在治疗上采用了辛温解表的麻黄汤、桂枝汤等方。至于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脉浮紧的大青龙汤证(38),乃因内有郁热、外感风寒,仍属于寒证,所以采用辛温解表重剂,兼清里热。再从太阳腑证分析,由于经病不愈,病邪循经入腑,影响膀胱气化,以至水气内停,小便不利,成为蓄水证(717274161等条);若与内有之瘀血相结于下焦,则见小腹急结,或硬满疼痛,甚则发狂,成为蓄血证(109128129130等条)。治疗上选用了五苓散、桃核承气汤、抵挡汤()等方,从方药分析,腑证热象也不甚明显,虽然蓄血证运用了苦寒之大黄,笔者认为是取其祛瘀泻下,使邪有去路(前贤不乏此类医案),从整个方药组成来看,仍不能称为寒凉剂。

        在太阳病篇还可以见到太阳病变证,内容广泛庞杂,其中也列举了麻杏石甘汤证(63167)、栀子豉汤证(78798031374等条)、葛根芩连汤证(34)以热邪(或寒邪化热)致病为特点的条文,但它们已不具备太阳病的特征,难以用六经辨证进行诊断治疗,列于太阳篇是为了说明疾病变化过程中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内在联系,在此不多赘述。《伤寒论》第6条提到了太阳温病的主要特点及其误治后的变证,笔者认为,列于太阳篇是为了提醒后人注意与太阳病相鉴别,以免辨证不当,贻误病情,所以有论无方。《伤寒论》对外感病的论述是详于寒而略于温,全书也只有第6条比较集中地论述了温病及其误治后的变证。

        从邪气性质来看,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热为阳邪,易耗阴津。“扶阳气,存阴液”的治疗原则贯穿于《伤寒论》一书,若太阳病为热病,则依邪气性质易耗伤阴津,治疗上注重“存阴液”,仲景决不会用辛温之品来“存阴液”。恰恰相反,太阳病的治疗处处体现了“扶阳气”的精神。

        再从太阳病治疗禁忌分析,仲景明训桂枝下咽,阳盛即毙”,伤寒表实证、湿热内蕴及内热盛者(1171820等条)忌服桂枝汤,阳虚、阴虚、阴阳两虚者禁用麻黄汤(495085868788899091)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太阳病是讨论狭义伤寒的,由外感风寒而发,治疗上以辛温解表为大法,属表证、实证、寒证。而太阳病属热证的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故在此提出个人观点以正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