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壮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壮族 > 传统的疗法 > 正文
  • 再探壮医“阴阳”起源

  • 来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作者:罗婕 时间:2009-12-21 16:23:00
  • 核心提示:  “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用“阴阳”解释医理的内容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壮医的整体现念“天人自然观——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亦是壮医

      “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用“阴阳”解释医理的内容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壮医的整体现念“天人自然观——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亦是壮医理论的重要核心内容,对“阴阳”起源的论述,是1996年《壮医理论体系概述》一文中开始出现。此后,在出版的各类壮医学论著中.论述“阴阳”的概念与含义均沿袭了《壮医理论体系概述》中的观点。根据笔者近年来的体会,对壮医“阴阳”起源的已有观点产生了困惑和疑问,参照已有的文献资料,考虑壮族先民的阴阳观与其自主发展时期的文化形态及特点有一定关系。以下是笔者对壮医“阴阳”起源的管窥之见,仅供专家学者参考。

      1已探“阴阳”起源之疑

      壮医理论“阴阳为本”认为:万物皆可分阴阳,万变皆由阴阳起,此即阴阳为本。在已有的文献研究资料中,壮医阴阳之始,源于“壮族先民聚居和分布地区处于亚热带,虽然平均气温较高,但四季仍较分明。日月穿梭,昼夜更替,寒暑消长。冬去春来,使壮族先民很早就产生了阴阳的概念。”并举证在目前可考的文献资料中,“阴阳”一词最早出现的是明代《广西通志·卷十七》:壮族民间“笃信阴阳”。亦有学者对壮医“阴阳”概念的文献起源做了大量工作。“清魏写修、王俊且纂《得州府志》在关于疟病的记载中提到:瘴疟症候,虽或不一,然大抵阴阳各不升降,上热下寒者,十有八九。况人身上本届阳,下本届阴……”;“民国时期韦冠英修、梁培烘等纂《贺县志》提到:尝思天一生水,地二生火,是则水火者,乃先天之阴阳。阴日:元阴。阳日:元阳……这段记载,明确提到阴阳真假病症的概念及病机。壮族先民的这些认识,都反映了壮医阴阳为本理论的端倪。”同时,以上文中亦都肯定了“壮族文化与中原地区汉文化的交流,使壮族先民逐渐产生阴阳的概念并发展为阴阳为本的理论,并运用于医学上,作为解释人与自然之间、人体生理病理之间种种复杂关系的工具的观点。

      上文中所提出的壮医“阴阳”起源的时间模糊地定在“很早”。是以壮族先民观察生存环境得出了直观感受,加之受中原汉文化影响而得出明确的“阴阳”表述而得出的。目前,中医对阴阳的概念已经是沿用千年、十分成熟的理论内容之一。而有文字记载的壮医之阴阳始从明代,对其深层含义剖析已到了清朝和近代。壮族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自秦汉始,历经亦已有2000余年,中原的强势文化在很长时间内都影响着壮族地区。如仅根据文字记载,壮族引入中医“阴阳”概念为己所用,出现的时间显得太迟。壮医对“阴阳”的认识应有更为久远的渊源。

      2壮医“阴阳”起源再探

      “阴阳”是一对哲学范畴,对于阴阳起源的问题,则不得不从文明、哲学起源.进而从文化特征的方面进行探讨。

      2.1壮族文明溯源:根据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专家学者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化已经取得了共识。梁庭望先生认为,江南稻作文化圈的华中文化区,是壮侗语族诸民族先民的生息繁衍之地,壮族先民分布的地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根据考古发现,早在80多万年以前百色盆地已有人类活动,距今月5万年一2万年前,发现有柳江人、麒麟山人、宝积岩人、灵山人等,体质人类学已经证明柳江人、麒麟山人、甑皮岩人皆与现代壮族有传承关系。郑超雄先生在其专著《壮族文明起源研究》一书中,明确提到壮族地区最早的国家形制的族群是苍梧古国,“苍梧是壮族最早为中原华夏民族所认识的族称,同时也是壮族最早的古国集团之一”,与中原的尧、舜为同时代。语言学家通过对古壮字和壮语研究发现,二者依然有反映古代壮族方国存在的证据。郑超雄先生以岭南地区的大石铲文化。壮族聚居地出土的牙漳、石戈再次证明了壮族地区很早以前就已经有王权存在。

      约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壮族先民已进入铜器时代。在灌阳、忻城、武鸣、横县、平乐、恭城等地出土的青铜器物,其中发现大量有地方纹饰特色的铜钺、铜钟、铜剑等,显示其为本地制造的可能性极大,说明当时壮族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在秦进军岭南时,遭到西瓯人的顽强抵抗,使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伏尸流血数十万”,主将屠眼亦在阵前毙命。直至公元前214年西瓯才为秦军所败。西瓯人能坚持数年,抗击数十万秦军,说明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应当有了相当严密的政治和军事机构的准国家组织。

      2.2文化形态与特点:既然早在秦建制之前,壮族先民的技术文明已经到达一定高度,则与之相对应的精神文明亦经历了一段自主发展阶段。张声震在《壮学丛书》总序中论述,该阶段壮族先民已经有了丰富的文化形态与特点:①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话壮”(壮语)的民族语言文化;②形成以“那”(水田,即稻作)文化为中心的民族文化体系;③以“咽”(铜鼓)为代表的青铜文化:④以岂莱(花山崖壁画)为代表的艺术文化;⑤以《布洛陀》(智慧祖神)为代表的神话文化;⑥以“诺鸡”和“麽”(麽教)为代表的原始宗教文化;⑦以宇宙“三盖”(三界)说和万物“波乜”(公母)观为基础的朴素哲学思想;⑧以“欢敢”(岩洞歌)和“欢娅圭”(蛙婆歌)为代表的歌语文化;⑨以“依托”(土医、土药)为特征的医药文化。

      2.3“波乜”观与壮医“阴阳”的源流关系:张声震在其论述壮族早期文化特点时,指出早期宇宙“三盖”(三界)说和万物“波也”(公母)观,是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产生和演变,逐渐产生的朴素的哲学思想。其中,宇宙“三盖”(三界)说作为论述“三气同步”的基础已在壮医三气同步理论论述中得到充分重视。而笔者认为:壮族万物“波乜”(公母)观,对壮医“阴阳”概念的产生有重要影响,是壮族先民长期观察生活,从生产实践中得到的结果。

      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人分为“波乜”(即公母)两种,动物也分为“波乜”两类,便以自身类比来观察认识自然。在壮族先民看来,世界万物都区分为“波乜”(公母)两性类别,互相对立又相互联系,万物发展变化都是依照“波乜”(公母)相配的规律来进行,形成了万物“波乜”(公母)观。这在壮族神话、民间宗教、民俗事象及壮语蕴藏的思想文化世界中,都有具体的表现。例如壮语中,称“天”为,意即“天公”,意即“地母”;喻太阳为“父亲”,月亮为“母亲”;把一天晴或热、一天雨或冷的天气,意称为意即“一天公一天母”。在壮族先民的观念中。人上至高的神灵是“波叭”即“雷公”,他派到人间的使者青蛙叫“娅圭”,即“蛙婆”,壮族祭祀的田神,称为“田公田母”:壮族民间宗教麽教崇奉的最高神灵是男祖神布洛陀和女祖神磨禄甲,仪式中必祷请他们降临主神位,双双为民间除灾赐福。这种万物“波乜”观在其他文化领域也有种种表现。如审美领域,将高音铜鼓称为公铜鼓,把低音铜鼓称为即母铜鼓,在祭祀或赛铜鼓活动中所用铜鼓必须以公母配对来敲击,认为这样才灵验和悦耳动听,如此等等亦是壮族的“波乜”原始哲学思维和审美观所造就。

      壮族视“波乜”(公母)为自然存在的二元性客体,把“波乜”(公母)二元性作为认识世界、描述世界的一对基本范畴,这已不是原来的生物学中两性的关系和意义。壮族万物“波也”观的原始哲学思维,与彝族的万物雌雄观相似,与汉族的万物阴阳观具有相类的性质,只是后者是一种抽象性的概括,前者为形象性的类比思维.具有个性特征。由此,笔者大胆推断,壮医阴阳的概念,与壮族朴素的哲学思想万物“波乜”观有相当深的渊源关系。壮族先民应是先有万物“波乜”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延续了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后,经过与中原文化的汇通融合,可以自如表述万物两面性的中医“阴阳”更易被壮医接受,而进一步被引入壮医基础理论中去。

      3小结

      在张声震先生的论述中,在壮族自主发展阶段,壮医药已经有了以“依托”(土医、土药)为特征的医药文化。其在论述早期壮医,主要以新石器时代以后出现的陶针疗法为起点,并以考古实物——西周青铜针为证据,说明壮族地区的针刺疗法起源亦早。早期壮医在运用针刺进行治疗时是否以“公母”或阴阳观点作为临床指导尚无从考证,但时至今日,民间壮医仍有用“公母”特性区别药物性质的提法。壮医发展过程中万物“波乜”观何时被引入基础理论,又何时被“阴阳”所代替,今日民间壮医对药物“公母”的分类含义与简单的两性关系有何异同,这些仍是待解决的问题。壮族处于中原与东南亚、华南与西南各省文化交流的交汇处,其文化具有相对开放和融合力的特征。在保持自主特征的前提下,发展充满生命力。壮族先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显示出民族文化的个性和地域性文化的特征。作为壮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起源,应该有壮族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作为壮族朴素哲学观的一部分,万物“波乜”观与壮医“阴阳”理论的关系应该受到重视。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